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获奖人
|
国籍
|
获奖年龄(岁)
|
研究内容
|
交叉学科 |
1901年
|
范霍夫(Jacobus
Van't Hoff)
|
荷兰
|
49
|
化学动力学和溶液的渗透压定律
|
|
1902年
|
费歇尔(Emil
Fischer)
|
德国
|
50
|
合成糖和嘌吟
|
生命 |
1903年
|
阿伦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
|
瑞典
|
44
|
提出电离学说
|
|
1904年
|
拉姆塞(William
Ramsay)
|
英国
|
52
|
发现惰性气体元素及并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
1905年
|
拜耳(Adolf
Van Baeyer)
|
德国
|
52
|
有机染料、氢化芳香族化合物方面的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
|
1906年
|
穆瓦桑(Henri
Moissan)
|
法国
|
54
|
分离元素氟并发明穆瓦桑电炉
|
能源 |
1907年
|
毕希纳(Eduard
BUclmer)
|
德国
|
47
|
发现非细胞发酵作用和酶化学
|
生命 |
1908年
|
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
|
英国
|
37
|
研究放射性元素并提出其蜕变理论
|
|
1909年
|
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Ostwald)
|
德国
|
56
|
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
|
1910年
|
瓦拉赫(OttoWallach)
|
德国
|
63
|
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
|
1911年
|
居里夫人(Marie
Curie)
|
法国
|
44
|
发现元素镭和钋;对镭的分离及其性质和化合物的研究
|
能源 |
1912年
|
格利雅(VictorGrignard)
|
法国
|
41
|
发现格利雅试剂
|
|
萨巴蒂埃(PaulSaltine)
|
法国
|
58
|
发现金属粉末存在下有机物的氢化作用
|
|
1913年
|
维尔纳(AlfredWemer)
|
瑞士
|
47
|
配位学说
|
|
1914年
|
理查兹(TheodoreRichards)
|
美国
|
46
|
精确测定众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
1915年
|
威尔施泰特(RichardWillsuitter)
|
德国
|
43
|
研究植物的色素,特别是叶绿素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
|
1918年
|
哈伯(FritzHaber)
|
德国
|
50
|
研究氨的合成
|
|
1920年
|
能斯特(WaltherNemst)
|
德国
|
56
|
化学热力学方面的工作
|
|
1921年
|
索迪
(Frederick Soddy)
|
英国
|
44
|
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
|
能源 |
1922年
|
阿斯顿(FrancisAston)
|
英国
|
45
|
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以及阐明整数定律
|
能源 |
1923年
|
普列格尔(Fritzrregl)
|
南斯拉夫
|
54
|
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
|
|
1925年
|
席格蒙迪(RichardZsigmondy)
|
奥地利
|
60
|
阐明胶体溶液的多相性质
|
|
1926年
|
斯维德伯格(TneodorSvedberg)
|
瑞典
|
42
|
分散体系方面的工作
|
|
1927年
|
维兰德(HeinrichWieland)
|
德国
|
50
|
对胆汁酸及有关物质结构的研究
|
|
1928年
|
温道斯(AdolfWindaus)
|
德国
|
52
|
甾醇的结构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
生命 |
1929年
|
哈登(A_rthurHarElerl)
|
英国
|
64
|
研究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的作用
|
生命 |
奥伊勒—凯尔平(HallsVollEuler—Chelpin)
|
瑞典
|
56
|
1930年
|
费歇尔(HansFischer)
|
德国
|
49
|
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铁血红素
|
生命 |
1931年
|
博施(CarlBosch)
|
德国
|
57
|
发明和改进化学高压技术
|
能源 |
伯吉尤斯(FriedrichSergus)
|
德国
|
47
|
1932年
|
朗缪尔(1rvingLan~nuir)
|
美国
|
51
|
发现并研究表面化学
|
|
1934年
|
尤里(Harold
Urey)
|
美国
|
41
|
发现重氢
|
能源 |
1935年
|
伊伦娜-居里(Jolid—Curie
Ireue)
|
法国
|
38
|
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
|
能源 |
约里奥.居里(Frederic
Joliot- Curie)
|
法国
|
35
|
1936年
|
德拜(PeterDebye)
|
荷兰
|
52
|
对偶极矩、X射线衍射及气体中电子衍射的研究
|
|
1937年
|
哈沃斯(NormanHaworth)
|
英国
|
54
|
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
|
生命 |
卡勒(PaulKalTel)
|
瑞士
|
48
|
研究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维生素A和维生素B
|
生命 |
1938年
|
库恩(RichardKuhn)
|
德国
|
38
|
研究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结构和提纯方法
|
生命 |
1939年
|
布特南特(AdollButenandt)
|
德国
|
36
|
关于性激素的工作
|
生命 |
卢齐卡(Leopold
Stephen)
|
瑞士
|
52
|
关于聚甲烯和多萜的工作
|
|
1943年
|
海维西(GeorgeHevesy)
|
匈牙利
|
58
|
用同位素作示踪物研究化学反应过程
|
能源 |
1944年
|
哈恩(0noHahn)
|
德国
|
65
|
发现重核裂变
|
能源 |
1945年
|
维尔塔宁(ArtturiVirtanen)
|
芬兰
|
50
|
在农业和营养化学中的研究,特别是发明饲料保存方法
|
环境 |
1946年
|
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
|
美国
|
59
|
发现酶可以结晶
|
生命 |
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rthrop)
|
美国
|
55
|
制备酶和病毒的纯结晶
|
生命 |
1947年
|
罗宾森(Sir
Robert Robinson)
|
英国
|
61
|
关于生物学上重要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方面的研究而获奖
|
生命 |
1948年
|
蒂塞利乌斯(AmeTiselius)
|
瑞典
|
46
|
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特别是发现关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本质
|
生命 |
1949年
|
乔克(William
Giauque)
|
美国
|
54
|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特别是关于物质在极低温度下的行为研究
|
能源 |
1950年
|
狄尔斯
(Otto Paul Hermann)
|
德国
|
74
|
发现和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
|
阿尔德(Kurt
Aldet)
|
德国
|
48
|
1951年
|
麦克米伦(Edwin
McMillan)
|
美国
|
38
|
在超铀元素方面的发现
|
能源 |
西博格(Glenn
Seaborg)
|
美国
|
43
|
1952年
|
辛格(Richard
Synge)
|
英国
|
38
|
发明分配色谱法
|
|
马丁(Archer
Martin)
|
英国
|
42
|
1953年
|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
|
德国
|
72
|
在高分子领域中的发现
|
材料 |
鲍林(Linus
Pauling)
|
美国
|
52
|
对化学键本质的研究并用以阐明复杂物质的结构
|
|
1955年
|
维格诺德(VineentDuVigneaud)
|
美国
|
52
|
生物化学上重要的含硫化合物的工作,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
|
生命 |
1956年
|
欣谢尔伍德(Sir
Cyril Hinshelwood)
|
英国
|
59
|
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
|
谢苗诺夫(英文名Nikolay
Semyonov),
|
原苏联
|
60
|
1957年
|
托德(Sir
Alexander Todd)
|
英国
|
50
|
核甘酸和核辅酶的研究
|
生命 |
1958年
|
桑格(Frederick
Sanger)
|
英国
|
40
|
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
生命 |
1959年
|
海洛夫斯基(Jaroslar
Heyrovsky)
|
捷克斯洛伐克
|
69
|
发现和发展了极谱方法
|
|
1960年
|
利比(Willard
Libby)
|
美国
|
52
|
在考古学、地质学、地球学和其他科学分支中用14C来测定年代的方法
|
能源 |
1961年
|
卡尔文(Melvin
Calvin)
|
美国
|
50
|
研究光合作用中的化学过程
|
生命 |
1962年
|
肯德鲁(John
Cowdery Kendrew)
|
英国
|
45
|
球蛋白结构的研究
|
生命 |
佩鲁茨(Max
Ferdinand Perutz)
|
英国
|
48
|
1963年
|
齐格勒(Karl
Ziegler)
|
德国
|
65
|
在高聚物化学和技术领域的发现
|
材料 |
纳塔(Giulio
Natta)
|
意大利
|
60
|
1964年
|
霍奇金(Dorothy
Mary Cronfoot Hodgkin),
|
英国(女)
|
54
|
用X射线技术测定了重要生物化学物质的结构
|
生命 |
1965年
|
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
|
美国
|
48
|
在有机合成上的杰出成就
|
|
1966年
|
缪利肯(RobertSandersonMulliken)
|
美国
|
70
|
在分子化学键和电子结构方面的奠基性工作
|
|
1967年
|
艾根(Manfred
Eigen)
|
德国
|
40
|
研究极快速的化学反应
|
|
诺里什(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
|
英国
|
70
|
波特(Sir
George Porter)
|
英国
|
47
|
1968年
|
昂萨格(Lars
Onsager)
|
美国
|
65
|
发现倒易关系式,奠定了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
|
|
1969年
|
巴顿(Derek
Harold Barton)
|
英国
|
51
|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并用于化学
|
|
哈塞尔(0dd
Hassel)
|
挪威
|
72
|
1970年
|
勒洛伊尔(Luis
Frederico Leloir)
|
阿根廷
|
64
|
发现了糖核甘酸及它们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
生命 |
1971年
|
赫茨伯格(Gerhard
Herzberg)
|
加拿大
|
67
|
对分子,特别是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性状认识的贡献
|
|
1972年
|
安芬森(Christian
Boehmer Anfinsen)
|
美国
|
56
|
了解核糖核酸活性中心的分子化学结构和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
生命 |
斯坦(William Howard
Stein)
|
美国
|
61
|
穆尔(Stanford Moore)
|
美国
|
59
|
1973年
|
威尔金森(Sir
Geoffrey Wilkinson)
|
英国
|
52
|
在有机金属化学上的开拓性工作
|
|
菲舍尔(Emst Otto
Fischer)
|
德国
|
55
|
1974年
|
弗洛里(PaulJohnFlory)
|
美国
|
64
|
在高分子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重要成就
|
材料 |
1975年
|
普雷洛格(Vladimir
Prelog)
|
瑞士
|
69
|
关于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
生命 |
康福思(John Wareup
Cornforth)
|
澳大利亚
|
58
|
1976年
|
利普斯科姆(William
Nunn Lipseomb)
|
美国
|
57
|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阐明了化学键问题
|
|
1977年
|
普里果金(Ilya
Prigogine)
|
比利时
|
60
|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的贡献
|
|
1978年
|
米切尔(Peter Dennis
Mitchell)
|
英国
|
58
|
通过化学渗透理论的原理了解生物能量转换
|
能源 |
1979年
|
维蒂希(Georg Wittig)
|
德国
|
82
|
把硼和磷的化合物发展成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
|
布朗(Herbert Charles
Brown)
|
美国
|
67
|
1980年
|
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
|
美国
|
48
|
关于核酸生物化学,特别是关于DNA重组的基础性研究
|
生命 |
伯格(Paul Berg)
|
美国
|
54
|
桑格(Frederick
Sanger)
|
英国
|
62
|
1981年
|
霍夫曼(Roald
Hoffmann)
|
美国
|
44
|
各自独立发展了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
|
|
福井谦一(Fukui
Keniehi)
|
日本
|
63
|
1982年
|
克卢格(AaronKlug)
|
英国
|
56
|
发展晶体电子显微镜方法并阐明生物学上重要的核酸-蛋白质的结构
|
生命 |
1983年
|
亨利·陶布(Henry
Taube)
|
美国
|
68
|
关于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特别是在金属配合物中的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
|
|
1984年
|
梅里菲尔德(Bruce
Merrifidd)
|
美国
|
63
|
发展了固相化学合成方法
|
|
1985年
|
豪普特曼(Herbert A.Hauptman)
|
美国
|
68
|
发展了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
|
|
卡尔勒(Jerome Karle)
|
美国
|
67
|
1986年
|
李远哲(Yuan—Tseh Lee)
|
美国
|
50
|
关于化学基元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
|
赫希巴赫(D.R.Herschbach),
|
美国
|
54
|
波拉尼(J.C.Polanyi)
|
加拿大
|
57
|
1987年
|
彼德森(charlesJ.Pedesen)
|
美国
|
83
|
发展和应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结构特殊的相互作用的分子
|
|
克拉姆(Donald James
Cram)
|
美国
|
68
|
莱恩(Jean Marie Lehn)
|
法国
|
48
|
1988年
|
米歇尔(Hartmut
Michel)
|
德国
|
41
|
测定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
生命 |
戴森霍菲尔(Johann
Deisenhofer)
|
德国
|
45
|
胡贝尔(Robert Huber)
|
德国
|
51
|
1989年
|
阿尔特曼(SidneyAhman)
|
美国
|
50
|
发现核糖核酸(RNA)的催化性质
|
生命 |
切赫(Thomas Robert
Cech)
|
美国
|
42
|
1990年
|
科里(Elias James
Corey)
|
美国
|
62
|
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
|
|
1991年
|
艾斯特(Richard
Robert Ernst)
|
瑞士
|
58
|
发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
|
1992年
|
马库斯(Rudolph A.
Marcus)
|
美国
|
69
|
化学体系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
|
1993年
|
穆利斯(Kary Mullis)
|
美国
|
48
|
发明多聚酶链式反应(PRC)的
方法
|
生命 |
史密斯(Michael
Smith)
|
加拿大
|
61
|
创立基于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并开展蛋白质研究
|
生命 |
1994年
|
奥拉(George Andrew
Olah)
|
美国
|
67
|
对碳正离子化学贡献
|
|
1995年
|
克鲁增(PaulCrutzen)
|
荷兰
|
62
|
平流臭氧化学,特别是提出平流层臭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阐明其机理
|
环境 |
莫利纳(Marlo Molina)
|
墨西哥
|
52
|
罗兰德(P.Sherwood Rowland)
|
美国
|
68
|
1996年
|
克罗托(Harold W.Kroto)
|
英国
|
57
|
发现碳的球状结构——富勒式结构,开创了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
材料 |
斯莫利(Richard E.Smalley)
|
美国
|
53
|
柯尔(Robert Curl)
|
美国
|
63
|
1997年
|
博耶(PaulD.Boyer)
|
美国
|
79
|
阐明了构成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基础的酶的机理
|
生命 |
沃(克(John
Emest Walker)
|
英国
|
56
|
|
斯科(Jens C.Skou)
|
丹麦
|
79
|
首先发现了一种离子转移酶Na+,
K+-ATP酶
|
生命 |
1998年
|
科恩(Walter Kohn)
|
美国
|
75
|
发展电子密度泛函理论
|
|
|
波普尔(JohnA.Pople)
|
美国
|
73
|
发展量子化学的计算方法
|
|
1999年
|
兹韦勒(Ahmed H.Zewail)
|
埃及
美国
|
53
|
用飞秒波谱研究化学反应的过渡态
|
|
2000年
|
白川英树(Hideki
Shirakawa)
|
日本
|
64
|
开发了具有导电性饿聚合塑料
|
材料 |
马克迪尔米德(Alan
Mac Diarmid)
|
美国
|
73
|
黑格(Alan Heeger)
|
美国
|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