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社会价值实现需要

 

    人不仅有满足衣食住行低层次的需要,而且有强烈的理想需要--自我社会价值实现的需要。

    何谓理想?理想是人在现实生活中,以大量的感性材料和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多阶段的分析综合活动而形成起来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意向。理想是以现实的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为依据,把个人的与社会的、当前的与未来的美好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人所力图达到的东西。

    理想不同于幻想。幻想是指向于未来,指向于人生和活动的远景的想象。幻想是来自于生活需要而创造所希望的形象。幻想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实的客观发展规律,故不一定能把这种想象的目标化为客观的现实。

    然而,有的幻想,也可以变为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成为具有推动人为之奋斗并有实现可能的理想。例如,有的少年儿童幻想来成为一名英雄或者明星,这种大胆的幻想,通过他艰苦的学习与不懈的奋斗,这种美丽的幻想就可能转化成可贵的理想。

  理想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的价值在于:不论个人处于何种不利的条件下,它始终是推动个人进步以及社会前进的重要的精神力量。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说,军队中的统帅可以加以消灭,而男子汉头脑中的""--理想是无法剥夺掉的。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即使是最缥缈的,也总是充满生活和泥土气息。我从来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他又说:"成为一名英雄,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在我们之中,只有懒汉才是无所作为的,因为他们不想成为英雄。无所作为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巨石挡道,流水受阻,如不燃烧,必将熄灭--这是规律。生命之火万岁!"

  小平同志从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高度,十分重视人的理想,并把它摆在"四有"人民与"四有"干部的首位。他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

  然而,从系统论立场,我们要注意两类理想系统,即群体理想亚系统与个体理想亚系统。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但又存在着重要的差异。

    人的理想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亚系统:群体的理想--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建设目标以及个体的理想--推动个人心理发展的个人奋斗目标。

    群体的理想,按其基本性质上可划分成两大类: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的理想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理想。

    尽管孔丘的"克己复礼"是代表奴隶主阶级还是新兴地主阶级的理想尚有争论(这个问题还是让历史学家们去解决吧),但是他的"克己复礼"以及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的理想,确实在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发挥了能动作用,以致"五四"运动不得不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农民起义的领袖们虽然为农民兄弟提出与孔丘不同的理想观,但并未能超越统治者的封建主义思想体系。例如,李自成虽然有个美妙的理想--"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但起义的胜利者还是成了另一个封建主义统治者。

    孙文的"三民主义"理想,集中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意志,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方向。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已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采纳与倡导。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是唯一科学的理想观,它的提出业已大大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马克思提出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与展开社会主义革命的理想,使无产阶级"也因此产生一种新的需要,即交往的需要,而作为手段出现的东西则成了目的。当法国社会主义工人联合起来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看出,这一实践运动取得了何等光辉的成果。吸烟、饮酒、吃饭等等在那里已经不再是联合的手段,或联络的手段。……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结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

  列宁第一个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化为现实,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主义的理想光辉,照亮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进的道路。

    毛泽东同志独创地提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工人阶级理想。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理想,极大地鼓舞了25千里长征勇士的斗志,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步伐。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

    在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小平同志第一个把培养共产主义理想摆到培养"四有"人民、"四有"干部以及"四有"人才的首位,并把培养远大的理想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精辟地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搞四个现代化,使中国发展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

    个体理想的形成、发展与机制,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前苏联心理学,由于囿于机械主义的消极"反映"理论范畴,严重地忽视了积极能动的个性化的理想实质的研讨。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由于其人兽不分,鼓吹低层次的无意识的决定论,它们根本对理想只字不提。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坚决批判心理学中的机械论与还原论倾向,从人文学科的心理学立场出发,强调科学必须更有成效地解决复杂的现实的心理学问题。当然,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人的价值与理想的心理学研究。

    在心理科学学术舞台上,马斯洛第一个提出自然主义的人的价值观。他试图从人类自然本性中派生出价值体系。在继承戈尔德斯坦的"潜能论"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自我实现"学说。在他看来,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也就成了人类本身的最高的理想。

  马斯洛认为,数千年来,人本主义者总是企图建立一个自然主义的、心理学的价值体系--试图从人自己的本性中派生出价值体系,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历史家与理论家的这种美好的愿望,但统统地失败了。然而马斯洛的研究却取得了成功:"我确信在最近几十年间,心理学在科学和技术上的某种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第一次觉得有了信心,只要我们充分艰苦地工作,这个古老的愿望,即建立从人的本性中派生出的价值体系,就可以实现了"。这就是自我实现的理想目标。马斯洛声称:"有一些直接临床的和人格的证据,以及日益增多的测验资料支持这个信念。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断言,证明在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这个方向一般地可以概括为自我实现,或心理的健康成长。"

  在马斯洛看来,教育目标与社会改革目标,均围绕着自我实现概念而进行。他说:"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  在潜能的积极要求实现的倾向与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这两点认识上,我们与人本心理学的见解完全一致。潜能实现提供人的理想构成的自然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社会需要的影响下才能最终"实现"。换言之,潜能可提供人的理想产生的多种目标的自然前提,而社会需要却最终制约着人的理想一个一个地实现。

  例如,44岁的美籍华裔艾滋病专家何大一博士,被美国《时代》周刊编辑宣布为该杂志"1996年度风云人物"。何博士于1952年出生于台湾省,中学毕业后,他先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学,由于其潜能的优越,22岁时以全系第一名的绝佳成绩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理学士学位。此时,由于美国防治艾滋病成为社会的突出需要,他发现潜能"实现"于医学研究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满足个人"挑战性"愿望,故他判定医学研究才是他人生的理想志愿,因而他毅然从物理学转而学医,并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倘若当时何博士在中国攻读物理学,是断然不会选定治疗艾滋病作为个人最高理想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尚无治疗艾滋病的强烈的社会需要。又如,在(北京人在纽约)中任演员的外国人大卫,他说迄今他已变动过二十多种职业,他并不认为担任演员是他终身的理想职业,目前,他为选择从事"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而继续不断地拚搏,从而使人生更富有价值,生命更加璀璨。

  为了使每个青少年均拥有"自我社会价值实现需要",在学生时代为他们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甚有必要。

 

 

 


 

相关链接:

需要

需要及其种类

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心理机制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要点

社会性需要

简论西方心理学中关于需要问题的研究

需要满足法

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需要层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