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资源标题 | 资源类型 | 资源大小(字节) |
| 501 | 教学设计示例3 | 文本 | 25600 |
| 502 | 诗歌第二节阅读测试 | 文本 | 1024 |
| 503 | 基础知识题 | 文本 | 22528 |
| 504 | 比较阅读题 | 文本 | 20480 |
| 505 | 课外语段阅读题1 | 文本 | 22528 |
| 506 | 课外语段阅读题2 | 文本 | 20992 |
| 507 | 课文语段阅读题 | 文本 | 20480 |
| 508 | 王维诗歌简介 | 文本 | 26624 |
| 509 | 爱国诗人陆游 | 文本 | 20480 |
| 510 | 李商隐简介 | 文本 | 592 |
| 511 | 诗圣杜子美 | 文本 | 24576 |
| 512 | 刘禹锡的诗歌特色 | 文本 | 20480 |
| 513 |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及特点 | 文本 | 20480 |
| 514 | 何为五言、七言 | 文本 | 514 |
| 515 | 律诗的韵 | 文本 | 22528 |
| 516 | 五律、七律的平仄格式 | 文本 | 29696 |
| 517 | 律诗对仗的几种形式 | 文本 | 22528 |
| 518 | 王维诗四首 | 文本 | 19456 |
| 519 | 李白诗两首 | 文本 | 19456 |
| 520 | 杜甫诗两首 | 文本 | 19456 |
| 521 | 刘禹锡诗三首 | 文本 | 19456 |
| 522 | 李商隐诗四首 | 文本 | 19456 |
| 523 | 陆游诗六首 | 文本 | 20480 |
| 524 | 陆游诗选读 | 文本 | 19456 |
| 525 | 诗言志 | 文本 | 20480 |
| 526 | 教学目标 | 文本 | 178 |
| 527 | 《山居秋瞑》的主题解读 | 文本 | 292 |
| 528 | 《山居秋瞑》的思路分析 | 文本 | 1024 |
| 529 | 《山居秋瞑》的写作特色 | 文本 | 648 |
| 530 | 《越中览古》主题解读 | 文本 | 168 |
| 531 | 《越中览古》思路分析与诵读提示 | 文本 | 1024 |
| 532 | 《登高》思路分析 | 文本 | 1024 |
| 533 | 《登高》写作特点 | 文本 | 302 |
| 534 | 《蜀相》思路分析及诵读提示 | 文本 | 1024 |
| 535 | 《蜀相》写作特点 | 文本 | 254 |
| 536 | 《石头城》思路分析及诵读提示 | 文本 | 1024 |
| 537 | 《锦瑟》思路分析 | 文本 | 1024 |
| 538 | 《书愤》思路分析及诵读提示 | 文本 | 962 |
| 539 | 《临安春雨初霁》思路分析 | 文本 | 1024 |
| 540 | “讽喻手法”在《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运用 | 文本 | 300 |
| 541 | 如何理解《锦瑟》诗中的用典 | 文本 | 19456 |
| 542 | 关于选定几个专题作为教学重点的建议 | 文本 | 375 |
| 543 | 关于用诵读法和比较法讲授本文的建议 | 文本 | 894 |
| 544 | 文学常识 | 文本 | 439 |
| 545 | 诗歌赏析 | 文本 | 21504 |
| 546 |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示例 | 文本 | 20480 |
| 547 | 《近体诗八首》备课笔记 | 文本 | 31744 |
| 548 | 李杜风格比较 | 文本 | 19456 |
| 549 | 近体诗常识 | 文本 | 19456 |
| 550 | 课外语段阅读题1 | 文本 | 19456 |
| 551 | 基础知识题 | 文本 | 21504 |
| 552 | 比较阅读题 | 文本 | 20480 |
| 553 | 课外语段阅读题2 | 文本 | 19968 |
| 554 | 课外语段阅读题3 | 文本 | 19968 |
| 555 | 课外语段阅读题4 | 文本 | 19968 |
| 556 | 课文语段阅读题1 | 文本 | 20992 |
| 557 | 课文语段阅读题2 | 文本 | 20480 |
| 558 | 词牌的来源 | 文本 | 20480 |
| 559 | 曲子词与长短句 | 文本 | 24576 |
| 560 | 李煜简介 | 文本 | 998 |
| 561 | 姜夔简介 | 文本 | 20480 |
| 562 | 李清照简介 | 文本 | 572 |
| 563 | 苏轼简介 | 文本 | 1024 |
| 564 | 苏门文士--秦观 | 文本 | 20480 |
| 565 | 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 文本 | 749 |
| 566 |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 文本 | 556 |
| 567 | 柳永词对后世的影响 | 文本 | 20480 |
| 568 | 柳永的故事 | 文本 | 897 |
| 569 |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点 | 文本 | 22528 |
| 570 | 辛弃疾词的语言特点 | 文本 | 20480 |
| 571 | 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 | 文本 | 20480 |
| 572 | 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 文本 | 22528 |
| 573 | 李清照与《词论》 | 文本 | 20480 |
| 574 |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 文本 | 25600 |
| 575 | 婉约与豪放——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 | 文本 | 23552 |
| 576 | 教学目标 | 文本 | 233 |
| 577 | 关于通过诵读讲授本文的建议 | 文本 | 314 |
| 578 | 解读本课的一条情感线索“愁” | 文本 | 327 |
| 579 | 关于如何鉴赏宋词的建议 | 文本 | 274 |
| 580 | 关于本文互动式教学的建议 | 文本 | 254 |
| 581 | 《虞美人》赏析 | 文本 | 1024 |
| 582 | 《雨霖铃》赏析 | 文本 | 1024 |
| 583 | 《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 | 文本 | 1024 |
| 584 | 《鹊桥仙》赏析 | 文本 | 1024 |
| 585 | 《一剪梅》赏析 | 文本 | 705 |
| 586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 文本 | 1024 |
| 587 | 《扬州慢》赏析 | 文本 | 921 |
| 588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示例 | 文本 | 23552 |
| 589 | 《词七首》备课笔记 | 文本 | 27648 |
| 590 | 范仲淹的《渔家傲》赏析 | 文本 | 1024 |
| 591 | 宋词赏析 | 文本 | 21504 |
| 592 | 探究活动 | 文本 | 196 |
| 593 | 单元检测 | 文本 | 34304 |
| 594 | 比较阅读题 | 文本 | 20480 |
| 595 | 基础知识题 | 文本 | 22016 |
| 596 | 课外语段阅读题1 | 文本 | 22016 |
| 597 | 课外语段阅读题2 | 文本 | 19968 |
| 598 | 课外语段阅读题3 | 文本 | 19968 |
| 599 | 课文语段阅读题1 | 文本 | 20480 |
| 600 | 课文语段阅读题2 | 文本 | 194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