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中的社会关系

 

    在心理测验中,主试经常把自己看作是公正的、毫无感情的评判者,传统的教科书也建议心理学家应象个工程师一样,用一种技术工具客观地测量物体。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心理测验中主试所测量的"物体"是人,因而我们不仅要求主试与被试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关系,也希望主试能了解测验中的一些社会心理学问题。

    l.被试对主试的需要

    按照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人的行动以他们所期望的报酬为动机,而且一般地也能从别人那里得到这样的报酬。每个行动均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也有一定的报酬在其中。如果所预期的报酬多于所预期的代价,一般人就会乐于做出这样的行动。在采取行动的时候,行动者可能没有得到报酬的绝对保证,但必须信任对方会给予自己这种报酬。这个理论的关键概念就是代价(cost)、报酬(reward)和信任(trust)。

    必须承认,被试参加心理测验往往有对主试的要求。因为一般说来,被试参加一个测验并不十分容易,经常意味着时间、精力甚至自尊心的损失。我们必须了解这种需要,承认其合理性。有时这种需要是我们的测验所希望的,有些则是我们要尽量减少的。

  ①实际需要    有些测验与实际的选拔和录用有关系,因此受测者往往倾向于使测验做得更好或更符合录用的需求;

    ②自尊或受人尊重的需要    有些被试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有些纯粹是为了自尊心的需要;那么他们就可能以竞争的态度完成测验。某些有过不愉快的或学业失败经历的被试,可能对任何带有学术性的测验抱有敌对的情绪,因而往往采取与主试相冲突的态度。

    ③自我表现的需要    有些被试希望获得主试更多的关心和注意,则往往会在临床测验中夸大自己的症状,以获得主试更认真的治疗。

    ④对测验者友好态度的反应    主试的尊重、同情以及权威,往往也会使被试服从主试的指示语。

    ⑤特殊需要    并非每个被试都愿将测验做得很好,某些被试出于某种特殊需要,可能将测验做得很精。例如某些因事故受伤者或者申请抚恤金的被试都会故意使测验显得难于完成,表现出自己没有某种能力去完成它。

    总之,所有的社会性情境变量都是我们在理解被试的需求,解释他在测验中使用的策略,分析其测验结果时所必须考虑的。

    2.主试的品质对测验的影响

    主试本身的特点影响被试的测验成绩,已经是许多测验者早已经研究过的问题,例如,主试的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训练和经历、人格特点、外表等。虽然实验设计对于控制和限定主试的具体特征的影响方面不够理想,但有些结果还是值得注意的。

    主试的态度对智力测验成绩有影响。例如态度的热情与冷漠、刻板与自然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不过这种影响往往要和测验的性质、目的、指示语和被试的人格特点综合考虑。

    主试的种族对测验的影响在美国社会曾引起极大的争议,有些社会团体不允许其它种族的主试测试自己的孩子,有些被试也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但是,据塞特勒(J M Sattler)关于主试种族对测验结果影响的系列报告,只有很少的证据表明主试种族对智力测验结果有很大影响。

 

    在标准化的测验中,教师也会成为一个重要变因。由教师实施的标准化成就测验,学生的平均成绩要高于由"电视"施测的成绩,其差距为02年;此外还发现由班主任施测的成绩高于由陌生人施测的成绩,其差距也为02年。

  3. 主试对测验结果的影响

    科学上的一些错误有时是由观察者自身造成的,心理测验的结果往往也受到主试本身的影响。

  ①主试的动机 过去谈得较多的是被试动机的影响,其实主试应主持测验时也会有不同的动机。有些主试可能自己的社会关系本来就不理想,因而对他来说,建立协调关系较为困难;有些主试可以会为了显示自己选拔测验的严格,而故意苛求候选者。

    ②主试的人格  有些竞争性很强的主试,在测验时也往往苛求他人;也有些主试过于宽容随和,而在测验中给予过多的关心甚至评以高分;同样也有的主试为了自己的某种道德标准,对一些儿童、妇女、少数民族或与自己有某种关系的被试予以特别关照。

    ③主试的期望  心理学上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发现就是:在有些情况下,实验者所获得的资料受其本身期望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一个典型的实验如下:罗森塔尔要求很多被试去搜集材料来验证某种评定,例如从照片判断某人在生活中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首先使一半的被试相信,大多数的评定是在量表中成功的一端的;而使另一半的被试相信,大多数的评定是在量表中失败的一端的。当然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倾向。但被试搜集的资料完全符合搜集者所相信的结果和期望。不过效应的影响量不太大,在20级量表中约有1级的差异。在动物实验中也发现了这种效应。

    心理测验中的"罗森塔尔效应"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效应在所有标准化测验中都有所发现。罗森塔尔认为这种效应可能源于主试和被试之间的非语言交流;二是这种期望效应不太大,稍微影响成绩。

    在智力测验中已经发现罗森塔尔效应的存在。例如,要求正在进行智力测验实习的研究生给测验中一些暧昧、不清楚的答案计分。有时告知他们某个反应是"聪明"的被试回答的,有时告知某个反应是"较笨"的被试作答的。结果发现:学生们倾向于将高分送给"聪明"的被试。在对非暧昧反应的计分中也发现类似结果。

 


 

相关链接:

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实施的程序

心理测验主试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