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ARIS是什麼?
開啟行動研究之門
行動研究閱讀坊
相關網頁
行動研究任你講      

行動研究的程序和結構

引言 

動研究用各種不同方法來收集和分析資料, 以確定干預行動的策略,評價施行的效果。這些方法包括觀察日常課堂和學生的紀錄,個案研究,會議或個人報告等。「它的科學性是建立在計劃、行動、反饋、調整基礎上的自我調整的螺旋結構。」(李酉亭、鄒芳1995)。當然亦取決於行動研究所進行的探究和評估的準確性, 和各研究步驟和程序的技術。 

一直以來,行動研究的倡導者,提出各種模式,嘗試為行動研究找尋普遍操作步驟,定出明確的指引和規範。但這種努力,一直沒有得到實現。人們除了公認行動研究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探究活動,具有螺旋式的結構的特色,對於具體的實踐,各有各的詮釋,可謂各師各法。例如金米斯和麥騰吉(Kemmis & McTargart, 1982)認為包括「計劃、實施行動、觀察和反思」四個步驟。勞易師和文彌安(Louis & Manion,1994)提出「發現和評估問題、初步探究擬訂計劃、查閱資料、修正計劃、確定評估步驟及方法、實施及執行計劃、全面評估」等程序。

 為了使讀者和教師們對各種行動研究有進一步的了解,我們首先簡單介紹進行行動研究的假設和要求,再介紹多個行動研究模式,並嘗試歸納其中共通的步驟,供大家參考。

 

 行動研究的假設和要求 

動研究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螺旋式探究和改進教學情境的實踐活動。行動研究以逐步和循環的進程,對一個社會情景進行探究。包括預診、計劃、行動、回饋、及對行動結果進行鑑察、評估。在行動研究中,教學實踐者從頭到尾都信靠,有系統的持續探究教學工作,是專業發展的必然途徑,而親自參與改善教學情景,是值得和有意義的。有了這個信念和前提,行動研究才變得真實,有目的和有規範。社會情景便成了行動研究的「行動場」(蔣楠, 1987)

 張世平和胡夢鯨 (1977)曾列出八個有關行動研究的其本假設。如果能夠合乎這些假設,行動研究的「情景」才能成立, 「研究」才能進行:

 

假設

說明

 

教學的問題最好立刻和有效地解決。

 

教學問題的性質和範圍,是教育工作者能力範圍可以解決的。

 

參與行動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應擁有基本的研究知識和能力。

 

教育工作者需要且願意參與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者必須有一個信念來進行研究。

 

行政、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員最好三結合,一起參與研究。

 

行動研究要與教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行動研究的結果,不應偏重其概括性 (generalization)

       表一: 行動研究的基本假設 (據張世平和胡夢鯨 (1977)修改)

 

杜威反省思維與問題解決說

 (1909/33;1916/66)相信知識只是工具,幫助人們解決問題。杜威的名言「經驗即生活,生活就是應付環境」,最能表現箇中意思。為了解決問題,人們才會從事認知,知識的產生源於社會情景中的實際問題:遇到疑慮和不安時,人們才自覺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杜威認為從找尋問題到問題解決,皆屬於思想歷程,稱為反省思維。 反思活動可以分成五個主要步驟(李園會, 1977)

 

一、  發現問題

二、  確定問題的性質

三、  產生解決問題的試驗性假設

四、  推演假設,使其成為與各種事實一致的合理的東西

五、  繼續觀察與試驗,著手實行計劃,確定假設成效,從而接受或修定假設

 

這五個步驟或階段,自成一體,卻又非一成不變。 反省思維過程一定要保持開放,視個人經驗和知識,和當時情境的回饋而決定。 

反思歷程

 

配合行動的反思步驟

行動研究活動

 

 

發現問題

診斷(反省經驗)

反省推斷問題

確定問題的性質

釐清困惑的性質

建議可能解決辦法(假設)

 

產生解決問題的試驗性假設

推演臆測涵意

把疑惑理智化、擬定解決辦法

 

推演假設,使其成為與各種事實一致的合理

的東西

審慎評價數據,作出合理假設

擬訂實際行動驗証假設

 

繼續觀察與試驗,著手實行計劃,確定假設

是否真偽,從而接受或修定假設

實行和驗証干預計劃,或評核研究活動成效

表二: 反思步驟與行動研究相互關係

 

行動研究的模式 

一、   勒溫(Lewin)開創性研究

 (Lewin, 1946)認為推動人們進步,最好的辦法是人們親自探究自己的生活。這樣做,除了合乎民主協作和參與精神外,每一個成員既代表自己,亦屬於整個大群體。人們不可能也不應該站在一邊,讓局外人探究屬於自己的群體問題。

 勒溫提出的探究模式,屬循環式程序。每一個程序包括四個不同步驟: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勒溫模式就如下圖所視(McNiff, 1992)

 

 

計劃

 

             

反思

 

行動

 

 

觀察

 

 

圖一: 勒溫行動研究模式的循環程序 (參照McNiff, 1992)

 [例子一] 

步驟

配合行動

計劃

怎樣才可以令小狗聽主人的話。或者可帶牠到狗學校去受訓練。

行動

把狗帶到狗學校去。

觀察

我看到狗兒受訓的行為。

反思

或者,在家裡,我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狗。

                                                   (參照McNiff, 1992)

 

勒溫的模式可以作不斷的循環:

 

計劃

 

 

 

計劃

 

 

反思

 

行動

 

反思

 

行動

 

 

觀察

 

 

 

觀察

 

 

 

圖二: 勒溫行動研究模式的不斷循環程序  (參照McNiff, 1992)

 

[例子二

步驟

配合行動

計劃

我需要令辦公室的溝通更有效。我將會印發員工通訊。

行動

印發員工通訊。

觀察

與員工對話後,得悉他們對辦公室的問題更關注。

反思

但我不知他們對這件事,有甚麼感想。我怎樣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回饋。

                                             (參照McNiff, 1992)

[第一個循環]               

步驟

配合行動

計劃

 

或許我應該設立一些開放溝通渠道,收集意見。

行動

 

我設置了一個意見箱。

觀察

 

收到意見箱的意見: ()開設一聯絡主任, () 每週舉行員工大會。

反思

 

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意見。但要小心不致失控。

() 計劃

 

邀請了一位同事做聯絡主任。把員工大會事宜宣布,並邀請員工提出需要討論的事項。

行動

 

和聯絡主任傾談有關事宜。把員工大會議程貼在壁佈版上

觀察

 

觀察聯絡主任的表見,看看員工有甚麼提議......

                                                 (參照McNiff, 1992)

 

二、金米斯(Kemmis)的改革 

米斯(Kemmis)的意念源自勒溫的系統,但作了相當的收改。他專注行動研究應用到教育工作事宜上。他的《行動研究計劃書》(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Kemmis & McTargart, 1982),闡釋了自己的構思,採用自我反思螺旋式計劃、行動、觀察、反思、再計劃的構想。 下圖為該模式的說明,並以「在課堂上怎樣培養學生的探求習慣和能力」為例,介紹行動研究如何改進課堂教學。

 

三、埃利特(Elliot)模式 

利特是「教師即研究者」的活躍支持者,他曾在東盎格魯大學與史丹侯斯(Stenhouse)一起工作過。他很努力於聯絡各行動研究中心,發展網絡。他又同意金米斯(Kemmis)的說法,行動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行動--反思螺旋結構的循環步驟。但他(Elliot, 1981)的模式更精密,容許更大的彈性,令行動研究發展又進一步。

 

四、埃伯特(Ebbutt)的修訂 

是埃利特(Elliot)的同事和協作者的埃伯特,基本上同意金米斯(Kemmis)和埃利特(Elliot)的概念,但並不同意他們兩人所提出的模式(詳見Ebbutt, 1985),認為螺旋式的設計,未必是最有效的方式,去表現行動--反思的過程。 埃伯特提出一個一般操作程序的新模式。下圖為其模式的設計(Ebbutt, 1985)

 

 

基本設想

修正後的總體設想

 

 

 

 

 

 

修正、變更基本設想

 

 

 

勘察

 

 

 

勘察

 

 

 

 

 

 

 

 

修正後的整體計劃

總體計劃

 

總體計劃

 

 

 

修正總體計劃

 

 

 

第二步行動

 

第一步行動

 

 

第一步行動

 

 

 

 

鑑督觀察

 

鑑督觀察

 

 

 

 

 

 

 

 

 

 

 

 

 

 

 

 

 

 

 

 

 

 

 

 

 

 

 

 

第二步行動

 

 

 

 

 

圖五: 行動研究操作程序的理想模式  (資料來源:

Ebbutt, 1985; 引自張民選(1992))

五、韋克特(Whitehead)的詮釋

 克特(Whitehead)的詮釋主要針對金米斯(Kemmis)、埃利特(Elliot)和埃伯特(Ebbutt)等人的研究,認為他們已經遠離教育實踐的現實。他應為教育實踐要以教師為中心,以發展教師專業為目的(Whitehead & Foster, 1984)。為了令行動研究變得更有意義,他重新制定行動--反思的循環步驟,改寫成一組提示性的句子。以另一個方法去解決教育實踐問題(McNiff, 1992)。現將韋克特(Whitehead)的提示性句子列於如下(McNiff, 1992)

 一、  我遇到教學上的問題。我不能實踐一些教學行為。

 二、  我想像一個可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  我實行這個方案。

 四、  我對這個方案的結果作出評價。

 五、  我參考了評價的結過,重新評估這個問題

 韋克特(Whitehead)相信,這一組提示,可以令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變得更有意思。這組句子可與行動--反思循環構思相配合,成為引發課程改革反思的好問題(McNiff, 1992) 

一、  你所關心的是甚麼?

二、  你為何關心?

三、  你認為你可以做些甚麼

四、  你可以搜集到甚麼資料,可以幫助你判斷現在所發生的事?

五、  你可以怎樣搜集資料?

六、  你怎樣驗証對發生的事的判斷是合理和準確的?

 

六、麥利夫(McNiff)生成能力的模式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麥利夫(McNiff)對行動研究的新見解,他認為各種理論,都應有一種生成能力(generative capacity) (McNiff, 1992),容許自然及創意的變化。理論雖由有限的部份組成,但有解決無限問題的能力。 麥利夫(McNiff, 1992)認為,上述各種模式都只能在同一時間內,解決單一問題。行動研究應有能力在同一時間內,解決多個問題。每個循環步驟要能發展出個別小螺旋系統(見圖六)。事實上, 麥利夫(McNiff)的提意說中了好些教學問題,僅是一些深層問題的「病徵」,並非「病源」。要解決問題,便要雙管齊下,大小問題同時解決,或要定出優先處理的次序。有時侯,問題會在不同的螺旋循環步驟中陸續出現,因而要跟進處理,於是一個有生成能力的行動研究模式,才可以應付所需。 麥利夫(McNiff)的具有生成能力的行動研究模式,是這樣的:

 

行動研究的基本程序 

動研究的目的如果是在於「提高具體社會情景中的行動質量」、「探究社會情景」(Elliot, 1981)。行動研究的基本程序,首先是確定「行動場」,界定從那裡開始著手探究。行動研究者需要對「行動場」的狀況進行「診斷」,或釐清其中的問題。確定了問題和改善的目標, 行動研究者便可以制定一個計劃,逐步進行研究。計劃擬訂後,便是「行動」。由於行動研究者相信,「行動場」受著各種真實的制約因素影響,研究行動要靈活,因事制宜,不斷對實制情況作出判斷。每一個行動實施後,都應該進行反思、鑑察或評價,從而為第二循環研究作好準備或修訂。整個螺旋循環構思,不離六個主要步驟,現歸納如下: 

步驟

具體工作/說明

診斷或發現問題

行動研究者堅持用批判的態度對待每一個看似平常的問題,並進行探究分析,瞭解社會情景狀況,發掘問題。

初步研究分析

() 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初步討論,務求做到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可能的話,研究者、教師、家長或各有關人員,應組成研究小組。討論的結果可成為擬訂總體行動計劃的重要意見。

() 由於重視批判和反思,有關的文獻搜集和閱讀,是不可少的。這樣可以有助辨別和批判問題,也對釐清目的和研究範圍有幫助。

擬訂整體計劃

這是行動研究的藍圖。較重視全盤的設計。設計強調靈活性和能動性、開放性,以適應沒有預計的制約因素。同時,又強調行動中的反饋訊息,對整體計劃的修訂和完善。

制訂具體計劃

這是實踐擬訂整體計劃的安排,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實際問題而安排的各種干預的行動策略。

行動

這是指落實行動研究策略。和具體計劃不同的,是行動乃案計劃進行的實踐。這階段是行動研究成敗的關鍵。行動不單是對實際情境的干預,還包括對整個計劃的鑑察與控制;重視每一步行動的評價和對整個計劃的影響。如有需要,可以對整體計劃作出修訂。一切干預的行動均以解決實際問體為依歸。行動會對三方面有所完善:對實踐的完善、對問題認識的增進、對社會情境的深入了解。

評價行動研究

這是整個行動計劃的總結。總結可以包括兩個主要部份: () 對所研究的問題作結論,即分析行動研究是否完成目標 () 對整個行動研究的計劃、策略、步驟等進行分析、反思和批判,為下一個(循環)計劃作準備。前部份是有關行動研究目標成效的檢討。後部份是有關行動研究本身作評價,如弄清楚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限制。兩部份各有不同的目標和標準;兩者卻又互相影響,互為因果,不可分割。

表三: 行動研究六大步驟

 總之,行動研究以持續不斷的努力,採用螺旋循環構思,開放及能動機制,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的體系,對教育實踐者的工作情境進行探究和改進教學表現。

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書:

 張世平、胡夢鯨 (1977) 行動研究。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張民選(1992) 對行動研究的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一期,pp.63-70

李園會(1977) 杜威的教育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蔣楠(1987)行動研究簡介。外國教育動態,第一期,pp.47-51

李酉亭、鄒芳(1995) 行動研究法和教育。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第一期,pp.38-44

 Dewey, J. (1909/33). How we think. New YorkHeath and Company.

Dewey, J. (1916/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Ebbutt, D. (1985).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Some general concerns and specific quibbles. In Burgess, R. (ed.). 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litative methods. Lewes Falmer Press.

Elliot, J. (1981). Action research Framework for self evaluation in schools. TIQL Working paper No.1. Cambridge Cambridg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Kemmis, S. & McTaggart, R. (1982).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Lewin, K. (1946). 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4), 34-46.

Louis, C. & Manion, L. (1994).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4th ed.). London Routledge.

McNiff, J. (1992).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Whitehead, J. & Foster, D. (1984). Action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Action Research Network Bulletin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