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与道德判断
社会学习理论家强调模仿在学习中的作用。根据社会学习的原理,儿童通过对道德判断的模仿将学会做出更成熟的道德判断。 班杜拉等人(Bandura & McDonald,1963)在一项实验中,首先运用与皮亚杰设计的打碎杯子的故事相类似的对偶故事测量了儿童的道德判断,并将儿童分为两类,一类儿童是根据后果即打碎杯子的数量做出判断,另一类儿童是根据意图即打碎杯子的原因做出判断。然后,将这些儿童分配到三个实验条件中去。 第一个是示范与强化组,儿童看见一个榜样总是做出与自己在前测中做出的判断相反的判断,而且儿童还观察到榜样因做出这样的判断而受到强化。紧接着给儿童一些道德问题,让他们判断,当儿童做出与前测相反的判断时就会受到强化。例如,在前测中根据意图作出判断的儿童会看到一个总是根据客观后果作出判断并因而受到强化的榜样,紧跟着,这些儿童也会由于根据客观后果作出判断而得到强化。第二个是示范组,儿童观察到榜样作出与儿童在前测中相反的道德判断而受到强化,这与第一组相同。与第一组不同的是,当儿童自己再次面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时没有受到任何强化。第三个是强化控制组,儿童没有看到任何榜样,但当他们自己作出与前测中相反的道德判断时受到了强化。结果发现,两个榜样示范组比仅仅接受强化的第三组在道德判断上出现了显著的、戏剧性的改变。其它的研究(T.L.Rosenthal & Zimmerman,1978)也支持道德判断可通过社会学习原理而加以改变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