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咏梅
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富仁
从北师大到汕头大学,王富仁教授一直都很关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 "五一"期间,就中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自由"话题,记者对王教授进行了电话采访。
----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师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觉得改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症结何在?
●我认为关键在于要让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自由阅读,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一是提高教师自由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读书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学生从教师平时的言谈话语中就可以感受到他的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博览群书的教师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如果教师的兴趣、精力只集中在升学率上,那无论怎样努力去引导,都无益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所以关键不在于教师怎样做,首要的是端正观念。
这就牵扯到国家、社会和学校怎样看待教师 (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怎样评价教师素质的问题。在我看来,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学读者,是一个懂得欣赏文学的人,一个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文化视野和精神素质,从而不断影响学生的学习者。为人师者在读书上对学生的影响很难量化,不能只看现实的教学效果。朱自清、丰子恺、叶圣陶都当过中学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无限的,是一生的。所以应该改变对语文教师的观念,给他们留出更多的自由阅读空间,发展他们自由阅读的兴趣。
前提之二是改变现在的一种把课外阅读 "课内化"的倾向。这是很不利于开展自由阅读的。
如果说课内阅读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课外阅读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选择,而将课外阅读进行 "课内化"处理,比如规定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就会使兴趣盎然的阅读变成令人苦恼的负担,不利于调动学生自由阅读的兴趣。
其实,课外阅读必须有高度的差异性。有差异,才有新鲜感,聊天、写作文才能提供与别人不同的参照和感受。别人没看过的我看过了,别人不懂的我懂,既能增强自信心,又喜欢介绍给别人听,这是人之常情,中学生尤其有这种心理。而这种心理恰恰是促进阅读的重要因素。况且,每个人读的都不一样,互相介绍,才能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阅读上互相促进的互动氛围。
----对这一点您自己好像深有体会?
●是的,我上中学时就没人给规定必读书目,完全凭自己的兴趣,我读过的书,可能现在的大学生也未必读过。记得我读马克·吐温,选的就不是老师建议读的那本,而有一次写作文时提到了但丁《神曲》里的炼狱,老师在批语里写道:"'炼狱'是什么意思?"我顿时有一种超越了老师的感觉,好不得意。
所以对中学生来说,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他们阅读、交谈、写作,比规定必读书目更重要。读名著也好,读当代文学作品也好,或者读数学、生物,要允许学生自由安排,允许多样化,通过自由阅读使每个人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通过自由选择造就富有个性差异的人才。不必也不可能追求整齐划一,学生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阅读才会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这一点很重要。
----尽管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的课外阅读往往具有被课内阅读"引发"的特点。
●对,课本本身就是引发学生阅读的渠道之一,好的语文老师会非常重视每一课的"导入",充分挖掘入选课本的每一篇经典作品的"生发力",使之成为引发学生阅读那个作家或那类作品的一个切入点,而不仅仅是介绍作者的生平资料。比如讲杜甫的诗,除了课本上选的,还有哪几首、哪几句特别值得欣赏,好在哪里;讲契诃夫的《变色龙》,就可以同时介绍他的其他有趣的作品,如《罪犯》;讲到《儒林外史》的范进,可以联系讲讲孔乙己;讲到为了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的严监生,可以联系到《欧也妮·葛朗台》和《悭吝人》……这样的导入,既搞活了课堂,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家、阅读更多作品的好奇心。当然,这就要求老师自己要多读,肚子里要有东西。
----这样的"导入",岂不成了一次小型的专题文学讲座?
●是啊,课本选的作品是有限的,李白、杜甫、鲁迅……每个名家可选的作品都很多,中学生在课本里看到的也就是一扇门,进门以后的世界更大、更精彩。老师的责任是利用有限展示无限,只强调阅读经典的重要性而不想方设法引起他们的关注是不行的。只要激发起兴趣,又给以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文学自身的魅力是足够吸引人的。要营造读书的氛围但不要强求,尤其是文学,一旦被当作知识来接受,就不是文学了。
----您的意思是课内阅读要深度开掘,课外阅读要充分自由?
●对,即使有些人不喜欢读文学,喜欢读物理、读数学,也不要干涉,毕竟,不读也是一种自由,而自由地阅读才能享受到读书的趣味。
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04-08-25 10:58 编辑: 歆纹
http://cqtoday.cqnews.net/system/2004/08/25/0003985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