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您现在的位置是:Skip Navigation Links首页 > > 歌舞《快乐恰恰恰》活动指导
    歌舞《快乐恰恰恰》活动指导

    一、“歌舞”艺术特点及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的意义

    “歌舞”是综合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边歌边舞的艺术形式。歌舞既能抒情又能叙事,声情并茂,通俗易懂,还能表达比较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歌舞一体的表演具有极强的渲染气氛的作用,在当今的各类综艺演出和娱乐节目中,“歌舞”这种表演形式是不可缺少的“重头戏”。

    由于“歌舞”这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和追求潮流的特点,“歌舞”在中小学生中受到极大的欢迎。因此,排练和表演“歌舞”也成为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之一。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通过在课外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排练“歌舞”等课外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中小学生“歌舞”的编排过程

    (一)歌舞的选材

    “歌舞”这一表演形式的选材应围绕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符合中小学生特点,富有朝气、青春活泼的内容为题材。由于歌舞这种表演形式中“歌”和“舞”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歌舞” 选材上就应注意几点:

    1、“歌”的选材。选择能载歌载舞的歌曲。在选材上要注意歌曲应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曲调流畅,旋律起伏不过大,歌词易上口,速度适中的歌曲;如果是为小学生选择的歌舞还应根据儿童的音域范围和实际演唱水平,选择具有幼儿特点、音域合适的歌曲;如果是为中学生选择的歌曲,因注意青少年变声期的特点,选择适合青少年音域的歌曲,例如,可选择一些当前较流行的加入了说唱音乐的歌曲。组合式的“歌舞”还应注意声部的协和与表演者之间的配合。

    2、“舞”的选材。舞蹈的编排要围绕歌曲所表达的中心内容,与歌曲的风格相符,主题动作要简单、容易统一,队形变换。为小学生选择的舞蹈动作应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动作的幅度不宜太大,难度适宜。为中学生选择舞蹈,应注意有青春气息和时尚感,但又不要盲目追随潮流,还应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并注重艺术性。

    “歌舞”表演可分单人表演和组合式表演,单人表演由于过于单调,一般在大型演出时会有伴舞陪衬;而组合式表演是当前比较流行并且也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表演形式,组合式表演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相互合作的能力,也可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相互弥补不足。在表演人员的选择上,不要求特别拔尖,但应注意选择综合素质好,能够且歌且舞的学生。

    (二)歌舞的创编

    歌舞的节目设计首先要确定主题,一般而言节目的创作主要来源于三类:

    1、 生活场景生活信息:艺术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反应。

    2、 情感信息:艺术来自于人类情感的冲动。

    3、 娱乐信息:艺术带给人快乐。

    歌舞的创编中,歌曲的创作可以以校园生活为主,表现亲情、友情和师生情。创作歌曲应注意音域的确定,歌词强调简练准确,饱含情感,有具体情绪地独特性和较高的文学性。切忌陈词滥调、无病呻吟;舞蹈的创作,由于是载歌载舞,舞蹈动作不宜太难,要考虑边唱边跳时气息是否能调整好,队形的变化也应简单明了,强调整体性的情绪分配,注重意境营造。

    (三)歌舞的排练

    歌舞排练一般分为初排、精排、彩排和演出。

    1、初排。(1)可采取先练歌曲,完整演唱歌曲并体会歌词中的含义和歌曲表达的意境,熟记歌词,这样有助于下一步舞蹈的编排,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声部的均衡与和谐。(2)舞蹈的排练,在初排时,指导教师可给予一定的主题动作,在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己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创作。舞蹈动作和队形忌过于复杂,力求简单、流畅,如果是以组合的表演形式出现,可通过队形的变化突出每一名成员,让每个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

    2、复排。通过初排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们自主的创编下,歌舞已经初具雏形。精排时教师可做些有针对性地修改,如:队形的变化是否流畅、干净利落,主体动作的发展是否符合歌曲的要求,舞蹈动作能否适合边歌边舞,表演时面部的表情和整体的情绪是否到位,等等。

    3、彩排。正式演出前的预演,彩排对于正式演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彩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彩排时应身着演出服装并化好舞台妆,检验是否符合演出要求,(2)找到舞台的中线,并让每一个演员找准自己在舞台上的位置,(3)告知灯光师节目需要的灯光要求;(4)音像设备的调试,包括话筒和伴奏带的准备。

    4、演出。正式演出前应帮助演员调整好心态,让演员很能够很快进入演出的状态。做好安全工作,组织学生的进场、出场,特别是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教师应特别注意不能有学生掉队或受伤。演出完后可将整个排练和演出的过程纪录下来,并总结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动作中扬长避短。

    总之,教师在课外活动的排练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的方法,注重创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通过 “歌舞”排练和演出,对学生身心进行审美教育,起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