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发展教育 早期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当时提出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我们不能超越这种历史背景去理解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否则不仅会人为地扼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而且会丧失马克思主义的超越本性。马克思提出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其背景有二:一是当时只有一少部分特权阶层有权接受文化教育,而广大的劳苦大 众只能参加生产劳动,这种劳动与教育的分离直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二是深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内部,由于受过细分工的制约,每个人都终生地从事一种职业,成为整个机器的一个部件,从而造成人的全部潜能一部分过度畸形发展而另一部分人为地闲置荒废的片面发展局面。所以马克思指出,所谓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中每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可见,马克思是在“有的人受教育,有的人受不到教育”的背景下,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视野内提出个人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 在后马克思时代的今天,社会历史的大背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不仅“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接受国家法律强制和保障的义务教育,而且还正在向全民、终身教育的目标迈进。也就是说,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中的每个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现在凸显出来的是后马克思时代的“每个人的特殊性”问题,亦即个性全面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工业化的教育,采取的是划一化、模式化、批量化和非人性化的机器生产模式,把人才的培养当成了标准件的生产,泯灭了人的个性。所以今天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