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CodeFile="1202.aspx.cs" Inherits="_Default" %> 2、怎样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2、怎样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

    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是第四课第一节的第一框题的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教学重点。从原理上说,消费与生产、分配和交换都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者阶段,四个环节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这里仅就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
【问题解析】

    概括地说,生产与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两个基本环节。
 
    首先,生产决定着消费。这表现在: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人们要消费,就必须有消费的对象,要有食品、衣服和房屋。这些消费对象是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第二,生产决定着消费的方式。人们生产出什么消费对象也就以什么方式消费。原始人用手抓生肉吃,现代人用各种餐具吃烹调过的熟肉;原始人住的是洞穴,现代人住的是房屋。这种消费方式的不同,由生产发展的不同水平决定。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着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的品种越丰富、产品质量越好,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就越高。第四,生产成为消费的动力。也就是说,生产还会刺激消费者引起消费的需要。当还没有生产出某产品时,消费者不想去消费这种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也生产出消费的动力。

    其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不仅使再生产得以最后完成,而且创造出新的需求和生产者新的素质,因此为再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一,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才成为真正的产品。生产是为了消费,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产品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品,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再生产也才能顺利的进行;如果产品不被消费就只是可能意义上的产品,就不能发挥产品的作用。因此,消费是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最终实现其为产品的根本环节。产品作为生产品,它不同于自然界的一般对象,自然界的一般对象,人们不去消费它,它仍然在自然界现实地存在着。自然界的一般对象和人们是否去消费它们没有关系。人们生产的产品只有被人们消费了,才能把它们作为产品的作用实现出来。例如,生产出来的食品如果没有人去吃,它只是可能的食品,只有被人用来食用,它才能实现其为食品的作用;人们制作出来的服装如果没有人去穿,它还只是可能性的服装,只有被人们穿了,它才能实现其为服装的作用。

    第二,消费引导生产的发展。市场的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对生产有重要的影响。市场的消费需求对生产者来说如同是一盏信号灯或指示器,会引导生产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合理科学的消费有利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从而引导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反之,就会误导生产,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三,消费为生产创造出动力。生产为了消费,消费带动生产。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强大的动力。一般来说,社会消费需求增长的越快、消费水平越高,生产发展的就越快;反之,社会需求增长缓慢、消费水平低,生产发展就动力不足。从单个产品消费来看,往往一个消费需求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行业或部门的发展,甚至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比如,住房消费,不仅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像家庭装修装饰产品的生产、家庭装修与家政服务、家具生产、家电生产、物业管理、轿车生产等等都会因此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得到更快的发展,住房消费也因此成为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的增长点。

    第四,消费为再生产创造出劳动力。生活资料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劳动者的消费质量直接关系到劳动力再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到生产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消费不仅使再生产得以最后完成,而且创造出新的需求和生产者新的素质,因此为再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问题拓展】

    联系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说明“消费对生产发展的引导作用”和“消费为生产创造出动力”。结合上一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消费者”的内容,思考:消费者的理智消费对生产的积极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