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叫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Rosenthal,R. and Jacobson,L.)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他们在奥克学校(Oak School)所作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然后,在这些班级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的”,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望。8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验。结果发现,被期望的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被期望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倾向,在智商为中等的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显著。而且,从教师所做的行为和性格的鉴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学生表现出更有适应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强、智力更活跃等倾向。这一结果表明,教师的期望会传递给被期望的学生并产生鼓励效应,使其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是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兄弟姐妹情况等各种信息形成对某个学生的期待的,期望形成后又通过各种方式如分组、强化、提问等影响被期望的学生,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期望,最后又表现在学生的行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又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期望,最后又表现在学生的行动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又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期望。罗森塔尔把这一现象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他对自己用象牙雕刻的少女产生了爱恋之情,由于他热诚的期望竟使这座少女雕像变成了真人而与他结为伴侣。

   (采自罗森塔尔、雅克布森,1968;唐晓杰、崔允郭译,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