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资源标题 | 资源类型 | 资源大小(字节) |
| 1701 | 诗人之赋 | 文本 | 20480 |
| 1702 | 阿房宫与“阿宫腔” | 文本 | 19456 |
| 1703 | 杜牧诗十三首 | 文本 | 22528 |
| 1704 | 教学设计示例一 | 文本 | 31744 |
| 1705 | 教学目标 | 文本 | 458 |
| 1706 | 诗歌鉴赏 | 文本 | 901 |
| 1707 | 课文集评 | 文本 | 986 |
| 1708 | 《阿房宫赋》的修辞美 | 文本 | 22528 |
| 1709 | 课堂反馈练习 | 文本 | 427 |
| 1710 |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文本 | 205824 |
| 1711 | 单元测试 | 文本 | 58880 |
| 1712 | 苏洵简介 | 文本 | 22528 |
| 1713 | 写作背景 | 文本 | 20480 |
| 1714 | 北宋对契丹屈辱外交三事 | 文本 | 29696 |
| 1715 | 六国简介 | 文本 | 1024 |
| 1716 | 李牧的故事 | 文本 | 24576 |
| 1717 | 略谈《六国论》的结构 | 文本 | 27648 |
| 1718 | 六国破灭的原因并非“弊在赂秦” | 文本 | 19456 |
| 1719 | 集评选萃 | 文本 | 670 |
| 1720 | 《过秦论》与《六国论》异同比较 | 文本 | 20480 |
| 1721 | 两篇《六国论》对照赏析 | 文本 | 24576 |
| 1722 | 清代李桢《六国论》(节选) | 文本 | 657 |
| 1723 | 大器晚成的苏洵 | 文本 | 19456 |
| 1724 | 教学目标 | 文本 | 215 |
| 1725 | 教法建议 | 文本 | 274 |
| 1726 | 本文的论述结构 | 文本 | 997 |
| 1727 | 《六国论》中“食之”解 | 文本 | 21504 |
| 1728 |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 | 文本 | 19456 |
| 1729 | 文言知识积累 | 文本 | 37888 |
| 1730 | 关于“释词句与析篇章兼顾”的教法建议 | 文本 | 20480 |
| 1731 | 对本文说理的分析评价 | 文本 | 1024 |
| 1732 | 练习题一 | 文本 | 27648 |
| 1733 | 练习题二 | 文本 | 19456 |
| 1734 | 练习题三 | 文本 | 715 |
| 1735 | 语段阅读训练1 | 文本 | 29696 |
| 1736 | 语段阅读训练2 | 文本 | 23552 |
| 1737 | 教学设计示例一 | 文本 | 233472 |
| 1738 |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文本 | 24576 |
| 1739 | 单元概述 | 文本 | 19968 |
| 1740 | 王安石简介 | 文本 | 20480 |
| 1741 | 褒禅山华阳洞 | 文本 | 641 |
| 1742 | 《游褒禅山记》赏析1 | 文本 | 20480 |
| 1743 | 《游褒禅山记》赏析2 | 文本 | 26624 |
| 1744 | 集评选萃 | 文本 | 874 |
| 1745 | 王安石拒谄的故事 | 文本 | 938 |
| 1746 |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 文本 | 39936 |
| 1747 | 王安石的诗文 | 文本 | 24576 |
| 1748 | 王安石的散文 | 文本 | 798 |
| 1749 | 王安石词全集 | 文本 | 23552 |
| 1750 | 王安石传 | 文本 | 25600 |
| 1751 | 王安石变法 | 文本 | 23552 |
| 1752 | 古人称谓中名和字的顺序 | 文本 | 464 |
| 1753 | 《游褒禅山记》的中心别议 | 文本 | 19456 |
| 1754 | 教学目标 | 文本 | 292 |
| 1755 | 教法建议 | 文本 | 1024 |
| 1756 | 关于本文的思路结构 | 文本 | 20480 |
| 1757 |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 文本 | 819 |
| 1758 |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解析 | 文本 | 20480 |
| 1759 | 文言词语积累 | 文本 | 32768 |
| 1760 | 文言知识总结:“其”的汇解和“其”的一般用法 | 文本 | 29696 |
| 1761 | 教学设计示例一 | 文本 | 36864 |
| 1762 |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文本 | 39936 |
| 1763 | 习题一 | 文本 | 20480 |
| 1764 | 习题二 | 文本 | 20480 |
| 1765 | 习题精选 | 文本 | 30720 |
| 1766 | 语段阅读 | 文本 | 1024 |
| 1767 | 时代背景简介 | 文本 | 664 |
| 1768 | 关于《新五代史》 | 文本 | 836 |
| 1769 | 欧阳修的生平与创作 | 文本 | 22528 |
| 1770 | 唐庄宗其人 | 文本 | 20480 |
| 1771 | 欧阳修的散文特点 | 文本 | 798 |
| 1772 |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 文本 | 29696 |
| 1773 | 欧阳修轶事 | 文本 | 20480 |
| 1774 | 六一论书 | 文本 | 22528 |
| 1775 | 欧阳修词赏析 | 文本 | 22528 |
| 1776 | 欧阳修词全集 | 文本 | 43008 |
| 1777 | 秋声赋 | 文本 | 21504 |
| 1778 | 伶官传第二十五 | 文本 | 25600 |
| 1779 | 本文题解 | 文本 | 578 |
| 1780 | 教法指导 | 文本 | 306 |
| 1781 | 关于补充相关时代背景的教学建议 | 文本 | 288 |
| 1782 | 本文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 | 文本 | 494 |
| 1783 | 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 文本 | 420 |
| 1784 | 文言知识积累 | 文本 | 38912 |
| 1785 | 教学目标 | 文本 | 230 |
| 1786 | 教学设计示例一 | 文本 | 363520 |
| 1787 |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文本 | 25600 |
| 1788 | 习题精选 | 文本 | 28672 |
| 1789 | 语段阅读1 | 文本 | 33792 |
| 1790 | 语段阅读2 | 文本 | 26624 |
| 1791 | 苏轼简介 | 文本 | 396 |
| 1792 |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 文本 | 22528 |
| 1793 |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 文本 | 24576 |
| 1794 | 苏轼的诗 | 文本 | 26624 |
| 1795 | 苏轼的词 | 文本 | 28672 |
| 1796 |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 文本 | 20480 |
| 1797 | 苏轼的生平与个性 | 文本 | 23552 |
| 1798 | 苏轼的散文创作 | 文本 | 24576 |
| 1799 | 苏轼词的题材及风格 | 文本 | 23552 |
| 1800 | 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 文本 | 7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