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资源标题 | 资源类型 | 资源大小(字节) |
| 1601 | “一发破的,正反跌宕”的论证特点 | 文本 | 844 |
| 1602 | “一气呵成,骈散相间”的语言特点 | 文本 | 924 |
| 1603 | 魏征简介 | 文本 | 19456 |
| 1604 | 写作背景 | 文本 | 19456 |
| 1605 | 题解 | 文本 | 853 |
| 1606 | “十思”的针对性 | 文本 | 27648 |
| 1607 | 成语典故 | 文本 | 977 |
| 1608 | 魏征缘何上疏 | 文本 | 23552 |
| 1609 |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 文本 | 21504 |
| 1610 | 唐太宗李世民 | 文本 | 20480 |
| 1611 | 魏征直言诤谏 | 文本 | 22528 |
| 1612 | 魏征的五言古诗《述怀》 | 文本 | 726 |
| 1613 | 关于《贞观政要》 | 文本 | 19456 |
| 1614 | 教学设计示例 | 文本 | 27648 |
| 1615 |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简案 | 文本 | 23552 |
| 1616 | 习题精选 | 文本 | 34816 |
| 1617 | 阅读赏析 | 文本 | 28672 |
| 1618 | 课文语段阅读训练1 | 文本 | 22528 |
| 1619 | 课文语段阅读训练2 | 文本 | 28672 |
| 1620 | 课外语段阅读训练1 | 文本 | 20480 |
| 1621 | 课外语段阅读训练2 | 文本 | 23552 |
| 1622 | 单元概述 | 文本 | 20992 |
| 1623 | 文体知识简介 | 文本 | 552 |
| 1624 | 王勃简介 | 文本 | 772 |
| 1625 | 唐高宗三叹王子安 | 文本 | 22528 |
| 1626 | 初唐“四杰之冠”王勃 | 文本 | 22528 |
| 1627 | “初唐四杰”简介 | 文本 | 358 |
| 1628 | 滕王阁的由来 | 文本 | 23552 |
| 1629 | 江南三大名楼 | 文本 | 726 |
| 1630 | 滕王阁诗 | 文本 | 357 |
| 1631 | 课文相关典故 | 文本 | 993 |
| 1632 | 《滕王阁序》的美文特质 | 文本 | 20480 |
| 1633 | 从《滕王阁序》中看王勃对失意人生的悲叹 | 文本 | 19456 |
| 1634 | 王勃诗选 | 文本 | 41984 |
| 1635 | 南昌的历代名称 | 文本 | 1024 |
| 1636 | 教学目标 | 文本 | 219 |
| 1637 | 整体感知 | 文本 | 29696 |
| 1638 | 《滕王阁序》的用典 | 文本 | 22528 |
| 1639 |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 文本 | 19456 |
| 1640 | 本文的诵读建议 | 文本 | 21504 |
| 1641 | 本文骈俪句式的特点 | 文本 | 596 |
| 1642 | 精彩语句揣摩 | 文本 | 1024 |
| 1643 | 《滕王阁序》的修辞手法 | 文本 | 776 |
| 1644 | 教法建议 | 文本 | 873 |
| 1645 | 词语积累 | 文本 | 20480 |
| 1646 | 名题讲析 | 文本 | 20480 |
| 1647 | 习题精选 | 文本 | 33792 |
| 1648 | 阅读迁移 | 文本 | 20480 |
| 1649 | 课外阅读 | 文本 | 20480 |
| 1650 | 写作训练 | 文本 | 563 |
| 1651 | 教学设计示例一 | 文本 | 31744 |
| 1652 |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文本 | 35840 |
| 1653 | 《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 | 文本 | 27648 |
| 1654 | 关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文本 | 865 |
| 1655 | 成语、名句积累 | 文本 | 406 |
| 1656 | 本文的借代和谦辞 | 文本 | 927 |
| 1657 | 唐宋八大家 | 文本 | 19456 |
| 1658 | 古文运动 | 文本 | 20480 |
| 1659 | 韩愈的生平与创作 | 文本 | 24576 |
| 1660 | 韩愈的文学主张 | 文本 | 460 |
| 1661 | 韩愈散文的特点 | 文本 | 26624 |
| 1662 | 韩愈散文选读 | 文本 | 26624 |
| 1663 | 《师说》中心别议 | 文本 | 26624 |
| 1664 | 关于“六艺经传” | 文本 | 364 |
| 1665 | 《师说》解构 | 文本 | 25600 |
| 1666 | 集评选萃 | 文本 | 748 |
| 1667 | 进 学 解 | 文本 | 20480 |
| 1668 | 韩愈论学习方法 | 文本 | 24576 |
| 1669 | 韩愈名句选 | 文本 | 23552 |
| 1670 | 韩愈诗选注 | 文本 | 37888 |
| 1671 | 韩愈传说 | 文本 | 26624 |
| 1672 | 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 | 文本 | 973 |
| 1673 | 随堂练习 | 文本 | 22528 |
| 1674 | 名题解析 | 文本 | 22528 |
| 1675 | 语段阅读训练1 | 文本 | 21504 |
| 1676 | 语段阅读训练2 | 文本 | 20480 |
| 1677 | 语段阅读训练3 | 文本 | 22528 |
| 1678 | 教学目标 | 文本 | 249 |
| 1679 | 本文题解 | 文本 | 316 |
| 1680 | 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 文本 | 426 |
| 1681 | 本文语言特点 | 文本 | 19456 |
| 1682 | 本文思想的进步性 | 文本 | 734 |
| 1683 | 课文重点语句解析 | 文本 | 34816 |
| 1684 | 重点文言字词积累 | 文本 | 22528 |
| 1685 | 关于用“参读法”学习本文的教学建议 | 文本 | 21504 |
| 1686 | 教学设计示例一 | 文本 | 25600 |
| 1687 |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文本 | 31744 |
| 1688 | 《师说》教学体会 | 文本 | 24576 |
| 1689 | 习题精选 | 文本 | 45056 |
| 1690 | 杜牧简介 | 文本 | 752 |
| 1691 | 杜牧及其创作简介 | 文本 | 24576 |
| 1692 | 赋的有关知识 | 文本 | 20480 |
| 1693 |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 文本 | 24576 |
| 1694 | 《阿房宫赋》互文与比喻的运用 | 文本 | 22528 |
| 1695 | 课文对阿房宫的描写 | 文本 | 859 |
| 1696 |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教学建议 | 文本 | 756 |
| 1697 | 1、2两段具体用韵情况 | 文本 | 349 |
| 1698 | 重点词语解析 | 文本 | 20480 |
| 1699 | 疑难语句解析 | 文本 | 19456 |
| 1700 | 文章的自读提示 | 文本 | 10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