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透镜及其成像

 

透镜的主要作用就是成像.在中学阶段,主要讲述薄透镜.

首先应让学生了解有关薄凸透镜成像的几个基本概念.

簿透镜 透镜中央部分的厚度比两个折射面的曲率半径小得多的透镜.我们所研究的透镜成像规律,都是针对薄透镜的.

主光轴 透镜的两个折射面曲率中心的连线(或延长线)叫主光轴.

光心 是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凡通过该点的光线都不改变原来传播方向.

焦点 跟主光轴平行的近轴光线束,经凸透镜折射会聚在主光轴的同一点,这一点称为(主)焦点F

焦距 主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透镜的焦距f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总要求是,从观察实验出发,把折射定律运用到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上,建立对透镜成像情况的全面认识,熟练掌握透镜成像作图法,能理解、应用透镜成像公式,并对成像的位置和性质(实虚、倒正、放大或缩小)进行讨论.在教学中可以重点讲授凸透镜,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对凹透镜有所了解.

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以通过如下练习题引入副光轴、副焦点等概念.在透镜一侧主光轴上放一点光源S,求S在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使学生发现利用原有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S点通过光心和平行主轴的光线都与主光轴重合),从而引入副光轴,副焦点和焦平面的概念.我们画一条SM光线,然后,过光心OSM的平行线,我们称这条过O点且平行于SM的光线PQ为副光轴,该线与过F2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交于一点F2,叫做副焦点,连MF2交主光轴于一点S′,即是所求S点的像,如图187所示.

 

为了巩固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适当选配一些练习,让学生用作图法和公式法对各种成像情况进行讨论.

例如,正方形画片和光屏相距3m,问要选用焦距为多少的透镜,将它放到什么位置,才能在光屏上得到面积放大到81倍的像?

在应用透镜公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避免硬套公式的错误,要认真分析物、像的位置,特别是分析像的特征,以便正确地确定公式中各项的符号.

本题中,既然所成的像能够被光屏接收,必定是实像,所以用的是凸透镜,f为正;从几何学可知像与物体(画片)是一对相似形,所以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的平方之比,即面积放大率Ks=K2=81,所以一维放大率K=9

按题意,

u+v=300cm),

 

将上两式联立,解得u=30cm), v=270cm),把uv

在得出结果后,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这种把透镜放到距画片很近的位置,在相对很远的屏上得到放大实像的情况,就是幻灯机的原理.为深化、活化知识,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回答,将上述透镜再移到哪里,又可以在光屏上得像?这个像的面积放大率是多少?

这里应当说明,如果给高中学生介绍一下像差,也是很有益的.

我们用一个凸透镜放大书上的字体时,将会发现:放大出来的字是中间部分的字体工整,边缘的字体却发生了变形.这种成像模糊或跟物体有差别的现象,是透镜的缺点,叫做像差.

产生像差的原因很多,可以只介绍一两种.例如,用实验事实来说明球差:

取一个直径较大的、焦距较小的凸透镜,把一个点光源放在透镜的主轴上.像屏放在透镜的另一侧,实验结果发现:点光源发出的宽光束通过透镜在像屏上成像(图188),但是,无论怎样移动像屏,只能在像屏上看到模糊的光斑,光线不能很好地会聚于一点.

如果在透镜前放一块有小孔的纸板,即所谓的光阑,并且切口正中心在主轴上(图189),那么,通过透镜的是狭窄光束,这时,在像屏上观察到的像就比较清楚了.去掉有小孔的纸板,像又变模糊了.

可见,光束通过透镜的不同区域(中央的或边缘),成像的位置也不同.因此,直径较大、焦距较小的透镜,对点光源所成的像是一个模糊的光斑,而不是一个清晰的像点.这种像差叫做球面像差,简称球差.

 

 

由于球差的存在,对于照相机、观测仪器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设法消除.

透镜的球差,一般用两个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复合成的透镜组来消除.使会聚透镜和发散透镜的球差正好相消,或基本相消.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照相机的镜头都是采用这种消球差的复合透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