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在位置: 第一章 第四节: 多版本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对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前,社会类教科书由于理念滞后,再加上各种条条框框的制约,禁忌太多,的确乏善可陈,如:教科书缺乏时代性;文字僵化;弹性不足,缺乏发展空间;有时还不经意间表现男性文化,存在一定的性别偏见;成人文化占主要地位,学生同辈群体文化所占比例偏少;对中外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处理上也存在欠缺,种种弊病严重削弱了社会学科课程的教育成效。 面对这种情况,大规模的革新势在必行。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率先于全国制定了面向发达地区的社会课程标准,并相继出版了发达地区版教科书,并于 1995 年秋季在全市的所有小学普及。随后,浙江省、江苏省、河北省、四川省和广东省等地方版教科书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版教科书相继出版,社会课逐渐从一部分学校向所有学校普及。应该说每一套教科书都有其特色,尤其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实践活动的设计等方而同传统的教科书比都有所突破。如上海的调查表明:现行的社会综合课程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能力有所增强,同时实验班知识与技能测试也已超过了对照班。尽管这一代社会教科书较过去的版本有了长足性的进步,但是其不足还是很明显,相关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追求学科综合但缺乏知识整合

    虽然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首次编写了一套集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科技、伦理和法制等基本常识于一体的综合教科书,并初步形成了一个由近及远的结构体系,为综合社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教科书基本卜是形式上的综合,知识面极为庞杂,而又缺乏内在的紧密联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一个拼盘式的综合教科书。这种所谓系统的全面的教科书,其实是肤浅的,不扎实的,甚而导致学生的厌学。尤其足地理和历史部分的内容具有很浓的学科痕迹,而没有像美国、日本的教科书那样,将地理和历史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各个年级的学习之中。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历史内容为例,有点像初中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简单节选本,教科书分别介绍了各个历史时段中的一些主要历史事件,当然以我们成人的眼光,会觉得条目清楚,但是如果我们以孩子的眼光来看一下,能够确立一个宏观的历史轮廓吗々笔者认为它更多的是一峰历史的碎片,回想一下我们中小学时的历史也就是这样教的,如果我们后来不从事历史专业,现在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很好地确立关于世界和中国历史的脉络?我们认为社会科是一门综合各门类知识的科目,虽然教科书的各个部分肯定会有其侧重点,但应该注意在教科书的各个部分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相对其他学科体现出较高的综合性。

2 .力图贴近实际,但内容空洞抽象

    社会教科书中反映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大部分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尤其是三年级的教科书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生活的基本需要,是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这些方面的知识是第一次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课程和教科书中,在实际教学中也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但是,每篇课文内容包含很多知识要点,内容高度概括,且夫多数课文又要求用一节课教完,教师难以把握重点,只不过是所谓“点到为止”,缺乏生动的事例,并不太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口味,尤其到高年级,内容越来越抽象、空洞,不是学生爱读的课本。

3 .强调活动,但缺乏具体设计

    教科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有不少让学生观察社会、服务社会的活动要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但是缺乏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能力培养的线索和要求也不太明确,如何培养能力成为一种软性任务,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教科书处理能力和教学水平。从今天我们强调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角度看,我们的教科书在这方面显得非常不足。

4 .追求图文并茂,但画面缺乏内涵

    教科书在力求每篇课文图文并茂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画面缺乏可以解读的内涵,插图可有可无,大多只是起一一种装饰的效用,而不具备教育和教学上的效果,从而不能有机地融人教科书中,没有成为课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 .对社会现象的剖析缺乏深度

    美国和日本小学社会科教科书的不少内容和要求,在我国初中甚至高中才有编排。比如,社会各种职能部门的作用及其运作体制,社区的功能、市民参与公共生活、政治活动的方式等等内容 ( 其中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不同集团利益之间发生冲突及其解决办法等等问题 ) ,在美、日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就已出现,当然这些内容是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来呈现的。而我国的社会课教科书缺乏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深度揭示,多停留于表象的认识上,即常识的介绍。并不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进一步的追问和探究,在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方面,社会课程远不及科学课程受到重视。

6 .将生活简单化

    国外教科书十分重视社会科学习中学生的体验,认为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学到了真正的社会科,而国内教科书在内容、组织、版式、问题设计、教科书语言等方面虽有所进步,但是还做得远远不够。长年来,我国小学社会学科类的教科书只是停留于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许多教科书的编写者也缺乏细致地采集和挖掘事实材料的意识和精神,总是将复杂的生活简单化、理想化为一个个虚构的、是非分明的故事,以便于儿童接受和掌握那些规定了的知议和观点。当然,这些教科书也会设计一些“更复杂一点”的虚构故事,来验证学生是否能迁移知识或观念。可是,儿童生活中的社会现象远比课堂上列举的社会现象更加复杂,所以当学生走出课堂之后,就无法再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对更复杂的社会现象做了解释,从而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和观点的信任。

7 .存在教科书至上和封闭化的倾向

    这一点在课尾设计的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某教科书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 “ 这些古代埃及人在怎样劳动 ” ,另一个活动是“填表,看古代埃及取得哪些巨大成就”。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只不过是要学生仔细研读文本,寻找散落在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而已,把社会课变相成为一种语文中的阅读理解。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们也完全可以从教科书以外的资源中去查找相关资料,有时课外资源的解答完全可能超过了书本内容,很明显,这种方式表现出相当的封闭化倾向。而且有些社会与历史问题在学术界尚存在争议,教科书以肯定无疑的语气进行相关陈述,可能会误导学生。

8 .各套教科书的体系雷同

    分析我国这一代的社会教科书的纲目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反观美国的同类教科书则可以发现各家出版社的体系与组织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态势。中国也是一个国土辽阔、生态多样的多民族国家,不可能有一种真正的普适性的体系可以适合全国各地的教学要求,各版教科书应结合自己的辐射范同,编制出有针对性的教科书品种。

 

下一页     对新版教科书的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