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尚晓岚
儿童文学的形象的创造、设计乃至于流变,是一个难于说清楚的话题。从来,关于儿童文学形象,不仅少有研究探讨,而且最有 “ 发言权 ” 的小朋友们的声音也最少被人听见。
三毛,小布头,黑猫警长,葫芦娃,舒克,小糊涂神,孙猴子,大灰狼,奥特曼,等等,说起来真是好长的一串名字,好大的一个 “ 小儿科 ” 。可仔细想,儿童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形象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好的,坏的,大的,小的,积极的,消极的 …… 各种各样的影响。打量一个人今天的精神图景,他儿童时代的读物就像 “ 源文件 ” 。
这样说来,它就不是一件小事,不是一件可以 “ 信手拈来 ” 的事。在本期话题中,我们访问部分老老少少的读者,让他们说说自己心目中的 “ 形象 ” 记忆。打开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成年人的 “ 源文件 ” 当然很不简单,可毕竟,那个复杂的 “ 打开 ” ,要从一点一滴蛛丝马迹的回忆中慢慢找。
——— 编者的话
■50—60 年代,那时的孩子看着连环画和古代演义小说长大。幸运的是,他们还能看到专门为孩子写的书,不过与时代风尚有关的 “ 英雄主题 ” 已经奏响。
朱伟(男,《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我最早的读物是《铁道游击队》、《三国演义》这样的连环画。小学三四年级时开始读古代的演义小说,《说岳全传》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革命小说中《林海雪原》最让人难忘。我也读过《大林和小林》、《小布头奇遇记》、《宝葫芦的秘密》,外国小说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张天翼是影响非常大的儿童文学作家。那时也说不上对书中的哪个人物特别崇拜,但 1965 年我上初一,《欧阳海之歌》出版,欧阳海是当时具有一定偶像意义的英雄。
陆小娅(女,《中国青年报》编辑):上小学后,我平生第一次读了长篇小说《军队的女儿》,特别崇拜女主人公刘海鹰: 15 岁就到新疆参加兵团建设,是个出色的女拖拉机手。后因抢救公共财产不幸瘫痪,可她和疾病做斗争,意志特别坚强。我有了女儿以后,有意保存了一些书希望她将来能够阅读,我要大力推荐的是日本女主持人黑柳彻子的《窗旁的小豆豆》、俄国作家特罗耶波尔斯基的《白比姆黑耳朵》。
■60—70 年代这个年代没有王子和公主的玫瑰故事,它的主人公是勇于和敌人做斗争的少年英雄,对立面是个阶级敌人。孩子们受到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的激励。
小米(女,公司职员):我刚刚到要看童话书的年龄, “ 文革 ” 就开始了。我是受着革命文艺的教育长大的。印象最深的两本书是《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和《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最早看的动画片是《半夜鸡叫》和《草原英雄小姐妹》。我熟知许多英勇牺牲的小英雄、与日寇做斗争的放牛郎王二小、制止地主偷辣椒的刘文学等等。《安徒生童话》、《小红帽》、《小布头奇遇记》都是 “ 文革 ” 结束后,人已经长大了才看到的。整个童年我几乎没尝试过童话里美妙的幻想。我觉得自己至今想象力匮乏,想必和小时候读书的局限有关。
黄集伟(男,作家):我能记住的书不多,我喜欢《宝葫芦的秘密》,里面的调皮鬼王葆是偶像级人物。《神笔马良》也很棒,那支画什么什么成真的毛笔真够神的。
■70—80 年代这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儿童书有以往残留的痕迹,新的观念也汹涌而来,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慢慢地儿童文学 “ 趣味第一 ” 、 “ 寓教于乐 ” 成为共识。那时的书虽然不及现在精美,可是翻译的质量很高,很多书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小艾(女,护士):初中以前我爱看各种童话书和民间故事,我记得《半夜鸡叫》、《半块银圆》之类的悲惨故事,也难忘《天鹅湖》、《睡美人》的美丽传说,《皮皮鲁外传》和《鲁西西外传》是新鲜的感受。上中学后我得到了瑞典女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和《屋顶上的小飞人》,立刻爱上了火红头发、穿不同颜色袜子的小姑娘皮皮,她力大无穷,能举起一个大人和一匹马;小飞人卡尔松背上长了个螺旋桨,他的自吹自擂和调皮捣蛋可爱极了。当然还有奇妙的《彼得 · 潘》令我浮想联翩。《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我是成年以后才看懂的,我想就阅读而言,它们对小孩子太深了。
苗炜(男,记者):我喜欢的书跟英雄有关,比如《七侠五义》,锦毛鼠白玉堂英雄了得。还有《牛虻》,是很棒的革命故事。(另一读者谈起《牛虻》时说,小说让她落泪的不是男主人公而是在矛盾中心力交瘁的反面角色主教大人。)
■90 年代,儿童书品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插图越来越好看,印制越来越精美,价格越来越惊人。不但童话书大丰收,从前一直欠缺的少年小说也开始补课,产生了许多好作品。孩子们期待着图书更丰富的样式,更有想象力的创作,中国人应该有像孙悟空、三毛一样著名新的 “ 童话偶像 ” ,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
陈宵晗(女,三里河三小三年级学生):今年我开始看意大利小说《爱的教育》了,它是 “ 世界少年文学精选 ” 里的一本,我很喜欢。平时我还是爱看童话,我喜欢白雪公主、灰姑娘和七个小矮人,我一点也不喜欢王子。
谢汉霄(男,光明小学二年级学生):我看的书大多数跟动画片有关。最近我看了《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讲的是一群外国小男孩怎么淘气。我最崇拜的人是动画片里的奥特曼,我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 “ 北斗 ” 。
黄佐思、黄佑想(男, 4 岁):这对双胞胎的父亲讲,他们最热爱黑猫警长,百看不厌。看电影《小鬼当家》,情节明显没看懂,但不知为什么乐得一塌糊涂。还有一本书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也很受欢迎。
《北京青年报》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405/1/class040500001/hwz229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