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童文学教研滞后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泉根

    应该说,我国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展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还是比较早的,比如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都在五、六十年代即已开设儿童文学选修课,并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招收儿童文学研究生。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学研究工作却是非常缓慢的,远远没有达到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从各高等师范院校的开课来看,儿童文学仍然是选修课,而没有设立必修课制度;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现在依然依附在现当代文学门下,作为二级学科中的一个研究方向,由于没有独立出来,势必影响了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和创作的发展。

  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对我国的儿童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改革与中等师范学校的改制,以及新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的实施,已经迫切要求儿童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必须有一个较大的改革与发展。

  为适应21世纪人才竞争的时代需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前两年教育部已经提出我国中小学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响应和支持,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研究工作者都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素质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并付诸行动。以笔者之见,一个人的素质高低,恰恰是体现在人文素质上,而人文素质又突出体现在他的文学修养上。文学修养可以说是涵盖了一个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与修养,正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因为文学并不是像其他专门类学科一样,是对人类社会的某一方面的认识,而是对整体人类社会的掌握,举凡物理、化学、数学、历史、地理等等都融合在文学所表现的“艺术世界”当中。而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又正是在其童年时代从儿童文学的接受、理解开始的。显然,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转轨以及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的人才等跨世纪的社会工程中,儿童文学的普及教育将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教学研究能否取得较快的发展,并形成规模、体系。这是因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都是各中小学的主要师资力量。他们的儿童文学知识面,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一代对儿童文学的理解与接受,也直接影响到未来一代的文学素质的养成,并进而影响到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儿童文学还只是一门被人忽视的“选修课”,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儿童文学多方面知识的了解,而且产生一种对儿童文学的轻视心理。如果师范生们以这样的一种对儿童文学的轻视心理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必将影响到对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今天我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几乎99%没有接受过儿童文学理论学习与培养。笔者前不久为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的全国小学骨干语文教师讲课,来自13个省市的骨干教师竟无一人学习过儿童文学,因而面对童话、寓言等文体一片茫然,更不用说,有更多人愿意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工作了。

  素质教育的改革、中等师范学校的改制、新颁语文教学大纲的实施,已经对高校的儿童文学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我国高校儿童文学建设实在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笔者建议,目前应积极加强儿童文学教研和创研工作,其主要内容有:

  其一,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设立儿童文学必修课,为21世纪的中小学培养具备儿童文学素质的师资力量。其二,建立普通高师的儿童文学研究生制度,为儿童文学专业的教研和创研提供专门人才,为普通高师准备充足师资,扶植创研队伍。其三,在普通高师设立儿童文学进修生制度,或采用短期在职培训方式,改善各级学校中儿童文学专业教师的缺乏状况,使部分语文教师得以有机会系统接受儿童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培养在职的儿童文学方面的师资队伍。其四,在普通大学设立儿童文学选修课,为即将进入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本科人才创造学习钻研儿童文学的机会,以提升中小学的师资素质及构成。

  笔者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当务之急是首先必须提升儿童文学的学科地位,把儿童文学从三级学科恢复为二级学科,从目前从属于现当代文学的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因为儿童文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即包括了现当代儿童文学、古代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以及儿童教育、儿童心理等学科范畴,其各范畴都有着相应的研究内容,而现在统归在现当代文学之下,显然是无法包容其丰富学科内涵的,无疑束缚了其多方面的发展潜力。为中国的素质教育计,为亿万少年儿童的发展计,儿童文学应尽早独立出来才好。

   《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29日第7版

http://www.jyb.com.cn/gb/2002/01/29/zy/7-wx/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