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在位置:学习问题辅导
学习问题辅导(1)
字体:[][][]

在归类比较中鉴赏美

陈玉云

归类比较,指的是把内容上或写法上较一致的作品归为一类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众多的现象中找出共同的特征,即共同点,或从有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即异点从而提高综合审美能力,确定审美对象,把握美的内涵。当然,比较除了要辨析作比较的事物较一致的比较点外,它们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一)比较人物形象。美的事物必须通过形象来表达,没有形象就没有美,而美的形象必须生动、鲜明、典型,这样的形象才能唤起人的愉悦情感。众多相似的典型形象比较分析,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群体意识,加深对美的形象的理解。《海燕》和《屈原》这两篇作品的主人公都是作为“暴风雨的召唤者”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这个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在大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前夕,压抑不住等待已久的激情,飞翔搏击于大海和乌云之间,时而“大笑”,时而“号叫”。它充满了胜利的信心,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那震颤寰宇的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正是冲破了乌云重压的战斗的海燕,预告黑暗世界末日来临的气壮山河的宣言。郭沫若笔下的屈原为实现“美政”理想,劝昏君、斗佞臣、罹陷害、遭放逐、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在落入阴谋的圈套、被押东皇太一庙的时候,他唱出了那篇激动人心的《雷电颂》,他愤怒诅咒茫茫的宇宙、无边的黑暗,大胆提出对神灵的挑战,强烈呼唤风、雷、电、“把环节的有形、一切的污秽”、“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汹涌澎湃的激情、怒不可遏的指斥,表达了诗人景仰照亮宇宙的光明、幻想获得自由的热切愿望。标志着全剧高潮的《雷电颂》(第五幕第二场),是一个伟大爱国诗人发自肺腑的最强音,是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抨击和有力反抗!这两个艺术形象,都面对强暴无所畏惧,面对黑暗奋起抗争,视邪恶如草芥,视奸佞如寇仇,有一股不屈不挠、奋勇直前的气势,他们充满激情的呼叫,都是当时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和生动表现,都是对黑暗即将结束的宣判,对光明即将来临的预言。不过二者也有很大的差异。从革命性、进步性来说,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比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形象要高大杰出得多,因为“海燕”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出现的,它是新时代的产物,而“屈原”毕竟只是一个封建贵族,他欲实现“美政”理想,归根到底是为了完善封建制度,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我们既要学习二者那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又要辨清二者实质性的差别,这样才能触动人们的灵魂,鼓舞人们生活、战斗的勇气。

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往往体现着作家的美好理想,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就能引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其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二)比较意境。所谓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主观主境和客观物境的高度统一,而它能令欣赏者如临其境,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这种意境美大量散见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尤其是诗歌、散文及小说作品中。比较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现代作家吴伯萧的《菜园小记》的清新疏淡的意境,我们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吟咏《桃花源记》,我们眼前会出现一幅返朴归真的世外桃源图画,画面上是“其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环境,“阡陌交通”、“往来耕作”的和平劳动景象和“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这古朴淳美的画卷,唤起了读者多少美妙的幻想,从静谧恬淡之中,得到享受。再读《菜园小记》,映入脑海的是一幅姹紫嫣红的田园图画:红白相间的果园,散发着异香的花园,丰收在望的菜园 ...... 遐想中,我们仿佛置身于田间,体验着劳动的愉悦,分享着收获果实的欢乐。两位文豪用文字绘制了两幅图画,使读者理解了古朴与自然,领略了田园的情趣。

两篇作品中,前者是对和平盛世的构想,后者是对真实生活的刻画。它们都能使读者感到身临其境,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这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美,必须把学生带进作品的美的艺术境界中去,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再次浮现。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出这种艺术美来,才可能从一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比较思想内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真实、深刻、丰富,能给人以美的遐思,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多样的美的享受。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不同凡响的佳作,深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公元六世纪我国南朝梁《高僧传》(初集)中也记载有类似的故事:《狂人之细布》里面写到“若狂人,今绩师绩,极为细好,绩师如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在怒,乃指空示日:‘此是细缕。'狂人日:‘何以不见?'师日:‘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绩师。”两篇文章在思想上内容上有许多相同之处。《皇帝的新装》所具体描述的是什么也看不见,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狂人之细布》所描述的“细缕”也同样是不存在的。

《皇帝的新装》通过描写皇帝爱穿新装的离奇故事,挖掘出了皇帝及官吏的丑恶灵魂,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卑劣愚蠢的真相,无情地剥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画皮。作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性。

《狂人之细布》通过描写一个富人喜爱“细缕”的有趣故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封建社会的剥削者爱慕虚荣、贪婪愚蠢的丑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病状,现实性很强。《皇帝的新装》和《狂人之细布》的作者正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把当时现实世界偶然的现象和必然的因素统一起来,创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这一现象说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的道理,而只有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深刻的东西,方能唤起人的美的情感,从而汲取美的营养,提高美的识别能力和欣赏能力。

(四)比较作品的情调。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用语言文字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结晶。刘勰在《文心雕龙 . 知音》里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以入情。”“情”是美学的“上帝”,每篇文学作品,从情感上讲都有一个基本情调,也就是基调。它总领作者在文中感情有流露。指导学生把握这个基调,思想情操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是写景的散文,《荷塘月色》以一个同情进步,不满黑暗现实而无力超脱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的心情来贯通全文。这里所描写的荷塘、月色、热闹、冷清、歌声、倩影、喜悦、哀愁,一律笼罩在一团烟雾中,隐隐约约,无精打采。这哀,这愁,就构成了本文的情调。又如《长江三峡》的基调是壮美,《天山景物记》的基调是色彩斑谰、奇丽迷人的美。

同是写人的文章,《范爱农》的基调是悲愤、痛心疾首,怒不可遏,像凝滞的冬云笼罩全文始末。在对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范爱农的悲剧深深的痛悼中,表现了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妥协性、不彻底性的无情批判。《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基调则是高尚的风骨美,它赞美了顾炎武在反清复明的斗争中保持了一生的节操。它崇高的爱国情操令人扼腕。

同是对反动势力反动行为的抗议,《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感情基调是悲愤的,《“友邦惊诧”论》是激愤的。同是纪念周总理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感情基调是深切的悼念,《岗上花雪》的感情基调是亲切的怀念。同是说明工艺品的,《景泰蓝的制作》的感情基调是赞美,《核舟记》的感情基调是赞叹。

这些作品都注入不同作者的不同的喜和悲、爱和恨。这种种感情往往同作者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令人陶醉的美感。引导学生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将有助于对他们的情感熏陶。

(五)比较哲理寓意。作者常在对客观事物作了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感染了读者之后又进一步升华到哲理思想上,并理出一种新理念,创造出一些新警句,将其定格下来,这是较高层次的美。它的艺术魅力是一种冷静的思索,使读者在经过一番人物的欣赏,意境的陶醉,内容的体味,感情的激动之后,静思其中之哲理并悟出宏观之道。语文教材中不乏这样的名篇佳作。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体会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启示人们:要做“深埋在土里、平时不引人注目,只在成熟时才容人挖出来、供人细细地欣赏、品味”的“花生”式的实在的人,不做“徒有华丽的外表”,“华而不实”的人,通过这一对比,识美丑,辨真伪,使学生认识到:要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表里如一、实实在在,不要做那种“绣花枕头”式的人。这样一比,就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美的净化、升华。

(六)比较选材立意。一件美的作品,其选材立意必须是新奇、独特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这样才能既富有意义又生动引人,从而体现出作品本身“美”的品格,才能体现“美”的事物、“善”的要求。

中学课文所选的作品都十分强调选材立意的新颖、独创,我们从杨朔的《荔枝蜜》和朱自清的《背影》的比较中就可以略见一斑。

《荔枝蜜》的立意很新,文中写的是养蜂、酿蜜的生活情景,但作者赞美辛勤 千千万万读者的心,让人从中得到许多美的回味。

可见,经常引导学生比较作品的新颖、独特的选材、立意,能使他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不同作品的不同的“美”。

中学语文扩展阅读法

扩展阅读,是指以某篇作品(或某本书)为阅读基础点,向有关方面扩展的阅读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扩展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扩展阅读的关键是确定好阅读基点与扩展方向。对于阅读基点应以精读为主,扩展性阅读应根据阅读的目的、层次、基础等因素略读为宜。一般扩展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 1)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扩展

其目的是通过对全貌的了解来加深对局部的深刻理解。这种扩展阅读可以在阅读基点之前、其间,也可在其后。例如:在教学《分马》前,可先安排学生浏览《暴风骤雨》 第一部的大概内容,使学生了解当时我国东北解放区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推翻地主阶级的斗争情况,认识到宣传群众、发动众只是土改运动的开始。在课内教学时,侧重指导学生精读文中分马与换马时各个人物的语言、行动、动众只是土改运动的开始。在课内教学时,侧重指导学生精读文中分马与换马时各个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体会当时两种思想斗争的复杂性与土改任务的艰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一般地,在阅读《在烈火和暴雨下》时,学生一定会被作者精彩的环境描写所吸引,但同时学生也会思索:祥子为什么在那样残酷的环境下还要去拉车?课文对此并没有明显的交待。因此,教师有必要要安排学生阅读《骆驼祥子》有关章节,从原著中寻求答案:

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的十八岁的祥子,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与诚实来到北京城。他要强、勤俭,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希望自己能买辆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独立的、自由的洋车夫。为此,他从风雨里咬牙,从茶饭里自苦,终于花了三年时间,有“不知道多少万滴汗”赚出一辆车……他曾与兵匪斗,与暗探斗,与车厂主斗……课文写他与大自然斗,他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三次买车,三次丢车,在绝望与痛苦中,祥子变成了另一个人……

通过对这些章节的阅读,不仅使学生了解到祥子在烈日下,在暴雨中不得不去拉车,而且使学生理解到祥子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社会制度,从而加深理解课文的主题,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祥子的思想性格。

《杨修之死》属于自读课文。读后,学生不难了解曹操阴险、奸诈的性格特点。为了使学生了解得更为全面,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假期阅读《简明三国演义》,结合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了解曹操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以及文学方面的成就,试为曹操写“人物评论”。结果,同学不仅有理有据地对曹操作出了客观评价,还颇有兴趣地为刘备、刘权及杨修写出了较为中肯的评论。

( 2)以某篇名作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

其目的是为了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作品特点与艺术风格。《记一辆纺车》是作者吴伯箫 60年代初期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文通过对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记叙和描写,反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乐观斗争精神。据此,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者同时期所写的一组回忆延安军民为了抗战胜利,为了粉碎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而顽强斗争的乐观精神,作者在1961年 事撰写这组散 文是有深刻用意的,因为当时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严重的困难时期,作者力求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比较全面地介绍延军民的生活情晾,鼓励人们以豪迈、乐观的精神战胜一时的困难。同样,为了战胜学习中的、生活中、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我们仍然需要发扬和光大延安精神。这种扩展阅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对作者的艺术风格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组散文在选材上都注意选普通人、平凡事表现一个较大的主题(借纺车纺线、菜园种菜、窑洞风景、歌唱生活),即“以小见大”并且都注意了记叙中描写,在描写中抒情、议论,既有真切、感人之美,又有画龙点晴之妙,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同时,这组散文语言朴素而优美,节奏鲜明而强烈,比喻贴切自然,为文章增色不少。同学们可以在新闻记者这组散文或作者吴伯萧的其他散文时用心体会。

( 3)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类题材的作品扩展。

其目的是使同学们明确同题材往往因写作目的不同而表达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如学完《社戏》一文,教师可引导同学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并扩展阅读臧克家的《戏社》。

鲁迅的《社戏》是 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作者紧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秒写“我”20余年来三次看的经历(两次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城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看社戏)辛刻革命失败后,作者极其悲痛,面对残酷的现实压力,作者巧妙地采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抒发自已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真挚友谊的眷恋,委婉、含蓄地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在课文结尾处情不自禁地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真的是豆不可拟的好吃,戏,无比伦比的好看吗?不是,唯一情真。

而臧克家的《社戏》、叶君健的《看戏》写于太平盛世,和平年代,他们尽可热情洋溢的赞美戏英艺术家,热烈地赞美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观众,作者借课文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因而是叙事性记叙文。

( 4)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

其目的是领会同体裁文章的各个。例如新闻记者《核舟记》,可向中学语文课本涉及“记”这一文体的篇章扩展。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等,对它们的内容与手法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核舟记》重在记物,通过对一件工艺美术品的说明,赞扬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艺术;《小石潭记》是记游,通过对小石潭僻静、凄清景物的细致描摹,抒发被贬后寂寞压抑的心理;《岳阳楼记》则 重修岳阳楼记的机会写景抒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登泰山记》记叙了与友人冬日登临泰山的经过,描写了泰山观日(出)的特定壮丽景象;《醉翁亭记》也是记游,既写景又抒发与人民同乐之情;《石钟山记》也为记游,但又都与考证(考察)说理相结合,说理部分较多。通过这一系列的扩展比较,学生能较全面、明确地认识“记”这一文体属散文范畴,可记物,记事,记游,还可写景,议论,叙事,考证,说明,作者回旋、挥洒的余地宽广,而且适用范围甚大。这样阅读一篇,反馈若干篇,经过比较分析,归纳异同,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 5)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或评述性文字扩展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作品思想意义的基础上,较全面的掌握作家在历史上、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例如,在阅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一位心天动地的英雄赫然屹立眼前;他长须飘飘,昂首挺胸;他义正辞严,诉说历史;他怒不可遏,控诉特务们;他一腔豪情,鼓励革命者;他气宇轩昂,前脚已跨出门……此时,作为革命家的形象在同学们心中已经形成。可是要真正全面了解闻一多先生,教师还需引导同学了解他的有关诗集如《红烛》《死水》等,特别是教师很有必要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使学生从他作为诗人、学者阶段的“说和做”与他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的对比中,真正了解先生的崇高品格-“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真正了解闻一多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 6)以某篇作品的引文为基点,向引文的(出处)原作扩展

其目的是使学生既深刻理解引述的意义与作用,又能扩大文史知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把唐雎的形象写得很精彩。唐雎作为一个弱国的使用,不畏强暴,敢于同秦王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至今传为佳话。读过课文的同学对唐雎的慷慨陈辞更加佩服不已(“……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制韩傀也,白红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甚至于当堂北会。但,是否真正理解了文中这些典故的含义及其背景呢?回答恐怕是否定的。有些同学甚至对于典故的朝代、相应的人物姓名也常搞错位。因此,教师自己很有必要课前阅读《史记·刺客列传》的有关部分,课堂上向学生作简要介绍,对典型的人物形象如要离、聂政等作一补充说明,使学生在了解典故背景、意义的过程中,理解唐雎“一怒即发,与秦王进行你死我活”斗争的决心,进一步理解唐雎有胆有识的思想性格,深入理解三则典故的引用是双方斗争的转折点,秦王前据后恭,唐雎以弱胜强,从而进一步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师如果能安排学生课外阅读《史记·刺客列传》,其收效更大。

( 7)以作品的删节稿或修改稿为基点,向原稿扩展

了解作家的写作过程以及发表前后的修改润饰工作,不仅有助于同学理解作品内容,而且从中学到不少写作知识,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师可引导同学阅读“作者谈本文的写作过程”等有关短文,原来,作者在写成本文之前曾经写过反映志愿军高贵品质的通讯,里面举了20多个生动的例子,但未发表。改写成本时,删掉子大多数例子,只保留了现有的三个例子,即表现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松骨峰战斗”;表现志愿军战士国际主义精神的“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表现战士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士吃雪,蹲防空洞”。例子显然少了许多,但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思想品质却丝毫未受到影响。以点代面,以少胜多,这下是作者选材、剪材的奥秘所在,也正是同学们学习剪材的最好例证。教学《向沙漠进军》时,为了使同学们更好体会课文在表达上准确、简明、严谨的特点。教师可组织同学阅读原稿,并逐句与课文进行比较,评判优劣,以明得失。同学会不难发现:课文第一段3句话72个字,原稿第一段6句话181个字,两相比较,使同学们认识到课文较原稿的语言更为准确、简明、结构更严谨,主题更显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