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苏丰华 更新时间:2003-12-22 ]
内容提要:
人文性是当今语文教育理论界激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是个人自我关照、教育自我关照,建构教育新观念的表征,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深层质疑和拷问。本文试图从“学生是 人 ”的立场出发,通过学生在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性发扬的现状分析,浅议人文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失落以及贯彻人文性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从而呼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一
自1993年第一期《语文学习》刊登了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韩军的《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 ① 一文后,“张扬人文精神”的呼声更是高涨,语文教育界就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价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育理论界的有识之士及所有关心教育、关心孩子、关心中国教育之未来的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厚重的历史关照意识深层探问语文教育的何去何从。语文教育呼唤人,呼唤人化的教育、属人的教育和使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这是一个异常沉重的话题,之所以称其是“沉重”的,因为在这场全社会的对于教育的反思与剖析中我们面对的是人,是我们自己,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寻思与苦问。犹如凤凰涅磐,是痛苦,是再生,亦是悲壮。
二
教育在其诞生之日起就负载着“使人成为人”的重任。毋庸质疑,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也是归宿点。人是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人类活动的中心,离开了人,不仅教育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整个人类活动都不可能存在,也无从存在。因此,不论是教育还是人类的其他任何活动,首先也必然、必需要追根溯源到人的本真命题上来。
就个体层面而言,人从一出生就开始不停地活动。挣脱襁褓,学会爬,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如何做人。人通过主体的努力不断地发展自己、扩大自己、提高自己以期使自己成“人”,成为“真正的人”。这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也是人行使“人之为人”的权利。在人类个体步履蹒跚地走向人的本性的完善的过程中“人几乎命定地要为自我的实现而拼搏不已,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选择。” ② 因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先决条件。”(《共产党宣言》)
大而言之,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摆脱种种束缚而获得解放,不断扩大和丰富自由的历史。人类最初由原始社会的野蛮状态向奴隶社会的文明状态进步,从自然界的压迫和控制下摆脱出来,获得“类主体”的人。在接下来的阶级社会里,人类由类主体发展到个体主体,逐步由人对人的纯粹依赖进化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即个体自由。人类解放的历程仍在不断前进,人类超越个体自身的种种局限,达到个性的自由发展,真正独立地、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活动。这就是人和人类不断走向自由,走向自我,走向生命精神本体的历程,这种历程和趋势是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挡与逆转的。
教育活动是人的活动,是人在其中自由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对象——学生既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没有意识的动物和植物,而是具有各种独特品格的人。是活生生的人,有着不同的经历、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秉赋、能力,不同的气质、性格,不同的意志、情感,不同的思想、行为,而且他们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教育必须首先正视学生,就是正视学生是一个人而非物,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和愿望,也就是尊重人,尊重人性。在一切形式的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是最重要的。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健全的条件),人不是别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永远是他自己的目的。
事实上,令人失望和沮丧的是我们的学生——人正被当作手段,政治统治的手段,经济增长的手段,市场效益的手段,教学成绩的手段,权威游戏的手段,……学生成为五花八门的手段,而惟独没有成为人,成为“他自己的目的”。在异化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完全丧失了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和意识,由“人”而变成“非人”,成了一种容器、一种等待加工的“产品”。如果学生想成为“人”(表现人的自主性的话),就会受到“非人”的待遇(如体罚、嘲笑等等);学生只有成为“非人”(没有或丧失自主意识),才能受到人“人”的待遇(如表扬、鼓励和尊重等等)。 ③ 这才是我们教育失误的真正所在,所以教育的一切都应首先回到“学生是 人 ”的基础上。
三
夏丐尊先生说:“现代普通教育中所列的科目都是养成人的材料”,“不管学生将来入何等职业,先使他成为一个人”,“调和发达”,“灵肉一致的人”。得天独厚的语文学科,不就是养成“灵肉一致”的最典型的“材料”吗?而语文教学过程则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一句话,语文是“人学”,是典型的人文学科,闪耀着睿智的人文精神的光芒。既为“人学”,我们所关注的必定是人性的张扬、人格的完善,尊重的必定是人的自由意志、人的精神独立。然而,令我们扼腕痛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根本地忽视了学生自我内在精神的培育,忽视了对学生主体自我的热烈关注。由此而引发的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没落及其作为人的主体意识淡漠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即人的全面、自由、完善、丰富、和谐、与健康的发展。种种失望、沮丧与无奈迸发出源自心灵深处真挚、迫切的呐喊。正如王尚文先生在他的著作《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中所说的现时现刻“我们应当自觉地勇敢地坚定地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 ④ 语文教育人文性的追寻必定是我们一代人甚至可能是数代人义不容辞为之鞠躬尽瘁、前赴后继的重任。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因为人作为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生存于客观的物理世界即自然界之中。人作为人,同时又生活于人所特有的精神世界之中;而这仅仅属于人的精神世界又只能依托于语言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就是说“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海德格尔语) ⑤ 人因语言而有作为人的自我,有了自我自觉的存在,也因此有了与自我相对的他人、他物,有了在芸芸众生之中坚定而牢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万物之灵”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语言最终使人从“自然的人”走向了“社会的人”,即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人化”了的人。“正是语词、语言,才真正向人揭示出较之任何自然客体的世界更接近于他的世界,正是语词、语言,才真正比物理本性更直接地触动他的幸福和悲哀。”(卡西尔语) ⑥ 它就像眼睛一样,是我们的窗户,是人类认知世界、感受自我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学语言,本质上,就是形成人的独立的精神本体,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人的自我的精神与人格,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人事之中追逐真正的自我。一句话,语言即人,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运用语言就是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
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由于语言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因而语文教学必须将语言介入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才能收到效果。而人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依托于人的整个生活。人生活着,因而它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在进行着。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将语言介入学生作为人的生活。换言之,就是必须把学生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人的生活形式的听、说、读、写与作为教学手段的听、说、读、写溶而为一,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实现成长和完美的自我。
人作为社会生活中最为活跃和积极的因素,可以说始终是在听、说、读、写中生活,而学生作为“人”不可置否地同样在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因为这是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是生活的需要。在这种必然、必需之中人收获的是个体本身发展和成长的快乐与满足以及成功之后的意识领域、情感领域的成就感、幸福感和个体价值实现的自我肯定。
笔者曾经与一位小女孩同车而行,火车从温州出发,一路上几乎是停一站,小女孩就指着站牌问她的父亲“这读什么”。火车过青田、丽水……到了“缙云”车站,站台上的一个广告牌引起了小女孩的注意——中国名酒青鹤泉。“中——国——名——……,青——爸爸,爸爸,我知道这是——青!青!……”小女孩欢呼雀跃着不无骄傲地大声宣告她的这一重大发现。就在此时,透过她欣喜万分的神情我分明看到了一股闪耀着智慧与生机的灵气在她的眉眼之间游走。我们不难相信这个小女孩此刻正尽情享受着生命力张扬的满足与舒畅。尽管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却深切地感受到了。然而我却也莫名地担忧这个双眸敏慧的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会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之上变成一个目光呆滞、逆来顺受的接受知识的大储罐。已经有太多太多这样鲜活的生命被我们的语文教学禁锢成手段,驯化为“非人”。曾经是他们生命个体自由舒展的听、说、读、写变成了他们的痛苦与枷锁;本该是个性完善使人成为人的义举却成了泯灭人性阻碍学生发展的窠臼。我们不禁为这种人类发展前进史上的倒退感到痛心疾首,倘若鲁迅先生地下有知,也当会再次大声疾呼“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