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 第四章 进行曲体裁
  第四章:进行曲体裁
 
 
  在声乐作品中我们讲过进行曲的歌曲部分,在这里主要讲的是进行曲的乐曲部分。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这种古老的体裁,在古希腊的悲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进行曲主要是指十七世纪以后,由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现代进行曲常用于队列行进和军队的阅兵式等。进行曲多用二拍子、四拍子,并突出强拍。结构规整,常采用三部曲式,中段旋律性较强。十七世纪以后,进行曲逐渐进入严肃音乐领域,一些组曲、钢琴曲和交响曲等作品中都有进行曲出现。如法国吕利的歌剧、库普兰的钢琴曲等作品。但这时的进行曲形式还不够完善,直到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才正式出现了三部曲式的进行曲。从此以后,经过历代著名作曲家的不断应用和创新,使进行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婚礼进行曲、凯旋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典礼进行曲等各类型的进行曲,如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威尔第的《阿伊达》中的《凯旋进行曲》、柏辽兹《拉科齐进行曲》、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中的《婚礼进行曲》和埃尔加的《威风堂堂进行曲》等,都是世界著名的进行曲作品。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小学校长的家庭。幼时从文学小提琴,从小学钢琴,11岁进维也纳宫廷唱诗班学唱歌,并系统地学习了作曲理论,在校时就写有许多歌曲和器乐曲。1814年任小学教员,后得到友人的帮助,辞去教职,专心从事作曲。他在极度贫困和疾病侵袭的生活环境中,创作了遍及各种体裁的大量优秀作品。主要作品有《末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等9部交响曲,歌剧、轻歌剧等20部,钢琴奏鸣曲22部,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等15部,以及钢琴五重奏《蹲鱼》,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以及大量艺术歌曲。舒伯特在歌曲创作领域成就卓著,被世人誉为“歌曲之王”。

  《军队进行曲》(op. 51hD.1)原为四手联弹的钢琴曲,后改编成钢琴独奏等其它形式,是舒伯特三首同名进行曲中最著名的一首。通常提起舒伯特的进行曲,就是指此曲而言。

 
 
  乐曲开始有六小节威武雄壮的号角式的引子。性格坚强、刚毅。

  例:

 
 
  旋律音区在低音,隆隆之声犹如催征战鼓。这部作品是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轻快活跃,有一种乐观、诙谐的气质;但八小节之后,音区提高,力度增强,又具有浩大、行进的气派,为再现单三部曲式,D大调。A段主题表现士兵操练的形象,节奏鲜明,节拍重音突出。饱满的和声使原本热情而稳健的曲调更显出雄浑的气势,A段整体反复一次,在属音终止。

  例:

 
 
 
  进入B段之前有8小节的间奏,其材料和性格与引子相同。B段主题转入a小调,由高向低半音滑行的曲调,有一种松弛、谈谐的性格,与A段主题形成对比。B段之后是A段的原样再现,去掉反复,在主音终止。然后,B段和再现段反复一次。

  例2:

 
 
  第二部分用单二部曲式写成。第一段在G大调,第二段在g小调。两段的句法结构一致,性格统一,第二段实际上是第一段的变奏,只是显得更加柔和而富于魅力,色彩也比较丰富,好像是军队勇士们多样性格的描绘,也好像是站立街旁的观望的人群里那种欢欣、喜悦的心情描绘。这一段在g小调终止以后,有一句在G大调上8小节的补充终止句,具有回顾第一段的意味。两段都各自反复一次。然后是第一大部分的完全再现。整个第二大部分的音乐显得轻松自如,没有了第一部分那种威武雄壮的气势。

  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