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系统观与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

【作者】:周冠生

 

【来源】:心理学报,1995,03274-280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中的规律有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某些局部的特殊的心理现象的规律;另一类则是反映整个心理现象内在联系的普遍规律。心理的系统规律则属于后一类规律。对需要作系统层次分析是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1、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系统观

    需要是有机体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因不平衡而造成的一种"欠缺的心理状态"。它是人从事活动的驱力,也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

    古人把需要称为欲,强调欲的积极能动方面。在《吕氏春秋·离俗览·为欲》篇写道:"人之欲多者,其可得用亦多;人之欲少者,其得用亦少;无欲者不可得用也。"这种"有欲而后有为"的理论一直沿袭下来。

    经常而稳定的需要是活动与行为的强大的推动力。人类由于出现了劳动的需要,才会有社会的文明与人性的完善。在说及劳动需要在人类进化中的价值时,恩格斯指出:"迅速前进的文明完全被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当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是被意识到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在分析需要的实质时,古代思想家荀子把需要与人性联系在一起考察。他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在他看来,人性是人先天的自然本性,情感是人性的本质表现,而需要则构建于情感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性应包括人的先天的自然属性,但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人的自然天性。人性的较高层次在于它的实践性、现实性与社会历史性,而这些重要属性正与人的新需要的形成息息相关。因此,马克思强调说:"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不能把人性与人的社会性混为一谈。从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来考察人性,马克思揭示出人性的三大层次:人的自然性(自然需要)、人的实践性(劳动与活动需要)及人的现实性(人的丰富多彩而永无穷尽的现实需要)。

先天性的自然需要是人的基础性需要。尽管人通过长期的自然演化已成为万物之灵,但人过去是现在是并将来永远是一种自然事物。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内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他看来,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业已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人跟动物一样存在着众多的自然需要--食物需要、性需要、防御需要、信息交流需要等等。

    不过,马克思把人的自然需要与一般动物的自然需要又作了质的区分。他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动物通过本能活动来满足其自然需要,人往往要通过生产劳动才得以满足某些自然需要。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人的需要不仅有能动性的一面,且有受动性的另一面。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如果一个人没有供旅行用的货币,那他就没有现实的和可以实现的旅行的需要。

    那种能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究竟是些什么?这就是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精辟地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如果心理学还没有打开这本书即历史的这个恰恰最容易感知的、最容易理解的部分,那么这种心理学就不能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如果科学从人的活动的如此广泛的丰富性中只知道那种可以用'需要''一般需要'的话来表达的东西,那么人们对于这种高傲地撇开人的劳动的这一巨大部分而不感觉自身不足的科学究竟应该怎样想呢?"一个半世纪过去了,马克思的名言犹闪闪发光。它成了建设科学心理学的重要纲领。

    人性中的高层次需要是现实需要。所谓现实的需要,是在自然需要满足的基础上通过劳动与活动而形成的种种新的需要,它最能体现出人类需要的社会历史性、丰富性和新颖性。马克思指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马克思并没有列出现实需要的详尽的清单,但从他众多的论述中可以概述为四大方面:第一,生存需要与享受需要;第二,实践需要与活动需要;第三,体力、智力及才能发展需要;第四,友谊、合作、尊重、利他及自我实现需要。尽管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提出过需要的系统观,但他对人性的科学分析则为心理系统理论奠定了牢固而深厚的基础。

    2、需要探究的三个里程碑

    需要是个性运动的动力,也是构建人的性格的"建筑材料",故对它的研究受到众多心理学者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心理学者研究需要,完全没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性的路线--从研究现实的人与现实的需要的途径去开创心理学的研究,而是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与需要的现实性从事"一般需要"的探索。当然,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能一笔抹杀,其影响也十分深广,其教训也是颇为深刻的。

    在当代个性心理学领域,对需要研究作出有突出贡献的理论有以下三种:弗洛伊德的生物欲望说、阿德勒的社会情感需要说及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这三派需要理论演进的历程是:由生物的性本能需要→先天的社会情感需要→生物的社会性需要("似本能"需要)。纵观这一历程,它呈""字形方向,显示出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即从生物性本能需要出发,最终又回归到新型式的生物性本能需要。

    以上三大派理论富有独创性与代表性,不妨称之为个性心理学中需要探究的三个里程碑。

    在研究人的生物欲望尤其在研究人的性需要方面,弗洛伊德是功不可没的。

    弗洛伊德一开始就研究人的两种生物本能--自我本能与性本能,从而区分出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两种需要:性的需要与攻击的需要。但由于这些需要的满足受到周围世界的阻挠,它们就被排斥而形成"无意识的"领域。但这些需要会躲开意识的"检查"而依然爆发出来,通过象征的形式加以表现。后来,他把心理分析从纯粹心理领域推广到人类文化的全部历史方面,进而把艺术家创作的一切文学与艺术作品都视为被排斥于"潜伏状态"中的无意识需要的象征化,而这些无意识需要亦能以"日常"生活的不同形式--失言和梦表现出来。在神话与习俗方面,弗洛伊德亦发现被排斥的生物需要的象征化。

弗洛伊德声称,他在释梦中发现了一个"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恋母情结)并以此来解释人类道德、宗教、艺术与科学创造的起源。

    其实,俄狄浦斯情结只是弗洛伊德力比多思维定势的幻象,本身是子虚乌有的。他不仅随意篡改古希腊神话故事,因为希腊神话并没有俄狄浦斯由"恋母"而去弑父;而且又歪曲了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在索福克勒斯的这一著名悲剧三部曲(除《俄狄浦斯王》外,尚有《柯洛那的俄狄浦斯》和《安蒂冈》)中,悲剧的主题思想根本不是恋母弑父,而只是父子间的冲突。这就是说,这段神话只是表现在父系家庭中,儿子对父亲的权威的逆反象征。

    可见,无意识虽是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但生物欲望说并不能全面地科学地阐明梦的实质。对弗洛伊德需要理论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对他的学说中的泛性论倾向,而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是在保存无意识概念前提下把其学说社会学化。

    在全面修正精神分析理论时,弗氏早期合作者阿德勒提出天赋的社会情感(Gemeinshaftsgefhl,相当于英文的Feeling of Community)需要论。

    阿德勒声称,不了解人的社会关系,就无法理解人的心理活动。人生来就有群体生活的需要,适应群体生活是心理器官最重要的机能。

    阿德勒认为,促使人类作出种种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而不只是其以往的经验。这种目标虽然是虚假的,它们却能使人类按其期望作出种种行为。这种行为目标经常是属于潜意识的。阿德勒把这种虚假目标之一称为"自我的理想",个人能凭借其优越感,维持其尊严并操纵其意志。他说:"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超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他研究了不同形式的补偿,并探讨其不同的水平。他认为形成超级补偿需要能导致体弱者做出勇敢行动。

    阿德勒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著作后,强调社会情感与需要的社会性,但他对社会实质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他既否定了人的自然需要的存在与作用,又无视生产实践在形成人的现实需要中的意义与价值。不过,阿德勒提出为优越而奋斗和生活目标的概念,彻底否定生物欲望说中泛性论的片面性,并构成从精神分析学派走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间环节。阿德勒的创造性自我的概念即是个体心理学理论的颠峰,又成了马斯洛自我个性学说的新起点。

    马斯洛重新回到生物的"本能"论,认为人有使他们自己现实化的倾向,从而构建出自我实现需要的价值论。他说:"我们必须抓住'本能'论,或者象我宁愿采用的概念--基本需要论。我们要抓住原始的、固有的、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决定的需要、冲动、渴望的研究,可以说这也就是人的价值的研究。"

    自我实现即人的潜能的实现,亦即价值的实现。在他看来,有智力的人必须运用他们的智力,有眼睛的人必须运用他们的眼睛,有爱的能力的人应当有爱的冲动和要求,这样才能感到是健康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们期望完成与自己智能相称的工作,从而使自己内在的潜能得以发挥,终于成为所期望的人物。例如,音乐家必须去谱曲,画家要不停地绘画,诗人需要写诗,商人要发财致富,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质言之,是什么样的角色就该干什么样的事情,这就是人的自我实现需要。

    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需要是人性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划分为七种或五种,它们按一定的层级来排列。排在最前列的是生理需要,然后依次满足以下需要: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后来他把认知与审美归并入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真正的自我实现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对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作为一个奋斗目标,而这一目标遇有机会时才能部分地被体验到。

    3、评价自我实现说的两种意见

    五十年代后期,自我实现论从美洲大陆崛起,遂即传遍世界,饮誉全球。至七十年代,它才突破重重禁锢而进入神州大地,旋即在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文艺心理学中激起阵阵涟漪,也带来学术研讨新风。

    在国内,自我实现说受到种种不同的评价,显示出两种态度:欢迎或抵制。

    一种富有代表性的见解是著名研究马斯洛学说的林方研究员的评述。在文章中他持肯定态度,并把马斯洛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相提并论。林方说:"人的价值或道德观念的来源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美国人本心理学在这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又说:"以人本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相比较,……两者都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强调理想社会应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目的。"(《马克思主义与人本心理学》纪念中国心理学会六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

    其实,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与人本心理学需要论并无"相近"之处,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显示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人性的伦理性方面考察,马斯洛宣扬人性本善,断言人性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马克思从未讲过人性本善,因为善与恶只有在人类社会关系与实践活动中才会产生。

    第二,从人性的形成与发展方面考察,马斯洛宣扬人性的静态性、凝固性与不变性,仿佛每个人的性格是像一颗种子从人的潜能中"生长出来";马克思强调人性的动态性、可变性及发展性。他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第三,从人性的实质方面考察,马斯洛断言人性的本质或价值在于其生物性,即他所谓"似本能"的生物本质;马克思承认人性中含有生物性质的自然需要,但却把人的现实性和现实需要放在首位加以考察,强调人性中的社会关系实质。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另一种富有代表性的见解是著名理论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所提出。尽管他在评价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立场在70年代与80年代后期有所变化,但基本上对自我实现概念持全面否定态度。他说:"人本论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新流派,有不少发人深思的新见解。它的'自我实现'学说也有可取的部分,但从整体看是有原则性的缺陷的。我认为应该采用个人实现的概念并且要和社会实现的心理学问题并提。"

    从纯理论立场考察,潘菽教授的建议是深邃的,但从实际研究的可操作性来说,则难以理解和无法采纳的。

    就概念的内涵来说,自我实现概念较为明确,它是指人的潜能的最高层次实现,集中地探究人的需要演化的规律。

    个人实现的概念既广又含糊,难以在实际研究中具体操作。何谓个人实现?潘菽教授说:"这是一个人可以有的一种心理发展或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可以得到或应该得到的较顺利的'实现'过程。"个人实现的心理学问题是远远超出人的需要运动而包括了个人发展中的全部心理现象的运动与变化。如果把许多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及心理特性的演化堆积在一起,则难以深入地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没有一个能离开社会的个人,故个人实现总打上社会实现的烙印,很难把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机械地区分开来。然而,潘菽教授却要这两者相提并论地研究与考察。他说:"如果讲实现的心理学问题,社会实现和个人实现必须相提并论,在一起考虑。"何谓社会实现?作者认为,社会实现即社会发展。他说:"生产力的发展是最主要的因素,但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全部社会实现的变化过程还是有待清楚了解的。"

一般说来,心理学家既没有必要也鲜有能力去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基础及上层建筑等的"社会实现"。同时,要把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及心理特性与社会实现海阔天空般地挂上钩去从事"超心理科学"的探索,恐怕在世界上找不到一位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能胜任这一跨学科的研究。

    4、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的提出

    是彻底废弃自我实现概念抑是通过深入研究使其更加科学、完善与精确?

    从社会运动的时代精神发展角度考察,自我实现问题的提出有其客观的必然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史专家G·墨菲说:"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之渗入心理学由许多丰富的文化倾向所助长--那是些在文学及艺术中明显的倾向,它们以各种方式反对伴随工业化与技术而产生的形式主义和结构牢固的社会型式。"

从当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角度考察,中国的社会实际提出了众多的自我实现的研究课题,可概述为以下五大方面:

第一,中国老年人不移余力地发挥潜能从而为社会作出无私奉献。例如,93岁的双目失明的女科学家费达生每时每刻尚在探索蚕茧培育的奥秘;有90岁高龄的书画家黄若舟教授创作出《黄若舟书画缘》新的艺术精品。

    第二,中国青年人社会美德之价值实现问题。例如,在雷锋身上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

    第三,由自由选择职业导致人们"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需要及实现问题。

    第四,由中华气功锻炼而导致人的体能、智能的不断实现问题。

    第五,在人的自我实现进程中灵感最佳状态(即"高峰体验")的诱发与调控问题。

    中国心理科学更要面向未来。在未来社会中,劳动已不成为谋生的手段,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或和谐发展的需求则更为突出。研究当代人自我实现需要可为未来社会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提供更为丰富与翔实的资料。

马克思本人亦说及自我实现:"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因此,不必废弃自我实现概念,而要以科学分析去修正与完善它,建议采用自我社会价值实现需要来替代自我实现术语。

    从系统论考察自我实现需要,可以细分为二大层次:低层次的生物性质的潜能实现需要和高层次的人的社会价值实现需要。在后一类需要中,它表现出明显的环境制约性或社会制约性。潜能的多寡不能直接演化出人的现实需要,只有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才可能有多种现实需要的提出与实现。例如,项羽的军事活动需要、司马迁的通史写作需要、诸葛亮的政治活动需要、曹雪芹的文学创作需要及梅兰芳的表演需要,均决定于他们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及社会强烈的文化需要。

    国外个性心理学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早就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我对需要问题的考察,直接发端于个性心理研究组(小组成员6人,由理事长潘菽教授兼任组长,林方研究员和笔者均为成员)的一次学术争论。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多次得到潘、林两位长者的赐教,并得益匪浅。现在个性心理学理论已在诸种应用心理学中开花结果,而老一辈心理学专家在开拓心理研究领域的丰功伟绩是永载心理学史册的。

 

  


 

相关链接:

需要

需要层次说

需要及其种类

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心理机制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要点

简论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问题的研究

马斯洛需要层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