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所在位置: 第一章 第四节: 多版本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比较分析和教材的使用

江苏版《品德与社会》的特点

1 .教材是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

    该套教材,始终把儿童当做主角。其意图是要使 “ 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一你”之间的对话关系。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相依相伴,一起面对并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在对话的过程中,教材中的儿童不断地向教室中的儿童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材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材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正是在这种融合中,教室中的儿童通过自主建构,生、成一个新的意义世界:这个新的意义世界既不是教材所呈现世界的翻版,又不是学生原本的主观世界,而是教材与学生在互动之中创造出的一个新的意义世界。

    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对话中的学生并不只是倾听的一方,他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他们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以向对话的另一方 (教材) 表达。这样的教材不是外在于儿童的客观存在,而是与儿童日日相伴的一个亲密朋友。每一课时的学习,都是儿童在倾听教材这位朋友说话的同时,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或图画等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这位朋友。因此,学习过的教材不是可有可无、可以随手丢弃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思想和感情、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2 .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

    该套教材所营造的教材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富有“童心”“童趣”,能为儿童所喜欢、所需要。教材基本做到了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材所倡导的是快乐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教学生活,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得幸福而有意义。教材设计的单元主题,或显或隐的主体都是儿童。如“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地成长”、“我的成长与家庭”等。教材所设计的课题和范例也是这样处理的。在一些课里,儿童直接以主语的形式出现,在另外一些课里,儿童则以隐含的形式出现,无论是哪种形式,其主体都是儿童。这样的处理方式,体现了“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这样的教材设计思想,力求从教材的总体设计上营造一种儿童文化。

3 .教材所遵循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

    以往的相关教材的一个惯性就是按学科知识或以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来编写。以这样的方式建构的教材虽然看似有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但与儿童的生活却是不相关联的,它们所载负的世界往往是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分离的。该套教材所遵循的肉在逻辑是儿童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的逻辑。

    该套教材的思路是在先理清儿童成长历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与品德发展的问题,弄清每一个阶段儿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所欲所求,在此基础上生成、设定单元和课文教育主题。但不是机械地图解课程标准,而是创造性地运用课程标准“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从儿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来生成教育主题话题和范例,以此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1)教材所生成的教育话题和范例,是以儿童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在生活事件的选取上,是:以“真实”的生活事件来促进真实的学习过程课文中所提出的生活事件有其真实性,这是无疑的,但在教材中呈现时:

① 对真实的事件从教育意义的角度做出选择。

② 为达到教育目的,对生活事件有一定的重构。生活事件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是真实的,我们追求的是以一定程度的真实来促进真实的学习过程。

    (2) 以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

    不可否认“赖宁事件”、“草原英雄小姐妹”也是儿童生活中的事件,对儿童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伟大人物、英雄模范的生活事件对儿童的作用也是相当大的,但这种种生活事件与儿童的生活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课文中所选用的生活事件更多的是儿童生活中的普通事件,是生活中的普通儿童经常遭遇到的事件。

    (3) 以日常生活事件为主

    儿童生活中的日常事件是儿童天天都在过的日子,是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件。如忘带文具、与同学争吵、和教师的矛盾等。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大多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但也正是这种日常生活琐事塑造着儿童的品性和人格。非日常生活事件指节日、纪念日、春游、秋游等,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这些问题在教材中也有所反映。

    (4) 以今天的生活事件为主

    该套教材中所选取的生活事件大多是发生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事件。无疑,教育要为未来培养人才,儿童也必定要成长为成人。但是,“未来”和“成人”只能通过“现在”与“儿童”而达到,当我们以“未来”与“成人”期待儿童时,不要忘记儿童的现在是永远不可逾越的。教材所选取的话题、范例都致力于努力挖掘儿童现在生活的教育价值。尽管我们期许的是一个未来社会的合格成员,但是编写者认为:这种期望的实现只能是使现在正在成长中的儿童生活得健康、快乐和有爱心。只有不以儿童现在尚未能企及的“未来”、“成人”的生活去替代他们现在的生活,才有儿童们真正的未来 !

    (5) 以首属群体中的生活为主

    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大都发生在首属群体,如家庭、学校、邻里等等之中,他们往往也是从对首属群体中的生活理解为基础,以此外推去理解次属群体的生活,如存在于国家与世界中的生活。本年级教材的编写,其范围主要是在首属群体的生活圈中,并以此出发让儿童适当了解更大范围中的生活,如《我不耍赖皮》一课,从儿童的游戏规则切入,适当关注到国家生活中的规则,以适应该年龄段儿童生活圈子逐步扩大的现实,也考虑与较高年龄段教材的衔接。

4 .对话中的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

    该套教材将处在对话关系中的儿童 ( 包括 “ 放进 ” 教材中的儿童和现实生活的儿童 ) 都视为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的。对话中的儿童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究、在发展他们的认知和能力的同时,也在感受、体验、表达和创造。该套教材力求使儿童的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学做事。

    教材的课文在类别上有所不同,有的侧重认知发展,有的侧重情感体验,有的侧重对美的欣赏,有的侧重理性辨析。它们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 告诉学生一些生活的事实和知识,扩大和提高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在这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态度,获得相应的生活能力。

    (2) 调动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帮助他们通过自我反思而总结提高,巩固和扩大其中积极有益的经验因素。

    (5) 帮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中更加深入地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提升心灵的体验。

    (4) 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学生获得走向他人心灵的通道,经历他人的经验,体验他人的体验,提高移情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

    (5) 以某些案例,发展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辨析能力,学习理性地调节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愿望。

    (6) 运用人类(古今中外)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 (包括文学、传记、传统习俗、格言、警句等) ,使他们得到心灵的感染和熏陶,从中获取生活和人生智慧的美的启迪。

    以上各种类别在每一课的设计中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也往往是交叉出现的,从总体看,教材里的儿童和教室里的儿童都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他们都有对世界的惊奇和探究、对事理与因果联系的推理和思考,对自身、他人、社会的感性经验和体验,我们设计的大多数课文都要求儿童认知、体验、欣赏、反思、移情等心理结构的综合参与、全身心投入。

5 .教材所蕴含的品德教育观

    《品德与社会》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和无效。

    与道德学习一样,人的社会性发展也是在生活中实现的。社会性发展不能在脱离社会生活的“真空”中实现,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人的交往与沟通来实现。通过社会生活而获得的社会认知、知识、社会技能不是纸上谈兵式的“见闻之知”,而是直接与人的社会生活相关的“践行之知”。

    教材作者认为,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让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因此,教材力求培养学生这样一些观念和取向:

    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 ( 涉及的道德品质包括关爱、公正、平等、诚实守信等 ) ;

    生态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 ( 涉及的道德品质包括合作、责任、义务等 ) ;

    共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是对泛阶级斗争观、过度竞争观的否定,是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 ) ;

    对话观:商谈、沟通、理解、认同 ( 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尊重、理解等 ) ;

    分享观:共同分享、助人为乐 ( 涉及的道德品质主要是与人为善 ) ;

    多元观:在分清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在某些领域中,特别是属于私人生活的领域内,允许有不同的选择 ( 涉及的道德 品质主要是宽容 ) 。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材抓住教育的根本,在发展学生内在德性上下功夫。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 ”、“ 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相对主义。但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引导,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当今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和关注上。只有这样的引导才是正确有效的引导。教材编写努力将积极引导与儿童的自主建构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既区别于无导向教育,也不同于我们以往熟悉的僵硬灌输。

 

上一页    下一页    浙江版《品德与社会》的特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