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 3、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
1.亚里斯多德模式 最早阐述传播过程的一个模式。这模式很简单,但扼要地 列出了五个传播的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场合及效果 。 (1)观点:说话的人为了取得不同的效果,要对不同的场合、为不 同的听众构思其演讲的内容;
2. 拉斯威尔模式(五 “ W ” 模式) (1)模式的描述: 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 (谁?说了什么?通过何种通道?对谁?产生了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的"5w"模式对传播过程进行了简明的概括,提出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既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3)模式的明显缺陷: 首先,它忽略了 “ 反馈 ” 要素,是一种单向的模式; 其次,它不重视 “ 为什么 ” 或动机的研究问题。(受众为 何使用传播媒体?传播者为什么去传播?)
3. 香农 —— 韦弗模式 (shannon--weaver) 这一模式是香农 —— 韦弗在研究电报通信问题时,在 “ 通信的数学理论 ” 一书中提出的; 香农-韦弗模式本身是为了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的问题而提出的,但该理论在传播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有关传播模式与理论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施拉姆就深受这个模式的影响。伊利曾评价说:“所有用于教育技术的传播模式几乎都源于这一模式。”传播学及教育技术学研究受到这一信息理论模式的最深刻影响。但是,香农-韦弗模式旨在说明传播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而 对传播的心理因素及讯息的意义并未加以考虑 ,在应用这一模式分析教育传播过程时,须认识到这一不足。 例如:
4. 宣伟伯模式 宣伟伯综合了香农和奥斯古( c.osgood )的传播模式,提出了一 系列的传播模式,使他的传播模式不像香农和奥斯古那样在技 术性和非技术性方面划出鲜明的界限。他把人类传播的模式推 进为一个比较复杂的模式。 (1)宣伟伯的传播模式之一 传播者(信源)将信息制成符码,使成为一种信号,然后为对方所接受,再把它还原成原来的符码,赋予意义后才算达到目的地(信宿)。 (2)宣伟伯的传播模式之二 在 “ 制成符码 ” 和 “ 还原符码 ” 两个阶段中,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即制成符码者和还原符码者必须要有共同的经验范围(或知识), 彼此才能沟通,以产生共同的认识。 (3)宣伟伯的传播模式之三 就传播活动而言,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符码世界里,他制成符码,同时也把符码还原,他接受信号,也同时传出信号。 (4)宣伟伯的传播模式之四 传播过程包括了“反馈”的现象 (5)宣伟伯的传播模式之五 传播不仅可以从受播者那儿得到反馈,而且可以从自己发出的音讯中得到反馈。 5. 贝罗( D.Berlo )模式 (S-M-C-R 模式 ) (1) 本模式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 行为科学等理论,去解释在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 (2) 四个基本要素:信源、信息、通道和受播者 ①信源和编码者
②受播者与译码者 信源、编码者与译码者、受播者,虽然在传播过程的两端,但是在传播过程中,信源 —— 传播者可以变为受播者,受播者也可以变成传播者 —— 信源。 所以影响受播者与译码者的因素与传播者、编码者相同,也是 传播技术、态度、知识、社会系统与文化诸项。 ③信息 : 影响信息的因素有如下几项
④通道 通道就是传播信息的各种工具,如各种感觉器官,载送信息的 声、光、空气、电波、报纸、杂志、播音、电影、影视、电 话、唱片、图画、图表等;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内容、符号及处理,均能影响通道的选 择。 (3) 贝罗的传播模式,比较适合用于教学传播过程。 人类的传播活动是非常广泛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传播虽 不一定都是教学活动,但教学活动却是一种传播。 传播者虽不一定都是教师,但教师却是传播者。因此,教师要 成为一个良好的传播者,有效地传播知识、技能,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就必须掌握传播理论与方法。 6、施拉姆模式 对香农-韦弗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关于 “经验范围 ”的传播模式,如图,该模式发表于1954年他的《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一文中。 7、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韦斯特利(Westley B H)和麦克莱恩(Maclean M S)于1957年在《传播研究的概念模式》一文中提出他们的传播模式,这一模式是对当时传播学领域的各种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综合的产物。该模式如图。在这个模式中,X代表社会环境中的任何事物和事件,A指有意图的传播者,传播者直接选择X1,X2,X3 和X4四种事物。经过组织与解释以后,形成X',以各种符号传播给把关人C。C可以选择A传来的X',也可以直接从X中选择内容,经过加工处理形成X'',并将其传播给B,B指受传者。fBA是受播者向传播者的反馈,fBC是受播者向把关人的反馈,fCA是把关人向传播者A的反馈。这一模式分析了A,B,C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了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注重了反馈的重要性 。用这一模式解释教育传播过程时,A为教学信息的编码者,C为授课教师,B为学习者。在教学传播程中,教师应选择多种教学信息,并重视学习者的反馈信息,教学信息编制者也应获得教师和学习者的反馈信息,提高所编教材、课件等的质量。
8. 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9. 赖利夫妇的传播模式 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大众传播是各种系统中的一个系统。把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确实是赖利夫妇的一大创举。
10. 马莱兹克大众传播模式 在赖利夫妇模式的基础上,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模式。这一模式同样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将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在一个包含了社会心理因素的各种社会作用力相互集结、相互作用的“场”中,对那些可能对传播各环节构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考察。这些因素既包括个人性格、心理、社会环境等制约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因素,也包括内容加工、受众选择等制约媒介与信息的因素;既包括各种显在的社会影响力因素,也包括潜在的社会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集结,构成了复杂的社会传播系统。
11.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
上面我们介绍了传播过程的主要要素,并分析了这些要素在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些要素是互相联系而又相互交叉的、不能截然分开的。比如:传播者也可能是编码者,受播者也可能是译码者,噪声可能来自通道也可能来自传播者和受播者,各种要素是为了方便研究,但把有机联系的要素截然分开,却有碍于对真实传播过程的研究。所以,我们在研究传播过程时,应注意到各个要素的地位作用,更要注意到他们相互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