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

 

    心理统计是把统计方法应用于心理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19世纪末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把数理统计方法用于心理学研究。英国F.高尔顿首先把高斯的误差理论推广到人类行为的测量中,使用了回归直线、相关系数的概念,始创回归原理。他不仅对人类个体测量时搜集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并用统计方法分析心理实验结果,使心理学研究更加科学化。其后,英国心理学家K.皮尔逊和D.斯皮尔曼对心理统计的发展作了许多工作。斯皮尔曼延伸了相关系数的概念,导出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因素分析方法建立心理科学的数学模型,20世纪初,统计方法在欧洲各国广为流行,很多心理学研究者,都应用了统计方法。当时,统计学已传入美国,在心理统计上贡献较大的有卡特尔、桑代克等人,桑代克于1904年著《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被知名人士为世界上第一本心理、教育统计学专著。尔后,桑代克的学生凯利等人专门研究心理与教育统计,亦有专著出版。美国的大学先后开设心理统计课程,并出版教材,如心理学家瑟斯顿的《统计学纲要》,实验心理学家盖瑞特的《心理与教育中的统计》等。这些教材的内容大部分属于描述统计。4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较普遍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心理问题,心理统计也逐步进入了以推断统计为主要内容的阶段。6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多因素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的普及与应用已成为可能。多元分析方法已成为心理学家处理数据,检验假设,构造模型和分析结果的有效工具。心理统计与心理实验、心理测量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心理统计所加工的原始数据来自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量,而心理实验设计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必须以统计理论为基础,心理实验与心理测验所获得的数据又必须运用统计方法去进行分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