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CodeFile="1111.aspx.cs" Inherits="_Default" %>
价格是经济生活第二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价格既抽象又具体,在现实生活中它似乎变换不定,令人难以琢磨。其实,价格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价值规律就为我们揭示了价格变化的秘密。 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比较间接的;有的是内在的决定因素,有的是外在的影响因素;有的是长期的影响因素,有的是短期的或暂时性的影响因素。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注意区分各种价格影响因素的不同作用,同时还要将学习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与联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助于科学的把握价格范畴和正确认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价格现象。 教材按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先分析价格的各种具体的影响因素(供求),再分析价格的决定因素(价值)。我们这里为了叙述的顺畅,采取了先决定因素再影响因素的分析次序。
概括的说,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格与商品自身的价值成正比;商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有货币的价值、商品的供求关系等。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商品供不应求会引起价格上涨,反之价格则下跌;此外,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都会对价格的变化起着不同程度的间接影响作用。这里仅就价格的决定因素和直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商品价格的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商品价格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 1.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 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掉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这种一般人类劳动是只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区别,它是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从而是商品价格的基础。 2.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决定商品社会价值量的只能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标准使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的决定有了一个统一的、客观的社会尺度和标准,既体现了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生产者之间的平等性,也有利于形成部门内部生产者的公平竞争,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通过把一定的复杂劳动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确定的。这种折合是通过市场上无数次商品交换的社会过程自发形成的。 3.商品的价值量与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大。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格就是由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决定的,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的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价值越小,价格越低。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商品的价格也越低;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有下降的趋势。 二、商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因素——货币的价值,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不能表现出自身价值的大小,只能通过另一个商品相对的表现出来。货币产生以后,表现商品价值的材料就是贵金属金银了。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的大小就是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随着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越低。金属货币价值越大,商品价格越低;金属货币价值越小,商品价格越高。商品价格与商品自身的价值成正比,与金属货币的价值成反比。金属货币的价值和普通商品的价值一样,也是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形成还与纸币代表的价值量相关。这是因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只是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只有符合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才能代表它象征的金属货币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过多了,纸币代表的价值量就会下降,就是我们俗称的纸币贬值。而纸币贬值则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如果情况严重了还会引发通货膨胀,甚至是恶性通货膨胀。可见,纸币的发行量对商品价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商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化而波动 商品价格受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而波动,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基本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争、价格等因素的作用,供给和需求是处于不断变化状态的。供求的变化,就会出现或者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而供求平衡则成为非常偶然的状态。供求的变化必然带来价格的波动。通常是: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跌;供不应求,则价格上涨;只有供求平衡时,价格才相对稳定。 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图示中,中间的红线代表某商品的价值量,黑线代表某商品的价格。在通常情况下,两线相交的部分(点),表明该商品的供求基本平衡,该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一致;价值线以上的价格表明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价值线以下的价格则相反,表明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从图示还可以看出,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而二者不一致的情况是大量的经常的。这表明了供求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正是由于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才导致了商品价格的上下波动。 此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形成还受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直接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政府定价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小,商品价格的确定和变动会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和程度上依赖于市场。 综上所述,商品的价格是多变的,商品价格的多变往往是由纸币的发行量、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引起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又是有序的,商品价格的变化最终会受到商品价值的制约,不会偏离价值太远。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着价格的变化呢?请学员朋友们联系我们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被普遍关注的商品价格变动的情况,观察与思考引起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以及他们的影响作用,并对这些因素作用的原因进行分析。还可以进行我国改革前后和中外价格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这样,有助于从理论和实际、从历史和现实及未来等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价格问题和价格现象。请阅读《资本论》一卷一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