第一章
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在儿童品德教育、审美意识培养、语言能力发展等方面具有特别的作用和功能。

    儿童文学是优质的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国到世界,从现代到当代,儿童文学都曾与中小学语文课程发生过深刻的联系,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儿童文学作品普遍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作为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地位重新得到确认并进一步提升。儿童文学作品进入教材后,教师要适应教材的儿童文学化,要进行符合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和精神的教学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儿童文学的修养,因为无论是确立文学教学的观念,还是采用配合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手段或相应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文学阅读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教师具有丰厚的儿童文学修养的基础上。

    儿童文学在儿童素质教育上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儿童文学有较强的阶段性和针对性,能激发儿童的兴趣,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正面影响,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儿童文学与儿童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目标、原则、理念和方法的全面契合。利用儿童文学资源,在学校开展多种途径和方式的素质教育活动.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和贯彻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目标的达成依靠教师全体共同地拥有儿童文学修养。

    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主要包括:

对儿童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

    儿童文学是人类给予儿童的文学,蕴含着人类对儿童最深厚的情感、期望和祝愿:儿童文学同时又是人类给予自己的文学,表达着人类对自身童年永远的留恋、怀想和想象,寄托着人类对理想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深切渴望。儿童文学,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语言,呈现着其他文学所不具有的“清晰、明确、温和、美丽”的品质,焕发着源自纯洁童心与纯粹人性的理想光辉。对儿童文学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儿童一起体验来自儿童文学的欢乐和感动。教师不仅会拥有一条与学生沟通的最直接心灵路径,还会收获一份抚慰自己精神世界的温暖和幸福。

    儿童文学以陪伴、守护、丰富儿童心灵为指归,教师则是儿童健全人格重要的塑造者和建设者,终日以儿童为伴、以教育儿童为天职的教师,相比起从事其他职业的成年人,具有对儿童文学更天然、更真切的理解和感悟。当教师对儿童文学投以基本的关注,便能在自己的工作与儿童文学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多维多向的联系。

对儿童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儿童文学是独立的文学门类,有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和审美标准。教师需要参加儿童文学相关的课程培训或通过自学提高儿童文学的理论素养,建立与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相联系的新的儿童文学观,对儿童文学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教师特别需要认识和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体裁及其艺术特征,将 对这些特征的理解运用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文学教学的特色,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品质,并在儿童的阅读活动中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体裁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丰富的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

    教师需要积累可以和学生分享儿童文学的丰富阅读经验和阅读资源。教师应根据儿童文学史研究和现状研究的指导,广泛阅读各个时期本土和域外作家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随时留意权威机构与媒体对当下儿童文学热点图书的介绍和指引,经常走访专门的儿童图书馆和儿童书店。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还应注意与儿童文学有关的文学批评,在面对学生不同的阅读反应时能够有基本公正的判断、态度和倾向性,并尽可能地充实个人的儿童文学资料库。教师由此可以实现对儿童文学的思想艺术的深切理解和生动表达,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

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

    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组织儿童开展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包括能够推荐读物,具体指导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图书阅读的条件和机制、制定和推行学生文学阅读计划;利用社会的各种图书机构、设施和图书资源;与社区、家庭形成互动,协调推动儿童的阅读活动。

    教师儿童文学修养的建设和丰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劳动、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情感和心灵的投入。事实上,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的建立构筑在更高的思想基础上,那就是教师对儿童高尚、真挚、热切的爱,那就是教师对儿童教育的理想、信念、专业精神和责任感。

    我们还应该关注教师儿童文学修养另一种特别的意义。在教师利用儿童文学资源的同时,儿童文学通过教师的教育推广赢得了最广泛的儿童读者。当教师走向儿童文学,当教师引领儿童走进儿童文学的艺术世界,儿童更多地拥有了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也更多地拥有了儿童。儿童文学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陈晖 . 通向儿童文学之路 [ M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5 .第 154 至 15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