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玉堂春)
Magnolia denudata Desr.
落叶乔木,高5—15m。树皮淡灰褐色,小枝棕色,芽密被灰黄色绢毛。叶互生,薄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8cm,顶端圆且具短突尖,叶背和叶柄被柔毛。花单生于枝顶,先叶开放,花被片9片,白色,基部带粉红色,芳香。花期2—3月;种子9—10月成熟。
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至广东北部和云南;常见栽培。性喜光而侧方有庇荫的环境,最适宜酸性、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土亦可,不甚耐旱、耐寒。根带肉质,忌水浸。抗大气污染及吸收有毒气体和灰尘的能力较强。
播种或嫁接、扦插繁殖。主要病虫害:藻斑病和黑体网纹蓟马。前者可用0.5%波尔多液喷洒;后者可用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玉兰的花迎春开放,大而雅丽,散发馨香,色香怡人,为优雅的木本花卉。可在路旁配置,增添春光美景。


荷花玉兰(广玉兰、洋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
常绿乔木,高8—20m。幼枝具托叶环痕,芽被锈色绒毛。树冠宽圆卵形。叶厚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0—22cm,叶面深绿色具有光泽,边缘微反卷,老叶背及叶柄被锈色短绒毛。花单生于枝顶,直径15—25cm,花被白色。雄蕊群紫红色,芳香。花期4—6月;种了红色,10月成熟。
原产北美洲东南部;我国长江以南有栽培。阳性,幼年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较耐寒,在土层深厚、沃润且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根系深广,颇能抗风。抗二氧化硫,机动车尾气和粉尘的能力较强。
播种、嫁接或高空压条繁殖。种子宜即采即播或沙藏春播,晾干或久藏将丧失发芽力。主要病害:斑点病和藻斑病。前者可于夏初喷洒1%波尔多液防治,发病后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后者在早春喷洒0.5%波尔多液保护嫩叶。主要虫害:埃及吹绵蚧、麻斑樟凤蝶和豹纹木蠹蛾等。
树干耸直,叶大浓郁,树姿端庄壮美,花似荷尔荷花,大而洁白,芳香馥郁,花叶皆丽,为著名的木本花卉。用作行道树,既有优美的景观效果,又是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和防风的优良树种。叶及花可提取芳香油。



白兰(白兰花、白玉兰)
Michelia alba DC.
常绿乔木,高达15m。嫩枝具托叶环痕和白色皮孔。树冠长卵圆形。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25cm,揉之闻有香气;托叶抱芽、早落,在叶柄的1/3以下处留有痕迹。花单生于叶腋,花白色,极香。花期4—6月及8—9月。罕见结实。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世界热带地区及我国华南等地常见栽培。阳性,不耐阴,也不耐寒和干旱,喜温暖、湿润、土壤疏松的沃土环境,忌湿地和积水,地下水位高处不宜种植。萌生力强,截干后易萌发新枝叶。有抗机动车尾气和氯气污染能力。
常用黄兰(M.champaca)作砧木嫁接繁殖。生长迅速,易移植.如用作行道树,在树龄约25年时,进行高位截干,让其萌生,树形更美。主要虫害:白兰台湾蚜、考氏白盾蚧、麻斑樟凤蝶等,尤以白兰台湾蚜危害严重。可用40%氧化乐果或50%马拉硫磷1000—3000倍液喷洒,也可于树干打孔注入甲胺磷防治。
树干通直,树叶浓阴,树形美观,其花馥郁清香,沁人肺腑,观赏期可达50年以上。为华南地区驯化的园林优良木本花卉,用作行道树遮阴和“香化”效果好。花可熏茶或提取香精及药用。



黄兰(黄兰花、黄玉兰)
Michelia champaca Linn.
常绿乔木,高达15m。其形态特征与白兰近似,主要区别是:黄兰的嫩枝、芽及叶背均被淡黄色柔毛,叶略带黄绿色,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以上;花橙黄色,浓香。聚合蓇葖果结成一串。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分布于我国西藏、云南南部等地;印度、缅甸,越南亦有。我国长江以南及亚洲热带地区广植。阳性;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冷。喜疏松、沃润的沙质壤土,忌土壤过干或过湿,不耐水浸,地下水位高处不宜种植。生长迅速,枝条较脆,怕强风。抗大气污染和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较强。
播种繁殖。宜即采即播或沙藏春播。在白兰上发生的虫害几乎都可在黄兰上发生;还有酢浆草岩螨危害叶片,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可用50%三氯杀螨砜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黄兰的树冠广卵形,树形美观,花的香味浓于白兰花,为著名的木本花卉,宜用作行道树,“香化”效果好,又是白兰等木兰科嫁接苗的主要砧木。花可制芳香浸膏,为优良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