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在位置: 第一章 第四节: 多版本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对新版教科书的分析

    第一期课改与教材有诸多不足,但为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国性的二期课改全面启动了。当《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分布,全国各地的出版社和研究人员纷纷怀着极大的热情,投人到新教科书的编写之中。目前各家出版社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还未出齐全套,但从已经出版的若干起始年级教科书可以看出社会课程教科书的某些变化趋势。

1 .注重了教科书的生活化和真实性

    不少教科书增加了大量取自学生生活的真实图片和材料;增加了儿童生活中时常遇到的问题情境,尤其是两难问题。比如,当别人都不排队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办;对同学应该帮忙,可是当同学总是自己不带好学习用品,来问我借,是否应该继续借给他。像这样的问题是儿童经常面对的,教科书不是回避它们,而是拿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作出更好的行为决定。这样对于良好品德与行为方式的形成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是增强德育有效性的一种表现,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能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2 .教材富有童趣

    首先是语言更加贴近儿童,从图片内容和色彩到版式设计都考虑到儿童的兴趣特点,教科书真正成了为了儿童而编写的书,而不是要求儿童来阅读的书。其次,大多数教科书都设计,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卡通人物,通过卡通人物发表感想、提出问题,以及观察、访问、探究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教科书中找到了学习的同伴,这样教科书自然成为学生爱看的书了。,

3 .增加了学习方法的提示

    教材不再停留于知识概念和信息材料的罗列和说明,而是更注重呈现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有些教科书设计了不少讨论的场面,包括书中人物发表的各种观点,呈现了一种对话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对话包括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书中人物对话;不少教科书呈现了许多学生撰写的真实的调查报告和各形式的学习成果,提示学生像书中人物那样去调查,并运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归纳学习成果。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注重自主学习方式的精神。

4 .历史与地理的视角开始较早进人教科书

    历史和地理不再远离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家中的旧物,父母小时候与我们现在的游戏的比较,来了解生活的变化、社会的变迁;通过上学路线、学校各教室和办公室的分布、社区各种公共设施的分布来学习地理的基本知识。

    以上是各版本的共同特点,当然这些特点在各版本上的表现也有强弱之分。而且各版本又有各自的独特一降。但是新版教科书亦有较多尚待改进的地方,作为首次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教材观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各版教科书还存在以下一曲问题:

1 .内容仍过于浅显,缺乏对社会的深度理解

    尤其明显的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不少内容与一、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相重叠,过多地停留于个人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以及家庭的伦理如孝敬长辈之类的内容,缺乏更广阔的社会视野和对本质性问题的思考。有些内容实属家庭教育范畴,而且多数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就已经教导过,何况要养成这些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长期的环境熏陶,非品德与社会课能解决。品德与社会课应该让学生学会将个人生活 ( 包括生活习惯等等 ) 与公共生活联系起来思考,比如,不卫生的生活习惯怎样危害公共生活等。应该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更多地投入到社会中去,让他们发现难以发现的、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东西。这是其他学科、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

    我们来看美国和日本的社会教科书,早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就已经让学生通过了解社区中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的生产劳动或服务以及社区商店、农田、工厂等等的分布,认识社区的功能、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关系、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互相依赖关系,即一个小小的社会是如何运作的、社会是如何分工又协作的。通过浅近的材料,让学生初步意识到社会的一些本质特性,并在此基础上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从小树立起公共意识。这一点在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的教科书中是比较薄弱的。

2 .缺乏详实的材料,主观性的内容比较多

    尽管教科书创设了不少情境,配上了不少照片,但是除了与学校、家庭生活有关的情境之外,许多情境还是凭经验和想像设计的,缺乏生活的逻辑,缺乏有说服力的实证材料作支撑,经不起细想深究。这同教科书编写仓促,并缺乏前期研究,缺乏实证态度和实证条件有关。国外的相关教科书在材料的详实方面就远胜于我们。比如对于消防部门的工作,课文中会呈现非常详尽的材料,细致地从各个方面展现消防队员的工作,让学生知道包括消防服装在内的消防队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样东西都是从有利于有效防止火灾和快速灭火来考虑的。反过来说,要有效防火和快速灭火,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这样,通过对各个相互连贯的细节的把握自然地形成对事物整体及内部关系的认识。

3 .课与课之间、情境与情境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连贯即每篇材料缺乏宏观视野,难以引起连贯而深入的思考。

    有的教科书往往在一页里设计好几个问题,有些问题是包含冲突的、所谓来自生活的“事件”,编写者以为通过这些问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力和判断力。这种设计可能会受到许多忙碌的教师欢迎,因为教师用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上完一节课。但是由于这些教科书没有为这些问题提示更宏观的背景,即某问题有可能产生的真实的生活情境,所以它们不可能引发学生对问题背后的种种关系作深入的考察和思考,然后作出具有充分事实依据的判断和决策,更不可能培养出深度思维的能力和执着追究事物的态度。何况一篇课文还编排几个问题,本身就不准备让学生对问题作刨根问底的追究。与此不同的是,美国和日本教科书的每一篇课文都只有一个情境或故事,有的故事往往跨越几个页码,也就是说需要几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课文的问题是随着故事的展开或探究活动的展开一个接一个出现的,学生围绕一个故事和情境展开数节课的学习和探究,并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故事中的事物,将故事中的事物与越来越多的其他事物建立起联系,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向深处发展。

4 .缺乏对作业系统的设计

    上一章提及的社会科教科书以思考题开始每一课的学习,以复习题结束每一课的学习,每个单元都安排两到三个版面的单元复习。我们的新教材虽然每课也有问题设计,但缺乏复习和巩固的功能,也缺乏反思学习成果的功能。

    总的来说,新课程教科书在改变教材的观念上迈出重要的一步,生动活泼的要求也已经不成为问题。今后,教科书编写者需要在教学材料的开发与材料的实证方面花费更多的工夫,使教科书更加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实态,从而真正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上一页       下一页     各版本教科书的特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