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谈人文性

[ 作者: 苏丰华       更新时间:2003-12-22    ]

    语文教学游离于“人”之外,游离于“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初衷之外,也许从占语文教学相当比例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更能看出其中端倪。

    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情并茂、文质兼美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是学生感悟人生、学会生活、完善人格的重要的素材。鲁迅先生就曾把文学比作是普罗米修士从天庭盗给人间的圣火。正是这充溢着智慧、蕴涵着哲理、喷涌着情感的圣火点燃了人类的心灵之火、生活之火与精神之火,从而“最强烈、最集中、最深刻也是最广泛地去体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美。” ⑦ 文学是人学,是对象化了的人,是人的投影,是人的心灵的写照。“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学家就是把现实的星星点点加以集中,使之溶解于他们的审美意识之中,铸造出一个个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境界,“最典型地同时也是最具体、最真实、最生动、最强烈地展现人的感情、人的心灵,因而为人的 感情 提升为 人的 感情,人的 心灵 转化而为 人的 心灵提供了最最理想的对象。” ⑧ “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是抒发人间的离愁别恨,或表现对恬淡、优美的山川景物的热爱,或讴歌纯洁伟大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或表现作者对人类生命力的感悟……总之一句话,它向学生揭示的其实就是人的海洋,生活的海洋,人心的海洋。这些人类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精髓正是我们用以陶冶、丰富学生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佳素材。

    对于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也就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与作者、作品对话,进行人与人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既为“对话”那么对话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真诚的、合作的、创新的、充满人性光辉的。因为这对话的双方是人,有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思想,人的体悟,人的生命魅力。我们也必须以人的方式进行这场对话,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照人,否则就是对人的侮辱与亵渎。任何偏离人与人性的存在的对话(事实上偏离人就已不能称其为对话)都将成为单向的被动的授受关系。你讲我听,你说我记。在这种反反复复的授受当中,我们早已熟知那套“行之有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程序。拿到一篇文章,先扫除文字障碍,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最后总结中心思想。这是我们的拿手好戏,拿“课本通过记叙﹙描写、刻画、介绍﹚……,抒发﹙讴歌、赞美、讽刺、揭露﹚了……”的“永恒公式”一套,文章阅读就圆满地划上了句号。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似乎也屡试不爽。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我们深知其害而不能自救。行其间尴尬与无奈的你我请让理智去审视、去选择吧。

 六

    学生是人,由于每个人的性情爱好、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因而每个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和理解都是各异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具备差异性和个别性特征。这种特征是客观存在的,鲁迅先生就曾说“看人生是因为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从《红楼梦》中,“经学家看《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⑨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必然会以他自己特有的有别于其他人的方式去感悟作品,领会作品所折射的感性与理性的征服人、感召人的魅力。然而不少老师却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事实上也就是无视人的存在。教师就是标准答案,就是绝对权威;而教师又围着教参进行一番传达、说教;学生则成了无需思考,只需接受的容器。本应是一人一面,“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结果却使天真浪漫的少年变得“千人一面”、“万人同语”,禁锢了学生的鲜活灵气,钝化了学生的感悟力,扼杀了学生的审美再创造,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天然感觉、想象,僵死乃至戕害了学生烂漫的精神生命。而造成这一切“非人”结果的根本就在于阅读“主体”的缺失。优秀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最佳的对话素材,如果我们能够在这种对话中浸透“人”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人与人平等、真诚的层面上,由教师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叩问、质疑、肯定、同情、否定、补充的积极主动的对话,那么阅读的果实定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激活”学生的心灵之泉、情感之泉,诱导学生的生命活动进入作品的瑰丽世界,畅游艺术的殿堂,灌注生命的灵气。

    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父亲”吃力地用双手攀登月台为其买桔子,而“我”此时望见“父亲”的背影,不禁眼睛“湿润”了。这段描写是教学本文的重心,也是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从而领悟充满人间至爱的父子之情、母子之情的关键。对于现在的孩子也许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相同的经历,因而如果教师只一味地将文章的主旨说教地硬塞给学生,是绝不可能产生学生的共鸣,教学也必然是收效甚微的。然而懂得组织、引导的教师就会通过现身说法,把自己生活中“父子”或“母子”的情感体验讲给学生听,再启发学生去搜寻自己身上的体会。然后将这些素材汇成一共同的主题。那么学生就会感同身受“我”的感情。为之“悄然动容”了,教学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名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这些要求朗读课文,当读到“买桔子”的情景时,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眼泪。因为她联想到了她妈妈那长满老茧的双手,白天妈妈上马路打扫卫生当清洁工;晚上,在家里裁制衣服当缝纫工。爸爸瘫痪在床,弟弟也在读书,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妈妈一人来支撑。世间浓浓的“人情味”使每一位在场的学生都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而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与把握也更为深入和深刻了。我们的教师与学生不正在进行着一场充满人性、人情、人味的对话吗?而这种对话的源动力就来自于我们彼此的生活,来自于人的心灵活动、生命活动,来自于对学生自由个体生命舒展的充分尊重和真诚的呵护!难道这不就是真正的人化的教育、人的教育吗?不就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痛彻淋漓的体现吗?

    在此,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我发现我对他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我非常尊重我的老师,而另一方面一旦我提及他,心中便涌起一种极为难言的痛楚。也许是言过尤及,但我只想直言是这位语文老师消磨了我原本对语文的一腔热情和浓郁的兴趣。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对我而言几乎是一片苍白的荒凉。从绿洲向荒漠的演化是在极其不经意间发生的,如果说这就叫潜移默化,我宁可称其为腐蚀、毒害。三年的语文课留在我脑海中的是枯燥乏味得至极,以至于枯燥地空白,乏味地毫无内容。老师永远是拿着教参照本宣科,一字一句分析,文章从来是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以至于每当老师最后在黑板上抄下一段长长的“中心思想”的时候我连课文的整体概貌还犹如海市蜃楼。如果说讲解课文还有一点点“意思”,那么课后练习题的校对却是纯粹的“死记硬背”,因为这是“要考的”。课堂是死一般的沉寂、压抑,无需讨论,无需切磋,无需心灵的颤动,我们是一群被人囚禁的鸟。我忽然想到了“黑暗”这似乎恐怖的字眼,然而我已寻找不到其他更能表达那种现实、那种心情的适合的字眼。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是我成长路上一段至关重要的经历,然而不无遗憾的是我丢失了那最为珍贵的。我只希望历史不要重演,悲剧不要重演,请还给我们一片自由呼吸的天空,还给我们一扇真正感受爱、感受痛、感受悲壮、感受凄美、感受人世间美美丑丑、爱爱恨恨的心扉。这不仅仅是我——一个曾经深感苦痛的受害者的呼喊,我相信同样是一代人,一代牺牲品,一代失落的心灵的颤抖。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触目惊心地看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动摇和削弱,学生的个性差异被漠视,学生的生命张扬被扼制。老师说这是对的,因为一二三四,学生欣然接受;老师说这是错的,因为甲乙丙丁,学生亦欣然接受。我们的学生确实听话,我们的“听话教育” 确实“不负众望” ,那么我们是否要因此扬名万代了呢?不,请擦亮我们久被蒙蔽的眼睛吧!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而且是一群正在逐步走向解放和发展的人。他们要形成独立的精神本体,要树立人的自我的精神和人格,要建立一个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文化相互融洽的真正自我。诚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指出的:“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提供了有关环境的知识,于是教育边可以运用这种知识,帮助社会觉察到它的问题,而且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作出巨大的贡献。” ⑩ 因此,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在超越必然的过程中获得自由。一句话,他们要成为人,成为大写的人,成为彻彻底底脱去“旧”壳的“新”生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语文教育只有切实贯彻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语文教育中体现人文价值,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走出“非人性化”的教育误区,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使人成为人。

    因此,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旨,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把教育当作一种对人的“生产”、“加工”、“塑造”,而不是“启发”、“引导”、“建构”,是培养不出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我们的终极任务就是要启发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引导学生指导自我人生,建构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这就是“新人塑造”,就是人文!

注:

①《语文学习》  1993年第3期 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P12

②《语感论》王尚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一版 P146

③参见 《人文教育论》杜时忠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P18

④⑦⑧《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王尚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8月第一版P33 P65P64

⑤转引自《语文教育学导论》王尚文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9月第一版P7

⑥转引自《读书》 2001年第3期 三联出版社P147

⑨鲁迅《〈绛花洞主〉小引》 1927年1月14日

⑩《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 P84

参阅书目:

1.     《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王尚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8月第一版

2.     《人文教育论》杜时忠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3.     《语感论》王尚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一版

4.     《走向自由》涂艳国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第一版

5.     《语文教育学导论》王尚文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9月第一版

6.     《文学鉴赏论》吴俊忠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9月第一版

7.     《语文教育学》余应源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年第一版

8.     《现代教育哲学》梁渭雄 孔棣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8月第一版

9.     《教育人类学》 O F 博尔诺夫著 李其龙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第一版

10.    《阅读行为》沃· 伊瑟尔著 金惠敏等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年4月第一版

11.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

http://www.ohzx.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