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儿童文学课外阅读

 
第一节 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要点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本位的文学,配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在审美、语言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影响等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的阅读活动中,儿童文学的阅读占有重要的位置。不仅应该重视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还应该重视在学校开展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活动。

  学校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活动要明确以下几点:

重视并发挥教师在儿童文学阅读中的核心作用

  儿童的文学阅读主要发生于家庭和学校,受家长、教师、同伴三个方面的影响比较多,其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教师的核心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读物选择与推荐和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指导——家长可能不具备相应的认识、资质、能力或精力,二是在文学阅读活动的组织方面——教师对学生具有普遍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教师对文学阅读活动的建议、提倡和要求,能够得到家长的配合与响应,能够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教师不但有督促、执行、操作、安排文学阅读的便利,还可以集合集体阅读的力量和利用同伴阅读的效应;教师不仅可以设计、推动和实施多种学校和班级的文学阅读活动,还可以协调类似“亲子读书”、 “妈妈读书会”等家校合作阅读项目,策动和参与“青少年文学读书计划”、 “校际读书竞赛”等公共读书活动。

形成课内外文学阅读的同步与互动

  教师一般都能认识到课内外阅读同步与互动的必要性,要整合课内外文学阅读、形成合力,首先要确定学生文学阅读的总体目标,系统考虑整体安排各学段、各学期文学作品阅读量的分配、阅读范围与重点;要明确课内外文学阅读的分工,合理安排学习的阅读、欣赏的阅读和娱乐的阅读;要根据各年级的学期与假期协调安排家校文学阅读计划和活动时间;还

要选择灵活的阅读联动方式,开展巩固、延伸、发散、连接、比较等多种阅读,加强课内外文学阅读之间的联系,增进和凝聚两方面的效果。

制定与实施文学阅读计划

  制定文学阅读计划需要事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学阅读调查与评估.调查项目应该涵盖关于学生基本情况及阅读状况,基本情况调查应了解年龄、性别、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居住社区、过往学习经历以及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志愿等个性品质;阅读状况调查则应该获悉学生个体在文学阅读数量、趣味、习惯、经验、资源、途径、能力、自信心等方面的信息。在进行详细记录和评估的基础上,针对班级甚至个人制定计划。

  文学阅读计划要具体、详细、可操作,教师需要掌握并提供相关的文学阅读资源与资讯,并充分吸取学生的意见,经过与学生协商讨论,共同制定。应该注意协调文学与非文学、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纯文学与通俗文学、文学经典和当下时尚文学作品的阅读比例,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兴趣发生冲突时进行取舍或寻求平衡。

  制定阅读计划同时需要制定实施的细则,有目标、进度的具体安排与规定,有相关的评估和鼓励机制。

支持与协助学生的文学自主阅读

  教师应鼓励、支持、协助学生的自主文学阅读,必须充分尊重和理解文学阅读取向的个性化.可以通过提供阅读策略和方法、安排阅读经验分享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干预.立足于建立和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健全的文学阅读趣味,扩大学生自主阅读的数量和提升其自主文学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在实践中设计和试验文学阅读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文学阅读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反应。尝试使用各种阅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随时进行总结、评估和调整。应充分注意确立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灵活、具体、可操作、有实效为目标,建立以文学为基础的、发展多元智能的阅读活动系统,并保证学生的文学阅读活动在持续、稳定的开展中不断发展和进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