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HBV致病机理与免疫性
HBV具有嗜肝特性,近年认识到HBV与肝细胞之间存在着互相对应的嵌镶位点,或称受体。这个位点在HBV的外壳,即表面抗原上,其物质基础是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它是由病毒去氧核糖核酸结构中的前S2区编码的55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在人的肝细胞膜上则也存在着能与聚合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受体。据此推测,当HBV进入感染者血中,首先形成HBV与聚合人血清白蛋白的复合物。当复合物中的聚合人血清白蛋白上找到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HBV就借助结合位点进入肝细胞内。
HBV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鉴于乙肝临床类型可表现为多种多样(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及HBsAg无症状携带者),因而认为HBV的致病作用与一般病毒不同。可能不是由于病毒在靶细胞内增殖而直接损害细胞,而很可能系通过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病变和症状。人感染HBV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这些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HBV所致肝细胞免疫病理损伤机制概括如下:
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HBV感染肝细胞,在细胞内增殖但不裂解细胞。机体清除HBV主要依赖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或通过K细胞的ADCC(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细胞介导的细胞病毒作用)来杀伤靶细胞,将病毒释放于体液中,再经抗体的中和作用。因此,乙肝病人T细胞功能强弱与临床过程的轻重和转归密切相关。例如,急性肝炎患者当其免疫功能正常感染HBV后,其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受染的肝细胞,由破坏的肝细胞释放入血的HBV,而被特异性抗体所结合,且干扰素生成较多,而致HBV被清除,病情好转终归痊愈。慢性活动性肝炎见于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调节紊乱者。感染HBV后,由于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不正常,或特异抗体封闭部分肝细胞靶抗原而制约T细胞毒反应,致部分肝细胞损害。干扰素产生较少,HBV持续复制。特异抗体形成不足,肝细胞反复被HBV侵入,形成感染慢性化。
免疫复合物的损伤作用:在乙肝病人血循环中常可测出HBsAg—抗HBs的免疫复合物(IC)。IC可引起Ⅲ型变态反应,在肝外引起病人的一系列症状,以关节炎和肾炎最为常见。在暴发性肝炎患者血中有时也可检测到IC,这种病人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如大量IC急性沉着于肝内,可导致肝内毛细血管栓塞,引起急性肝坏死而导致死亡。
自身免疫反应:HBV感染肝细胞后,引起肝细胞表面抗原的改变,暴露出膜上的肝特异蛋白抗原(Liver specific protein,LSP),刺激B细胞产生抗-Lsp(IgG型),在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活性降低情况下,自身免疫性ADCC效应致肝细胞进行性损害。此外,因HBsAg含有与宿主肝细胞蛋白相同的抗原成分,诱导机体产生对肝细胞膜抗原成份的自身免疫反应。病人在病程中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可加强对肝细胞的损伤而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
机体对HBV产生的免疫应答除了免疫病理损伤外,还表现为免疫保护作用。主要通过下列两方面起保护作用:
特异性抗体:HBV感染机体后产生三种抗体:
抗HBs:抗HBs一般在感染HBV后4周出现,对机体有保护作用。据报道,在712名医务人员中,有抗HBs者发生乙肝的不到1%,而无抗HBs者有11%发生肝炎。但抗HBs仅能作用于细胞外的HBV,可阻止HBV进入正常肝细胞,在预防感染上较重要,而在疾病恢复时尚需细胞免疫协同作用。
抗HBc:抗HBc出现则反映了HBV新近感染及正在体内进行增殖,因此,它可用为HBV在体内复制的一个指标。抗HBc一般在感染后60~150天出现,往往在症状出现前或出现不久后即存在,比抗HBs出现要早31~87天,但不如抗HBc存在持久。抗HBc与肝中HBcAg量有关,慢性HBsAg携带者抗HBc滴度较低,慢肝活动期、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则较高。滴度波动与病情呈平行关系,由于抗HBc在疾病恢复过程中不仅不升高、反而下降,因此,认为抗HBc与抗HBs不同,它与保护无关,而与病毒增殖和肝细胞损害有关。
抗Hbe:能使病毒活力降低,可能有保护作用,但机制不一样。
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细胞内的HBV:如特异性CTL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
此外,补体和某些细胞因子也参与对靶细胞的杀伤。
下节课,我们将在本节课学习基础上,讲解乙型肝炎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