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归因理论简介

    1)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海德(Heider,F.,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

    海德认为归因过程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共变原则。通常,一个人的特定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按照共变原则,就是通过变换条件,寻找与某一行为存在共变关系的特殊原因。

   2)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kelley,H.1967)接受并发展了海德的思想,主张在遵循共变原则寻求行为原因时,要运用区别性、普遍性和一致性三种信息资料。比如,某学生数学考试不及格,原因是什么?这时要考虑:(1)区别性:其他科成绩怎样?(2)普遍性:他每次数学成绩都很差吗?(3)一致性:班里其它同学的数学成绩怎样?所有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综合起来,才能推论出最终的原因。

   3)罗特的“控制的位置”理论

    罗特(Rotter,J.B.,1966)根据“控制的位置”(Locus of control)把人划分成“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及运气等外部因素。   


相关链接:

    归因理论

    归因的五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