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您现在的位置是:Skip Navigation Links首页 > > 《愉快的梦》教学评价
    《愉快的梦》教学评价

      这是四年级的唱歌课,同样体现我注重合唱教学的特点。由于四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已逐渐增强,老师就要有意识地拓宽他们的音乐学习领域,给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声训练,加强视唱歌谱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分析,来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技能水平。
      这节课我也是从几个方面来参与教学活动的:

      一、以哼鸣练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演唱歌曲的方法。

      二、以做朋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和声观念。

      如:do、re、mi与re、fa、la分别为两组好朋友,以三人合唱再分三个声部合唱,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做好朋友要和睦相处,唱合唱也要和谐统一。

      然后再由一个音的合唱延伸到一个乐句的合唱训练,为歌曲二声部演唱打下基础。

      三、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歌曲。

      1、首先以画面和儿歌创设梦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歌曲的音乐情绪之中。

      2、以聆听歌曲、模唱歌曲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3、通过视唱歌谱、分析乐谱、朗读歌词,让学生理解音乐,从而正确地运用情绪、力度、速度和音色来表现歌曲。

      四、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1、给歌曲第二乐段编配二声部,渲染歌曲的气氛。

      2、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3、利用自制的音响为歌曲配奏,增强歌曲的音乐情绪。

      这堂课的教学环节都是我精心设计安排的,开始轻声哼鸣,既是提示学生找到头声共鸣的位置,又是引导学生下一步歌曲演唱选择适当的音色。然后进行和声训练,和声训练的内容恰恰是歌曲的合唱部分,而歌曲的合唱部分是歌曲的难点,所以我采用了难点提前攻破的方法。在攻破的过程中,又采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就是歌曲学习,我以画面、儿歌的形式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帮助学习自然进入歌曲的音乐情绪之中。在聆听音乐、模唱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歌曲、喜爱歌曲,才有兴趣进行歌谱视唱,同时在熟悉音乐的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把握视唱歌谱的音准和节奏。在分析乐谱的过程中,通过旋律线和音区位置,更形象地表现了歌曲两个乐段的音乐情绪。第二乐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自然学生就有兴趣为歌曲编配二声部,并加入打击乐来渲染歌曲的气氛。整个过程中环环相扣,步步入深,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令人感到不足的是,教学内容多而紧凑,学生难以及时消化,事实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两课时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愉快的梦》是人教版小学音乐课程,教师在教学此课时,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循循渐进,步步相扣,抓住音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训练。“哼鸣练习”配以琴声,加之生动鲜活的课件,形象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愉快而温馨。这一环节的教学看似平常,实则是教学者为学习新课的过度准备,很快将学生情绪带到了音乐之中。“找朋友”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拓展和创作奠定了基础,真可谓是匠心独运,神来之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了音乐是听觉艺术的规律,首先让学生聆听配有画面的歌曲,再用哼鸣模唱规律,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审美的过程。接着视唱歌谱,低吟歌词,巧妙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者始终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在完成新课的同时又将教学推向了高潮——将歌曲配以简单的二声部,再一次看到了教学者的创新意识及平日训练的功底,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品读梦想。

                     (武汉市武钢第九小学音乐教师 张红君)

      本案例为小学二声部全唱课教学内容为抒情性少儿歌曲《愉快的梦》。课例的结构合理,符合歌唱课的教学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关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如:哼鸣如“含半口水”,唱两个三和弦比喻为两位好朋友等)以及运用电视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意境。在训练二声部合唱和F调节器识谱等教学难点中,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如:分析乐段、旋律线、音区、6/8拍号)和表达歌曲情感的能力。教师教态亲切,善于运用鼓励式教学法。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袁善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