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的“鲁迅自传”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金道中学 姓名:肖颖华 |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
|||||||||||||
1、学习目标描述 |
|||||||||||||
(1)
理清课文思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鲁迅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从而认识鲁迅为民族为真理的奋斗精神。 (2)
要体会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从而认识鲁迅性格中生动鲜活的另一面。 (3)
学会制作、上传和展示电子作品。 |
|||||||||||||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
|||||||||||||
学习内容:课文《鲁迅自传》 学习任务: 探究一: (1)
通读全文,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间的主要活动。 (2)
鲁迅幼年家庭生活遭遇了怎样的变化?鲁迅的母亲后来为什么送他外出求学? 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性格? (3)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鲁迅在青年时期,特别是留学日本期间,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说说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4)
作者对自己的坎坷持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鲁迅有哪些创作成果? 探究二: (1)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2)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棋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这本来是一件重大事件,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 (4)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 (这句话中的“不好”一词表达的语义与语气上与上一句中的“不好”是否相同?) 探究三: (1)创作一首诗歌、歌曲或一个故事来表现书中的人物、冲突或主题等。 (2)想象着对鲁迅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有关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对他问任何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鲁迅的语气进行回答。
那么你会问什么、鲁迅又会怎么样回答?请写好采访记录。 (3)将下面这个句子填写完整:“我喜欢(或不喜欢)鲁迅……的……,因为……”(注意:字数在250~300字)
(4)为这篇文章设计一套试题。题目包括5道判断题,5道选择题,2道简答题,1篇作文。并制作一页完整的答案。 |
|||||||||||||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
|||||||||||||
(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 1、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过快速阅读,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理清文章思路,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初三(1)班学生已经建立了长期的学习小组,具备小组协作活动习惯。 3、据观察,本班学生属于“具体-序列”型。 |
|||||||||||||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
|||||||||||||
1、学习环境选择(打√) |
|||||||||||||
(1)Web教室√ |
(2)局域网 |
(3)城域网 |
|||||||||||
(4)校园网 |
(5)Internet√ |
(6)其它 |
|||||||||||
2、学习资源类型(打√) |
|||||||||||||
(1)课件(网络课件) |
(2)工具 |
(3)专题学习网站√ |
|||||||||||
(4)多媒体资源库 |
(5)案例库 |
(6)题库 |
|||||||||||
(7)网络课程 |
(8)其它 |
|
|||||||||||
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 |
|||||||||||||
“爱恨鲁迅”专题十字交叉策略研究网站:keti/luxun/index
five.asp 鲁迅自传:keti/luxun/lxzz/index.htm |
|||||||||||||
四、学习情境创设 |
|||||||||||||
1、学习情境类型(打√) |
|||||||||||||
(1)真实情境 |
(2)问题性情境√ |
||||||||||||
(3)虚拟情境 |
(4)其它 |
||||||||||||
2、学习情境设计 |
|||||||||||||
设置的问题分别从分析思想内容、品味语言、综合运用知识的角度出发,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设计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
|||||||||||||
五、学习活动组织 |
|||||||||||||
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
|||||||||||||
类型 |
相应内容 |
使用资源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1)抛锚式 |
|
|
|
|
|||||||||
(2)支架式 |
|
|
|
|
|||||||||
(3)随机进入式√ |
分析思想内容 品味语言 知识综合运用 |
“爱恨鲁迅”专题学习网站 |
自主选择探究任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设计问题,引导解决问题 |
|||||||||
(4)其它 |
|
|
|
|
|||||||||
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
|||||||||||||
类型 |
相应内容 |
使用资源 |
分组情况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1)竞争 |
|
|
|
|
|
||||||||
(2)伙伴 |
|
|
|
|
|
||||||||
(3)协同√ |
选择任务,明确分工,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
“爱恨鲁迅”专题学习网站 |
长期固定学习小组 |
每组每人任务不同,共同解决探究问题 |
随时答疑,点评作品,引导方向 |
||||||||
(4)辩论 |
|
|
|
|
|
||||||||
(5)角色扮演 |
|
|
|
|
|
||||||||
(6)其它 |
|
|
|
|
|
||||||||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
|||||||||||||
|
|||||||||||||
|
|||||||||||||
六、学习评价设计 |
|||||||||||||
1、 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
|||||||||||||
(1)堂上提问√ |
(2)书面练习 |
(3)达标测试 |
|||||||||||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
(5)合作完成作品√ |
(6)其它 |
|||||||||||
2、 测试内容 |
|||||||||||||
《鲁迅自传》→A卷→第一关(满分100,每小题10分) 一、选出注音有错的一项: A、[筹]办(chóu)[衰]落(shuāi)[乞]食(qì) 二、选词填空: ①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_____________。 A.学历 B.学力 C.阅历 D.经历
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材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大学_____________的人,很难找到工作。 A.学历 B.学力 C.阅历
D.经历
③他_____________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阅历非常丰富。 A.学历 B.学力 C.阅历
D.经历 三、“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棋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为什么作者只用简单的几句描述这一件事?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四、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鲁迅自传》→A卷→第二关(满分100,每小题10分) ①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物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②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③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④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的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1.本段文字可分为三层,选择正确的一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2.文中画直线的语句写出了鲁迅处境不如人意,为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而辗转奔波,表现了他不得已的无可奈何、失落、惆怅之感。
对错 3.红色画线的句子含蓄的交代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 A、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9·18”惨案。 B、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惨案。 4、红色画线的句子作者用什么样的语气表达的? A、作者用悲愤的语气来表述自己的经历。 B、作者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述自己的经历。 C、作者用婉转的语气来表述自己的经历。 5、红色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出无声的控诉。对错 6.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 A、它暗含了1926年的“3·18”惨案。 B、它暗含了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告密的事件。 C、它暗含了蒋介石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 7、鲁迅为什么要辞职? 是因为鲁迅不想与反动文人同流合污,因此决定“辞职”。对错 8.从本段看,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 A、本段在语言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 B、本段在语言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生动,感情丰富深刻的特点。 C、本段在语言表达上体现了本文语言简洁,感情尖锐深刻的特点。 (二) 学医原因:知道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希望学医以挽救中国。弃医从文原因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被斩。
对错 10、从鲁迅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时刻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青年。
对错 《鲁迅自传》→A卷→第三关(满分100,每小题10分) (一)老舍小传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老舍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7岁入塾,后转读小学。1913年进北京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学任教。“五四”时期开始用白话练习写作。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系任讲师。此间,先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这些作品在嬉笑怒骂的笔墨中,有其正义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虽然在艺术表现上有些流于浮泛和枝蔓,但已显示了作家讽刺、幽默的才能。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此间创作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及短篇小说《月牙儿》等。1937年发表了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说明老舍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该作品描写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寄寓着作家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具有深沉的控诉力量和批判精神。小说中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由济南到武汉,曾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主持者之一,在周恩来的直接指导下,从事抗战文学运动。此间创作《四世同堂》(前两部)这部长篇小说,引起强烈反响。小说以沦陷后的北平为背景,以一家祖孙四代为线索,表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在解放后的创作中,他把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和对新社会的热情歌颂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作品与现实的发展取得完美的统一。话剧《龙须沟》、《女店员》、《茶馆》,儿童剧《宝船》等,均为这一时期最优秀的作品。老舍一生创作勤奋,作品多取材于自己所熟悉的城市下层居民生活,塑造的人物形象极为生动,于“平常”中透出深刻的社会意义,又善于准确运用北京话,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形成一种通俗而又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老舍被迫害致死。打倒“四人帮”后,得以平反昭雪。著作除单行本外,有《老舍文集》、《老舍剧作选》等行世。 1.阅读本文,说说小传与自传的异同之处。 ①.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要写出一个人经历的全貌,真实、简练,突出重点。 对错 ②不同之处在于小传是记述自己的文章,而自传是记述他人的文章,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对错 2.本文是按A、时间 B、逻辑顺序行文的。 3.本文重点介绍了老舍的几部代表作品。对错 4、《鲁迅自传》则重点介绍了鲁迅的求学经历和辗转奔波的生活历程。对错 5.说明老舍创作进入新的阶段的作品是《骆驼样子》
,抗日战争爆发后,引起强烈反响的作品是《四世同堂》。
对错 6.老舍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从“作品多取材于自己所熟悉的城市下层居民”到“形成一种通俗而又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对错 7.请用文中一个最精练的短语评价老舍。 A、人民艺术家 B、作家劳动模范 C、话剧作家 (二) 由于营养不良,我们几个孩子都很瘦弱。15岁时,我在一家小商店里当学徒工,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苹果的味道,尽管它又小又绿没有成熟,上面还尽是洞,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当初第一次吃苹果时那种“甘甜的滋味。 那天,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铁路事故,当时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爬在地上呻吟,等待医生和求援人员。爷爷自己折了一根树枝做拐杖,一瘸一拐地整整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 我很难描述爷爷刚刚踏入家门时,奶奶那复杂的脸色和心情。先是担心和心疼,而后突然一阵暴怒……爷爷错过了一个难得的良机! 一个孩子将一位随访病人的铁路医生带进家里,医生仔仔细细地为爷爷作了检查,然后对他说:“恭贺你,老人家,你的健康状况良好。”这时,我母亲来了,她坚决地说爷爷至少是脑震荡。爷爷的表情却未置可否。他又一次轻易地放弃了难得的机会。 医生走后,奶奶和妈妈在床边又开始教爷爷如何应付医生和有关调查人员,爷爷只是机械地点头。 铁路出事故的消息传到村里以后,几乎全村人都在等待着调查人员最后的善后处理结果.当铁路上终于又来了时,爷爷似乎早巳忘记家人的叮咛,面含微笑在迎接来访者,又不失时机地大谈天气和收成等。当来访者终于问到他哪里受伤时,妈妈急忙指着头向他暗示。谁知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一切很好。,,说罢脸上浮现出天使般的微笑,又说:“我如果有病,就是有十几万元也治不好。”,妈妈愣住了,奶奶尖叫着失望地从房子里跑了出去,来访者也发出一阵莫名其妙的笑声、叹息声。 当一切又复归平静时,他们发给爷爷5000元钱一一他成了全村最富的人。但是爷爷直到死也没明白为什么人家要给他这么多的钱。 8.事件的起因是。 A、爷爷外出时遇到一次交通事故 B、我第一次尝到苹果的滋味。 9.爷爷最突出的优良品质是什么? A、不占公家的便宜 B、对工作认真负责 C、做人开朗不计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