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介绍

 


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伦

 

伊伦娜( Irene Joliot-Curie),法国化学家。1897年9月12日生于巴黎,她是居里夫人的长女,自幼就受到了父母的熏陶,热爱科学研究。1906年她不满九周岁时,就不幸失去了父亲皮埃尔·居里。居里不幸去世后,居里夫人虽然十分悲痛,但她仍顽强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伊伦虽然年幼,却非常懂事,时常安慰母亲,母女变得形影不离。也正因为如此,使伊伦从此对化学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伊伦21岁时开始在她母亲的研究所里从事放射性研究工作。1926年10月4日,伊伦与镭学研究所的青年学者弗雷德里克·约里奥结婚,成为生活的伴侣、科学研究事业的合作者。1928年,伊伦和弗雷德里克开始共同研究α粒子作用下核子反应。他们发现并非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能被α粒子击破。由于比较重的元素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多,它们对α粒子有排斥作用,所以在α粒子轰击下,比较重的元素并不容易产生核反应。1931年他们夫妇又用α粒子轰击铍、锂、硼的原子核,产生了一种穿透力很强的辐射线,它能反冲击氢的原子核。因此,他们设想这是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其质量与质子相近,但不带电荷,具有高度的穿透力。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也重复了此试验,并证明了确实存在着这种新的基本粒子,并把它命名为中子。此后,伊伦和弗雷德里克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放出的α粒子轰击铝、硼、镁,铝放出了中子。但是,当停止轰击时,发现铝仍在不停地发射出正β射线。他们由此研究发现用α粒子轰击铝时,可以产生磷的放射性同位素。他们的发现为放射性化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能够利用人工核反应获得新的人工放射性物质。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项巨大贡献。为此,1935年伊伦和弗雷德里克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居里家族第三次获得这一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此后,为纪念他们共同的事业,开始使用约里奥—居里复姓,称为约里奥—居里·伊伦和约里奥—居里·弗雷德里克,即约里奥—居里夫妇。我国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曾于1937年在法国留学时,得到了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进行核物理的研究工作。并于1940年在这里获得博土学位。1946年钱三强和何泽慧等共同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约里奥—居里夫妇共同为钱三强博士签署了鉴定。1950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同时被法国政府解除了原子能总署专员职务。为此,伊伦十分气愤,加之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身体受到损伤,于1956年3月17日在巴黎病逝,享年仅58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