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病毒的预防----人工免疫
人工免疫主要采用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
1、疫苗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 疫苗就是利用病原微生物或其有效成分,经人工减毒、灭活或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是一种重要的医用抗原。疫苗经预防接种进入人体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预防该疾病的免疫力。
疫苗分类 疫苗按性质可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组分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
(1)灭活疫苗 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长繁殖后,采取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用灭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已丧失致病能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如白百破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甲肝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等及类毒素制剂。类毒素制剂是将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工艺制成,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2)减毒活疫苗 用弱毒、但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培养繁殖或接种于动物、鸡胚、组织、细胞生长繁殖后制成的疫苗。这类疫苗已丧失其致病力,但仍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免疫原性和繁殖能力。疫苗接种人体后,使肌体产生一次轻微的自然感染过程,但不会发病,而获得免疫力。例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水痘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
(3)亚单位疫苗(组分疫苗) 提取或合成细菌或病毒外壳的特殊蛋白成分,即抗原决定族制成的疫苗。由于亚单位疫苗含几种主要表面蛋白,消除了许多无关抗原决定族和粗制或半提纯制剂诱发的抗体,从而减少疫苗副反应和疫苗引起的相关疾病。例如,流脑、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4)重组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有效的特异性抗原基因插入易于增殖的载体,在载体增殖时可表达有效特异性抗原,取之作为疫苗,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亚基疫苗病毒表面糖蛋白是一种有效的疫苗,从病毒的基因组中克隆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如下图中心标明的是四种重要蛋白质(P、X、C和S)的ORF,S蛋白是主要的表面蛋白,将编码S蛋白的DNA片断克隆到一个可在酵母内表达的质粒上,便可由酵母生产疫苗。
图1-21 乙型肝炎亚基疫苗病毒表面糖蛋白的ORF
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根据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有“五苗”包括
皮内注射用卡介苗(BCG):接种1剂次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3剂次;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
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
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
我国各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可以增加免费向公民提供的疫苗种类。目前部分省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为:乙型脑炎疫苗(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