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赏析童话,要从根本上分析作品经由幻想塑造出来的形象是否给人如临其境的独特感受,是否给人提供了立体丰满而独具审美价值的形象系列,并以此判断作品的幻想水平。
4.从象征出发,剖析幻想对现实生活的折射。童话的幻想从根本上说,除了塑造奇特的童话形象外,还要象征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某一真理。前者表现童话的艺术价值,后者表现童话的现实追求。不管它的幻想离现实多远,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通过象征以反映现实生活是它永恒的规律。即使如超人体童话,也存在着一个基本稳定的模式:一个看来几乎完全没有胜利可能的人借助神力,终于战胜困难,获得胜利,以此表现下层人民的某种生活理想与愿望。《灰姑娘》如此,《神笔马良》亦如此。因此,阅读欣赏童话,要注意在奇妙飞扬的幻想中体验其中的象征内蕴,否则,仍是没有读懂童话的表现。
(三)品尝语言,识别个性
优秀的童话作品在语言追求上总要表现作家的艺术个性。如,安徒生的童话语言,总是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与含蓄的幽默。阅读童话时,应该仔细品味不同作家的语言个性,因为,语言的个性化也是一位作家艺术成就的重要表现。
二、童话的教学策略
童话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活动,与叙事文学教学中的活动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活动的内容会因为童话的幻想特质而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考虑以下几点:
作品的幻想性。童话作品的文本分析在兼顾语文基本的字、词、句、篇的同时,应该着重于童话幻想性在人物、情节、环境等叙事文学要素上的反映和体现,关注童话如何通过幻想手段实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审视和评价。
原作与改编后的比较。原作在成为教材文本的修改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具有幻想艺术特殊趣味的细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童话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在教学准备环节或教学结束后安排课文与原作的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作品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多角度改写。童话的幻想趣味及情节的离奇曲折性会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冲动,寻找特别的写作角度,变换写作的形式,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读写结合的练习。
戏剧表演。带有幻想性的童话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对根据课本内容开展戏剧表演有强烈的兴趣,在复述甚至自编台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对童话角色的分析和体验,进而深入理解童话作品的内容与表现艺术。
阅读经验的整合。童话特别是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经常会呈现类型化的特征,在童话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整合过往童话阅读的经验,进行故事类型的比较和归纳,培养提升学生对童话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