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 首页--通识培训--走进新课程
 

第一章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没有师生的交往互动,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

  一、交往的意义与教学过程中交往的属性

  为什么强调师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为什么把交往作为教学过程的本质,这必然涉及到交往的意义及其教育属性。

  ( 一 ) 交往的意义及教育功能

  交往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活动,是人类社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任何一个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存在,现实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必然存在着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与他人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没有交往,就没有社会,就没有人类的存在,就没有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

  教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人与人的交往,这种交往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境中“生产”着教育,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交往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交往双方为共同目的、就共同内容进行探究、发现、获得真理的过程之中。正如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所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人与人交往,也隐含了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交往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教育

  教学活动以探究人类共同的智慧、经验、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则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双方彼此真诚平等的心灵敞开,各种不同的见解或主张相互碰撞,新异的思想火花不断产生,交流的双方各自逐渐产生了自我的意识感,在了解对方、获得共识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目的。

  2.力量教育

  教科书的知识需要掌握,但教教科书不是目的,用教科书来教才是真谛。很多需要教的东西无法像事实知识那样物化在书本中,而是要通过师生的思想、情感、言行来表现,通过师生交流、沟通来实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的师与生都是一部活动的教科书,教师的知识和人格及学生中蕴含着的的学习热情与潜能,都是一种难得而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信息变成了财富,使知识化作了发展,使各种显性与隐性的教育资源直接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3.过程教育

  课堂教学呈现的不只是书本上记载的前人认识成果,更重要的是展示和分析知识的发生过程、人的思维过程、人类改变现实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是造访“成品仓库”,而是经历着现实的“生产过程”,以此领悟着发现与创新的乐趣。无疑,探索的精神、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都会无私地馈赠于每个从事“生产过程”的人。

  4.行动教育

  置身于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发生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融合在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更有师生的行为互动。在这种行为互动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得到实践的锤炼。

  5.合作教育

  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在亲密的人际交往中,师生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见解的交叉,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而真诚。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

  ( 二 ) 教学中文往的属性及其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规定

  教学中交往不是表面上的你来我往,教学交往的内涵丰富,意义深刻。它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物之间,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它还发生在人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个人与他人,“国人”与“洋人”,更多的则是教师与学生,这种交往主要通过语言的交流来实现;人与文本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今人与古人,现代与历史的对话,是师与生对教科书的解读、批判与意义建构;人机间的交往则使远程交往和间接交往成为现实。这里的交往已不再是单纯的手段或工具,而是对当代社会与人的发展本质上的回应。它承载着厚重的教育意义和追求,使教育真正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教学中交往的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性。

  1.交往的本质属性——主体性

  交往是主体的生存状态与活动方式,有交往的主体,才有交往的行为,才能构成为交往活动。处于教学交往中的师与生应该是教学过程共同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施教与受教、改造与被改造的单一对象关系,而是一种“人与人”、“我与你”的意义存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与生人格上独立,关系上平等,活动上自主,教学上民主。有了师与生,特别是学生主体的定位,交往的双方才能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互相作用,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交往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民主性。

  2.交往的准则——相互理解

  理解是交往的“生态条件”,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没有理解,人的交往就会萎缩。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或说教,而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文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意义的创生离不开师与生的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清除长期统治教坛的“师道尊严”的无形屏障,使彼此走向对方的内心世界,使师与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交往的相互理解属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合作性。

  3.交往的运行机制——视界融合

  交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这种“主体间性”的实质是没有内外压力与制约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教与学的交往是双向的、互动的,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材及其各种教学资源等,单方面的教与授不是无济于事就是索然无味。而教学中的对话、沟通实现着参与者对现实和历史的各种视界的汇聚融合。在相互碰撞的回应中,来自对方的信息不断为自己所吸收,对各自的认识偏差,不断地加以克服矫正,新的思想、新的视点不断产生。视界融合过程就是教学的意义建构过程,也是师生吸纳人类文明净化心灵、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交往的固有机制铸成了教学过程的第三个品性——创造性。

  4.交往的存在状态——全息互动

  交往是双方或多方的接触、往来、对话、沟通,教学中交往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它原始的语言学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人们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变体,是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的特殊场合。教学这一交往活动,不仅指向参与者的认知过程,也指向参与者情意价值形成过程,作用于他身心的各个方面。全息互动的交往是一种能动的建构,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智慧能力的提高,主体人格的完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生产,也是精神生产的过程。交往的全息互动属性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学是交往的特殊存在形式,交往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本质。用“教学交往”观审视教学过程,并以此构建共同主体的师生关系,将传统的教学改造为平等、民主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创生的教学,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和理想追求。

  二、交往互动观下的教学特征及其策略

  从改造现实教学的基点出发,用交往互动的理念审视教学,至少要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用交往互动观构建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凸现主体教育理念,实施主体性教学。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实施策略。

  ( 一 ) 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人的发展是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核心,致力于人的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展,就要提升人的地位,显示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昭示人的个性。现实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掌握轻发展,过分关注课本知识内容的精确输出与认同。要实现全体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就要凸现主体发展观,致力于教学目标上的发展性教育。

  1.全面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学的发展性功能是藉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实现的,我们推崇由课程构成要素决定的融知识、技能、能力和观念态度为一体的完整的发展性教育。这里,教材的知识系统不再独尊,而源发于主体本身、更贴近人的本质的、隐蔽在知识背后的能力系统、价值规范备受关注。在具体目标的研制上,教育要素既包括经验、事实、原理性的知识点,也包括能力要求、思考方法以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教育因素。实际上国家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和新一轮教材已对此作出了说明和展示,观念与行为的转变已势在必行。

  2.注重生存与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教育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我们必须由以往那种目标的精确制导与结果的追求转向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的导向,要体现学科学习能力与驾驭信息能力的整体合一性,注意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的能力整合到学科能力之中,将思维的活动过程与信息的处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

  3.有益于个性化的学习

  成功的教学在于成功地寻找并确立学生心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构建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实现“最近发展区”上的最大发展。这就需要将教学置于研究基础之上,力戒“照本宣科”的无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注意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个别指导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爱好禀赋与特长。

  4.教学目标的动态性、开放性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病是它的封闭性,是它与外部世界的隔裂性、滞后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必须将学生的发展置于社会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之中,置于新世纪人才标准的需求之中,教学目标及为之服务的教学内容应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体现动态的开放性。要尽力构筑开放的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重视展示利用教材内容与广阔信息资源间的开放性联系,并将之贯穿课程内外。

  ( 二 ) 注重课程文化的建构性

  课程文化的建构性教育是针对传统课程观,特别是针对课程实施中的接收式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问题提出来的。在课程文化观看来,课程不再只是人类经验的理性概括,而是学生自我适应基础上的文化再生产,通过对课程的对话、理解及意义建构,变课程的工具性存在为文化主体的存在。对课程的学习不是静态的复制,被动的适应,而是动态的生成,主动的建构,通过课程学习的一系列事件,课程内容被主体持续转化,教学意义被主体不断提升,在课程主体化的同时,学生自身受到的是课程文化的思想浸润与陶冶。服务于这一主题的教学策略是变课程学习的授受式为建构式。

  1.课程以主体形态进人教学过程

  课程作为知识的存在形式,从静态上看是认识的结果,是经验系统;从动态上看是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从心路历程上看,又是一种态度,是不断更新扩展的建构与生成过程。我们的教学应从内容的知识性学习转向动态发展的过程性学习,变学生由“文化传承”的受动者为“文化再生产”的经营者、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学的着力点不再是所谓的课程内容的“精确掌握”,而是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文化内涵的解读,建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乎主体需求地内化为自身的心理结构。

  2.建构是学习个体内心文化世界的建构

  从根本上说,学习个体的在校学习是借助课程内容与同伴 ( 包括师与生 ) 互助进行的。课程内容的学习靠强行灌输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感受、理解和领悟,透过对以往知识经验的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才能内化成为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生成多彩的内心文化世界和心智结构。这里,有效的教学策略有两点:一是确保学习主体的参与,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二是发挥同伴的合作交互作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

  3.赋材料以意义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性加工。我们主张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内容,赋材料以生命的意义。其一是内容结构化,建立要素明确、联结稳固、概括性高、派生性强、亲和力大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处理信息,形成概念图式;其二是内容问题化,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立学习层次,以有限知识点构建问题序列,采用“问题情境加解决方法”的问题解决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内容经验化,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社会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使材料回归生活,注重体验学习。

  要做到上述几点,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要研究怎样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解读、内化,怎样生成问题解决模式或思维模式,怎样有利于学生轻轻松松达标,生动活泼发展。

  ( 三 ) 加强学习活动的体验性

  活动的体验性是针对传统教学忽视教学过程的亲历性和自主性而说的。强调体验性的理由十分明确,因为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个性化的知识,它是自得自悟的生命活动状态。教学中的体验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存过程的体验。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展开过程,使学生亲历知识“生产过程”,领悟探索发现与经验积累的乐趣,进行求实态度、探索精神与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二是课程文化的体验。通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的对接,原有经验与新鲜经验的对接,创设情趣共济的教学情境,构筑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在小课堂连着大世界的氛围中吸吮人文思想的乳汁,享受表达与聆听的愉悦;三是创新性活动的体验。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个性倾向和意志品质。因为体验性知识多为内隐性和程序性知识,体验性教育十分强调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决定了其教学的最佳方式应当采取参与式、探究式和主体活动式,促进学生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互动中发展。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以改变教学过程结构和组织结构促进教师行为结构的改变。

  如何加强学习活动的体验性呢 ?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学习活动为线索设计教学

  好的教学设计不应该是严谨的教学流程,而是对动态的、生成的过程的规划和预测,是对当下的、实态的过程的有效对策。传统“以教论学”的观念必须摒弃,代之而来的是“以学论教”,以学生学习活动为线索,强调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实现主体参与教学事件的最佳整合。实践中我们感到有利于学生参与的事件包括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相互理解、尊重、信仰的师生关系,充满情趣、发人深省的教学情景,高质量的思维路向与方式,扬长救失、发展个性特长的个别教育,富有教育意义的建构式教学内容等。这样以经验为本位,以过程为中心的体验性教育是活动体验与教学过程的合二为一,教学与训练、达标与发展、活动与体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2.将学习方式的改变置于突出位置

  有什么样的课程标准,就有什么样的实施办法。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学,在探索发现中学,在合作交往中学,即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所谓研究性的学习是以小课题 ( 问题 ) 的研究为主,它模拟科学研究的情境和过程,强调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体验。这种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行完成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下,学生的研究和发现与教师的积极指导是分不开的。其实,教的实质就在于帮助学生对现实的创造与加工。教师的行为准则有两条:一是调节、监控学生问题的解决,教学过程在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按合作共享的原则来组织;二是指导学生的发现活动,突出价值导向、真理规范和实践创新三个要素。学生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教师的教育机智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置疑问难的解说,思维闪光点的捕捉,问题解决深广度的调控,学生应答的评析归因等,成功的做法是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

  ( 四 ) 促进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不断作用的状态。教学交往观告诉我们:教学活动中,师与生、教与学是互构互生、良性互动的,是二者间的双向讨论、交流与沟通,这是一个“提问应答”、互为用果的负反馈活动系统。认识与把握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是改造传统课堂教学的“龙眼”,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互动”是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互动

  “交往”当然不是形式上热热闹闹的你来我往,而是人类社会生命本性的存在状态,是主体间相互理解与交往的“主体间性”的打造。这种“状态”与“打造”是在无内外压力与制约情况下的真诚敞开、交互共生,在强调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这一认识的观念和行为分别是:教育活动交往的本体论意义与有效交往的理据。前者,是说教育实践的本质是交往活动,是师与生及师生与材料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以及应答讨论,形成共识的共创共生活动。从这一理念出发,教师绝不能再独霸课堂,“消化”学生,应当特别强调课堂教学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对于有效交往的理据,有的学者提出了三个“有效宣称”,即尊重客观事实的真理性,与社会规范一致的正当性以及“捧得一颗心来”的真诚性。教学中的有效交往,当然也必须服从于这一规律,师生间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比什么都重要。

  2.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

  教学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互动体。比如情境,不只是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思的问题背景;内容也不只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道德规范的认同,情感情操的陶冶;互动的角色也不只是师生间,还有学生间、小组间、个体与群体间,师生与教材间的沟通、对话与意义创生。特别应当强调的是这种人际关系在教学情景中的教育性原则:其一是互动基本因素的把握,即个体明确的自我意识,对对方的知觉与期待以及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其二是良好互动方式的运作,即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为前提,师与生的角色是可变的,师与生的作用是互补的。相对于现实的班级集体授课而言,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应是教学互动的首选。

  体现如上主体性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目

子项

评价要素

等级分

得分

4

3

2

1

( 15 )

基础性

符合大纲、教材基本要 求和学生发展实际

5

 

 

 

 

 

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要求明确具体

6

 

 

 

 

 

发展性

“保底不封顶”,促进个

性充分发展

4

 

 

 

 

 

 

 

 

 

 

 

 

( 25 )

 

 

结构化

(1) 突出基本概念、原 理、方法的支撑,结构 合理,联系紧密,形成 网络 (5 分 )

(2) 内容选择价值性强, 有操作模式的生成与示 范 (5 分 )

 

 

 

10

 

 

 

 

 

 

 

 

问题化

(1) 展示知识“再生 产”,问题解决过程和学

生思维过程,发展学生 的认知结构 (4 分 ) (2) 问题设计具有启发 性、思辩性,内容呈现 层次分明,构成有意义 的问题序列 (4 分 )

 

 

8

 

 

 

 

 

经验化

内容学习置于学生经验 之上,联系社会与生活

实际

 

 

7

 

 

 

 

 

 

 

 

 

 

 

 

( 40 )

 

 

 

活动情境

(1) 教学情境新颖,情趣

共济,唤求知,促求成

(3 分 )

(2) 以问题为中心,吸引

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

(3 分 )

(3) 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教学场境宜人 (3 分 )

 

 

 

 

9

 

 

 

 

 

活动运作

(1) 活动设计科学得体,

活动组织生动活泼 (4 分 )

(2) 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合作交往渠道畅通 (3 分 )

(3) 评点适宜,调控到位,

有良好的教学导向与教 学机智 (4 分 )

11

 

 

 

 

 

活动效果

(1) 学生注意力集中,思

维活跃,学习能力得到提 高 (4 分 )

(2) 认知、过程、体验的目

标达成率高 (5 分 )

(3) 教学相长,促进发展

(3 分 )

12

 

 

 

 

 

活动体验

( 1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饱满,情感愉悦( 4 分)

( 2 )思维活跃,学有所得,

体验成功 (4 分 )

8

 

 

 

 

 

 

( 20 )

 

语言

语言精炼,教态亲切,

感召力强

 

5

 

 

 

 

 

 

板书

工整规范,结构合理,

富有启发性

 

5

 

 

 

 

 

 

手段

媒体、方式选用得当, 特色鲜明

 

5

 

 

 

 

 

技能

教学技能娴熟,独具特色

5

 

 

 

 

 

  演练活动 1

  怎样引导学生学会交往

  活动目的

  通过理论的学习与教学案例的示范,使教师明确教学交往观的主张和教学意义,并能创造性地设计交往互动的教学思路。

  活动建议

  1.在组织形式上,整个活动最好由同学和教师组成学习小组,边学习,边观摩,边议论,最后形成共识;也可以先把要研讨的问题分成几个方面,然后划分若干小组分头解决,最后再集中形成共识。

  2.理论学习应着重把握教学交往的基本主张和实施策略,并能从实践中创造出有利于交往的教学思路;教学案例评析的研究应着重看它在怎样的理论支持下是怎么做的,能取得什么效果;参与的实践演练应使题目切入主题,演练的内容应能说明教师、学生的做法及教学效果;即时点评应说明每个环节、步骤的目的和行为,最后的评析应阐明参与者的理论观念。

  活动过程

  1.阅读下面的案例评析

  教会学生向同伴学习

  吴玉国

  ( 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实验小学 )

课堂活动

  一天,笔者在总结学生练习“ 9400 — 500=900 ”时,下边的同学七嘴八舌说开了: “错 ! 错 ! ”当即,我并没有去追寻那正确的答案: “你们算得多少 ? ”而是饶有兴致地问: “你们会吧 ! ”话还没说完,一个个都举起了自信的小手。稍作停顿后,我顺势引导: “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 ”

  教室里一片“乱哄哄”的交流声:小组内 6 人不禁“交头接耳”,自以为想法很好的同学,手指着黑板上的题目,口说着,手指划着。同伴听后,或说自己的想法,指出同伴的不足,有时还为方法的优劣争论起来。

  在组织各组代表交流发言时,我在激发学生与教师比看谁听得清楚的同时,或请没有专心听的同学站起来再说一遍,或说

  “ X X ,你没听清楚吧 ! 老师猜对了吗 ? ”师生间的距离近了,间接的批评能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会倾听,成了学生的自我要求,学会表达,一个比一个好。你瞧, 1400 — 500+8000 、 9500 — 500 — 100 、 9400 — 4m — 100 、 9400 — 1000+500 。这,远远比教材中 ( 也是要求教师教的 ) “ 94 个百减去 5 个百等于 89 个百,就是 8900 ”丰富多彩。我听后感慨不已:“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你们真不简单 ! 你们就是我们班的小小数学家啊 ! ”由衷的表扬、真诚的赞许引发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也教会学生欣赏他的同伴。

即时点评

  变换问题的角度,使追求问题的结果变为注重问题解决过程,有利于展开交往活动。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体现了教师的交往意识。

  学会倾听、学会表达是交流的基础,教师提供这样的机会,正是在引导学生学会交流。

  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语言的艺术性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学生的言行、举止在“非教育形式”下得到了修正和改善。

  当教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当教师与学生平等、民主、自由地相互交流时,学生的表达力、自我教育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不俗表现,令教师惊奇、感叹,学生也由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评价而受到鼓舞。师生、生生双方相互理解和接纳,体验到的是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的是亲情、友情,享受的是精神愉悦和成功的快乐。

评 析

  交往是一种对话过程,是交往的双方相互倾听、表达互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交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

  听是接受外界信息、获取新知的主要途径。学会倾听,一是倾听者首先要尊重讲话的一方,不可在倾听时左顾右盼,大声喧哗,交头接耳,无理取闹;二是要养成倾听的习惯,如集中注意力,激活思维,边听边想;三是掌握倾听的方法,如筛选信息的方法,抓要点,抓关键,了解信息来龙去脉,学会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方法。

  表达是双方达成共识的主要途径。在对话双方真诚、礼让的基础上,表达要简明、生动、顺畅,如注意语义、语速、说话节奏、逻辑、情感色彩等,还应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如说明的方法、议论的方法、辩解的方法、驳斥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等。

  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同伴影响越来越突出。同伴交往学习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交流信息、表达思想、合作探究、相互评价,开展同伴互动学习,使学生在自尊自重的同时,懂得了尊重他人,并使自我不断地得到创造性发展。

  教会学生向同伴学习,应成为教学过程的本身,应贯穿于教学内容学习之中,这是教学中生成教育价值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对话中共同设疑质疑、平等参与、激励促进,人人成为问题的探究者。也只有以这样的视点善待学习,才能真正创造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营造和谐的相互学习氛围,生成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2.自我回应

  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评析的阅读,你认为哪些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交往的欲望,你有哪些方法促进学生学会交往,请把它写下来。

  3.实践演练

  请按照教学案例评析的样式 ( 见下页表 ) 评析他人或自己的一节课,并用教学交往观去阐述它。

课堂活动

即时点评

 

 

评 析

 

 

  活动小结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教师至少应达成如下共识:

  1.教学交往观的基本主张

  (1) 教与学的关系本质上是“我与你”的人际交往关系。

  (2) 教学活动是以对话为基础的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交往互动过程。

  (3) 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力和人格在交往中得到提升。

  2.交往的教育意义

  通过交往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要素使常规教育趋向理想化。

  3.交往的教学策略

  (1) 主体性教学的观念与行为。

  (2) 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3) 改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4) 教育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