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 【作者】:维纳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ernarrd Weiner )著,1986年出版。全书分两部分共8章。 除第一章阐述了动机的原理外,其余为第一部分理论的成分共4章(2-5)分别讲述:对知觉因果性的描述、结构、目标期待和情绪反应。 第二部分理论的结构共4章(6-9),包括:成就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超越成就动机,归因理论的普遍性和理论的精心建构:相互联合和累积关系以及理论联合的重复实验。 全书对动机理论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论述后,作者综合各种动机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认知动机理论。他指出早期的动机本能论和驱力论,显然不符合人类行为的心理水平。例如,后来发现的成就动机和社会交往需要均是本能论和内驱力论无法解释的。为此他将现代心理学中各种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加以综合,并在成就动机和动机归因论的基础上提出他自己的认知动机归因论。 维纳说,他的认知动机归因理论是在研究了现代的动机和情绪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这种理论必须体现以下12条原理: 1. 建立在体内平衡(homeostasis)的概念上。 2. 包含比快乐主义(hedonism)有更多的东西。 3. 包括认知过程的全部范围。 4. 关心意识到的经验。 5. 包括自我。 6. 包括情绪的全部范围。 7. 既不太一般,也不太精细。 8. 建立在可靠的(可重复的)经验关系上。 9. 以一般规律,而不以个别差异为依据。 10. 包括序列(历史)的因果关系。 11. 使用同一概念说明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行动。 12. 说明追求成就和交往目标。 可以说,本书是维纳从事动机、归因和情绪问题的重要代表作,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完善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被称为归因理论的鼻子祖。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