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
歐用生
壹、前言
傳統上,研究被認為是大學教授、學者或專家的工作,與教師無關,教師只要能接受別人生產的知識,不必也沒有能力作研究。但是在今天,「教師即研究者」已成為師範教育上重要的一種運動,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實際,才能促進專業成長,落實課程與教育革新。
教師即研究者的論者強調,傳統的學術研究充滿了艱深的研究術語和繁雜的統計公式,研究結果遠離實際教室情境,因此不能為教師街接受,對教學改進裨益不大。而教師終日生活教師中,最了解教學的困難和需求,能立刻覺知研究問題所在;在教室中與學生一起學習,能利用關察、訪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能分析學生的文件,如週記、考卷、作業、筆記、心得、做文等,進一步了解其生活世界。從這些第一手資料,教師生產自己的知識,改進教學,建構適合情境教學理論。
行動研究具有這些特質,是達成上述目的的研究方法之一。行動研究是研究者參與真實事件的運作過程中,系統的搜集資料,分析問題,提出改革方案,加以實施後,仔細地檢驗改革的影響。在研究中採取改革行動,在行動中實施研究,極適合教師使用,因此,近年來,行動研究已成為教師專業發展,課程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elliott1992)
在我國小學,研究風氣已開始萌芽,許多教師撰寫博、碩士論文,進行研究;許多教師參與各類研究團體或專案,參與研究過程,或依各自的興趣和關心,作非正式的研究。但他們的研究對象大都是別人,而非自己或同僚的教學實際;研究場所都在電腦中心或實驗室,而非自己的教室或學校;因此研究結果大多是概括化的結論,對自己教室的改革並沒有多大幫助。
如果教師能作行動研究,則能在自己的學校或教室中,研究立即的、實際的情境,加以檢討、反省,就能改進教學,落實革新的理想,因此行動研究的理念和意義,值得深思。
本文探討行動研究及其啟示,先敘述行動研究的意義和實施程序,再提出若干具體作法,以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
貳、行動研究的意義和實施
一、 意義
校長如果發現學校讀書風氣不佳,可先分析問題,提出若干假設,並擬訂改進的具體策略,在實際生活中加以實施或實驗,以檢討這些策略是否有效。教師如果覺得自己社會科教學技巧不好,可參閱有關資料,了解優良的社會科教學技巧,觀摩同事社會科教學,然後分析自己的問題,擬訂改進策略,加以實施後,檢討自己的教學技巧是否改進。
這些例子,都是行動研究,都是實際工作者研究自己的實際,加以改進。其實施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診斷階段,在分析問題,發展假設;其次是治療階段,即在社會生活情境中實施或實驗,以驗證假設。
一般認為,行動研究是應用研究的一種,事實上,兩者亦有區別。兩者都利用科學方法,應用研究重在確立相互關係和驗證理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應用研究強調:研究大量的個案,儘可能的控制變項,正確的抽樣技術,並將研究結果普遍化到可比較的情境,它並不直接有助於問題的解決。相反的,行動研究法對科學方法的解釋較不嚴謹,因為它著重於特定情境中的特定問題,可概括化的科學知識不一定能解決特定情境的問題。解決實際的問題,必須是從實際的反省批判中獲得的實際的哲學或實際的智慧。
行動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五項(Cohen,Manion,1989)1.它是一種手段,以治療在特定情境中診斷出的問題,或改善某一組特定的環境;2.它是在職訓練的方式,提供教師新的技術和方法,增強其分析的能力,提高其自覺;3.它是一種工具,將變通的、革新的方法介入現行制度中,試圖加以改革;4.實際工作的教師和學術研究者間的溝通一向很少,行動研究法是改善這種關係的工具,並矯正傳統研究不能提出明確之治療處方的缺點;5. 行動研究雖缺少真正科學研究的活力,但能提供與傳統的主觀的、印象主義的問題解決法不同的其他方法。
二、 特徵
行動研究有下列特質:1. 行動研究隨情境而異,旨在特定的情境中診斷並解決問題;2.是集體合作的,研究小組和實際工作人員共同進行研究;3.是參與的,是研究成員在進行研究時,直接的或間接的參與;4.是自我評鑑的,修正方案在進行過程中不斷地被評鑑,最後目的在改進實際問題。(Cohen,Manion,1989)
細加分析,行動研究有下列特徵(Cohen,Manion,1989;Bigdan,Biken,1982)
第一、行動研究重視現場研究的程序,旨在處理立即情境中的具體的問題。也就是說,研究過程的任何時間,要以各種工具,如問卷、訪問、日記和個案研究等,隨時管制研究過程中的每一步驟。將由此產生的回饋轉化為變化、適應、有方向的改變或重新定義,以對目前進行的過程,產生持久性的改革。
第二、行動研究結果的應用是立即的,短程的。行動研究和其他的研究方法不一樣,不在確定某一特定的因素,或脫離賦予此一因素意義的情境,單獨來研究這個因素。
第三、個案研究注重團體的交互作用。使用行動研究的主要理由是在改進學校的實際問題,為達到這個目的,要先改變教師的態度和行為。而改變教師的態度和行為的最好手段是來自個人參與團體的壓力。同一學校的教師面臨共同的問題,多數或全部教師參與共同研究,行動研究成為合作的研究,促進了1團體的交戶作用。
第四、行動研究具有彈性和適應性,最適用於學校和教室的研究。這些特質在實施過程中產生的變化,以及在現場的實驗和革新的過程中顯現出來。
第五、行動研究主要依賴觀察和行為資料,因此是實徵性的。在研究過程中,要以某些方式收集資料,加以討論、記錄,並加以評量,據以採取行動。這種研究的程序,成為檢驗改革的依據。就此而言,行動研究優於主觀的、印象主義的其他的研究。行動研究也可以採用實驗法,控制變項,考驗假設,以達成可概括化的知識。
第六、行動研究是質的研究,其科學性似較不嚴謹,這也是反對行動研究者最常批評的地方。事實上,行動研究是一種質的研究,其特色是與真正的實驗價值相反的,其目標隨情境而益,而且是在解決特定的、實際的問題;其樣本是有限的,不1具代表性的;對自變項不加以控制;其研究結果不加以概括化,僅適用於研究實施的情境。
三、 研究程序
行動研究法的研究過程包括下列八個步驟(Cohen, Manion, 1989; Mckernan, 1991b):
第一:確定、評鑑並形成問題。所謂「問題」是在日常教學情中被認為重要的,但不必解釋得過於嚴謹,例如,也可以包括如何在學校既定的規則中採用某種革新。
第二:參與團體-教師、研究者、諮商者和支持者間的出步討論和磋商。這可能形成研究計畫的草案,這包括待答問題,如哪種條件最能影響課程革新?影響課程革新的因素為何?行動研究如何促進課程改革?研究者在此極為重要,他們使問題更焦點化,探討決定因果的因素,提議新的方法等。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因為,如果參與者對目標、目的和假定沒有共識,或主要概念位被強調,則行動研究很容易產生偏差。
第三:文憲探討。從比較研究中了解問題,目標和程序。
第四:修正或再定義問題,形成可驗證的假設,或形成一組引導的目標,使存在於方案中的假定更為明顯。如為了影響課程革新,要先改變教師的態度、價值、技能和目標。
第五:確定研究程序。抽樣、實施、教材、教學法等的選擇,資料的搜集,資源的分配和人員的分工等。
第六:選擇評量程序,使評量能繼續實施。
第七:進行研究。包括資料的搜集方法如開會、記錄、即席報告、最後報告、自我評量,工作管制,回饋傳遞,資料的分類和分析等。
第八:資料的解釋、推論和整體的評量。依據前定的評量標準,探討研究的結果,特別要注意到錯誤和有問題的地方,並總結研究發現,提出建議及推廣的方法。
參、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
由以上敘述可知,行動研究提供機會和結構,發展教師(或實習教師)的反省能力,使他能檢討未被考驗的理論,進一步了解學校和教學的複雜性,提高教學品質。
因此行動研究是改進課程和教學,落實教育革新的手段,其主要理由有三:(Noffke,Brennan,1991)
第一, 行動研究的知識論是民主的,使教師成為教育知識的生產者,每一個人都能生產知識,能決定研究的主題和過程,使研究的過程透明化,每個參與的人員都有貢獻;
第二, 行動研究是合作的,重視每個人自己的實踐及影響實踐的整體情境,使教師思考教師之間及其與教學專業之間的關係,打破個人主義和孤立的障礙,進一步澄清理論與實際之間的關聯;使課程和教學問題成為日常工作的統整的一部分,從研究自己的實踐中獲得理念,並將自己的知識列分析的對象;
第三, 行動研究具有暫時性、繼續性和循環性,是建構和解構的過程,並未在研究過程中強加人工的範疇,永久保持彈性,解決一些問題,但帶來更多的問題,發現研究和實際間的辨證關係。
行動研究強調教師是自己教學實際的探究者,其意圖是解放的,而且增強教師專業能力,促進個人和專業成長,增強對教室生活的知覺,發展對研究的積極的態度,縮短研究與實際之間的差距。
行動研究將使研究者遭遇到矛盾,如自己認為自己做的及自己真正做的之間的矛盾,使他質疑自己的意圖和行動,教師開放的對話,並注意歷史脈絡,使教學成為討論、對話、論辨的過程,而非教技術或固定的內容。
在教育制度中,許多知識或規則是官僚界定的行政安排的,行動研究能使教師質疑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假定,不僅能使教師整體了解學校教育和教學的、政治的、社會的、倫理的層面,發展對自己的意識,並協助他們將自己置於整體情境中,擴充其日常決定的領域,採取負責的行動。
坎米斯(Kemmis,1987)強調,行動研究旨在建立一個批判的社區,使教師能經由系統的、批判的反省,改進自己的實際。它是一種解放的行動,要批判性的反省構成教育實踐的、社會的、歷史的條件,組成實際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合作團體,共同對抗不公平的、不合理的教育形式。行動研究者要系統的、具體的探討自己的實踐,理解和情境,這些是反省的主體和客體,經由改變自己的實踐,以改變其工作的情境。
行動研究是實際工作者為解決自己的問題,改進實際而作的一種研究,是反省性的實際工作者專業發展的一種形式。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情境,不僅能解決實際的課程問題,並能從研究經驗中獲益。行動研究不僅能解決問題,並使理論更適切,因此能融合理論和實際間的差距。課程概念、模式及其產生結果的有效性和實用性,並不完全要依賴科學的驗證,理論不是脫離實際加以驗證後,應用到教室現場,課程理論市在實際中驗證的。因此課程發展就是教師的專業發展(Mckernan,1991a), 甚至說,「沒有教師發展,就沒有課程發展。」(Elliott,1993,p.54)
肆、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
行動研究是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實際,驗證假定,建立自己教學哲學,以改進並提高教學品質,落實課程與教育部革新,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國小教師教學研究已日漸受到重視,推廣行動研究應是加強教學研究的有效途徑,茲提出下列作法,以供參考。
一、 培養教師覺知問題的敏感
教師浸潤在職業文化中日久,漸喪失其文化人類學陌生人的角色,將所有問題均視為理所當然的,不加以質疑,因此要發展教師的敏感性,敏於其所看、所聽、所聞,並深入思考其意義,其途徑有:1.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如質疑國小早自修的儀式意義和教育價值,早自修才被廢止;但國小早自修的實施現年又如何,尚需深入探討;2.化熟悉為新奇:學校教育中充滿了儀式、民俗或規則,如清潔活動、午休、升旗,……,教師可將這些熟悉的儀式,重新審視或賦予意義;3.製造問題,而非接受問題:如將教科書中濃厚的性別、種族、政治等意識型態視為問題,提出意見,謀求改進;4.從反面看問題:如午休問題,一般均認為兒童上了一早上的課,午休甚至午睡一下,下午較有精神;但有時不妨反面看,午休是否一定午睡?讓兒童依其興趣到圖書館、視聽教室、電腦教室…..等靜態活動有何不可?
二、 熟悉研究基本技巧
從事行動研究雖不一定需有精深的統計知識,深厚的電腦素養,或了解艱澀的研究術語,但至少要熟悉研究的基本技巧。學校可將教育研究法列為教師進修課程,安排系列講座;教師可利用教學研究會共同討論,分享心得;可參閱教育研究基本書目,用心體會;或組成小組,一起檢討某篇研究報告,或請原作者來經驗分享等。教師熟悉了研究的基本概念或技巧後,實施行動研究就容易了。
三、 隨時蒐集資料並思考其意義
行動研究的資料是多元的,所聽、所聞、所想、所感都是資料,都要蒐集不可放過。行動研究要儘可能使用第一手資料,因此非結構性觀察、深入訪談、文件分析等成為主要的資料來源,文件又包括日記、田野雜記、自傳、隨筆、心得、報告、考卷、作業、錄音(影)帶、照片等,都可相機使用。例如一張全校教師數(推知學校規模)、性別、年齡、服飾、權威結構、學校環境等,這些資料對解釋問題或現象會有某些啟示。因此教師要拿起筆來,用心觀察,隨時發問,努力記錄,慎密思考,行動研究由此生焉。
四、 擴充參與研究管道
教師要實際參與研究,才能提升行動研究能力,因此要擴充參與管道,使教師身歷其境,親身體驗。除了撰寫碩、博士論文外,尚可考慮下列途徑1.與大學教授、學者、專家實施合作教學研究,互相成長;2.參與研究計畫或專案,磨練技巧;3.申請國科會、教育部、廳、局的專案,實施小組或獨立研究;4.出版研究成果,申請獎助,如教育部自然科學教育及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之獎助;5.參與各類研討會、座談會、學會等,發表論文或吸取經驗;6.學校或其他單位提供的發表園地上,發表研究成果等,以上途徑均可善加利用。
行動研究是合作的,教師除可獨立研究外,最好組成小組,共同研究,共享經驗,促進成長。
五、 教師角色的反省與批判
行動研究市自我評鑑的,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地檢核、修正、改進,而且教師集各種角色於一身,研究者、觀察者、訪問者、分析者等,更要隨時反省自己的角色,不僅要作技術性的反省,更要作實際性、批判性的反省,才能不1受自己研究場地小宇宙性質的局限,而將研究置於整體的社會情境脈絡中加以詮釋。
而且研究和行動具有不同的特徵和要求,二者合一,易形成矛盾。尤其是行動研究大部分市一種團體過程,團體中的研究成員雖關心同一教育問題,但關心的焦點,採取的途徑,研究導向卻未必一致,過程中的協商和協調就極為重要。
伍、結語
教師的研究角色愈來愈重要,要實施草根模式的課程發展或改革,先要加強個人焦點的在職進修,而加強教學研究是其最重要的途徑。現在應該是教師採取研究行動的時機了。教師們,站起來研究吧!而且自己研究自己或同事,不再作巴夫洛夫的狗,自己就是巴夫洛夫,自己就是研究者。
(作者為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