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

          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这

          种转化是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来实现的,在每个阶段上都产生新的反映和

          活动的再现以及它的系统的改造,这就是他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基

          本观点。其形成的阶段是:

          第一,活动的定向阶段。这是个准备阶段,就是要了解、熟悉活动任

          务,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在头脑里建立起活动的定向映

          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呈现活动的模式,而且要说明活动的目

          的,客体和方法,就是向学生揭示所定向的学习内容,介绍学习的对

          象,指出动作中所包括的操作及完成这些操作的程序

          第二,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于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

          表、标本等进行学习。物质活动指运用实物而言。物质化活动是指利用

          实物的代替物如模象、图片、模式、示意图、图解等进行的教学活动,

          它不是实物本身而是实物的替代品。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都是让学生

          亲自操作用手来完成的外显活动。这一阶段在智力活动的形成上具有重

          要作用。此阶段的关健,一是展开,二是概括。展开即把智力活动分为

          若干小的单元;概括指学生在初步掌握展开的外部操作的直观水平上,

          形成关于智力活动的较为概括的表象。

          第三,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

          完成实在的活动,是智力技能内化的第二步。此时智力活动已经摆脱了

          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而代之以外部言语为支持物。它是智力活动形成

          的一个特殊阶段,是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智力活动转化的开始,是智力

          活动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

          第四,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是以不

          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的,它要求对言语机制进行很大地改造。即在出

          声言语时是眼、口、耳、脑同时协同活动,现在仅是眼、脑同时活动,

          因而这种言语形式要求学生重新学习和掌握,这一点在儿童学习由朗读

          过渡到默读时表现得较明显。加里培林认为,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的

          活动的形成,是活动向智力水平转化的开始。因此,这一阶段在智力活

          动的形成上同样十分重要。第五,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形

          成的最后阶段,是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

          智力活动的阶段,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压缩

          和自动化,似乎脱离意识的范畴,脱离自我观察的范围,无论在言语机

          制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机制上,外部言语是与他人进行交际

          的手段,是指向别人的。而内部言语则完全失去了这些功能,是“为自

          己所用的言语”,是为固定智力过程的个别因素与调节智力过程的进行

          而服务的,在结构上,常常被简缩得不合语法结构,主要是带有谓语的

          性质,不再是扩展的与合乎语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