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第五章 >>第一节 材料的静载荷机械性能

第一节 材料的静载荷机械性能

     静载荷:是指载荷大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主要包括:刚度、强度、塑性、硬度)。

     一、刚度和强度
     在前面一章中我们已经对刚度和强度的概念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1、刚度
     一个机构的刚度(k)是指弹性体抵抗变形(弯曲、拉伸、压缩等)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其中:P是作用于机构的恒力,δ是由于力而产生的形变。刚度的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N/m)。

     依据变形不同结构的刚度分为抗弯刚度,抗剪刚度,抗扭刚度,抗拉(压)刚度等。

     刚度是机械零件和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在弹性范围内,刚度是零件载荷与位移成正比的比例系数,即引起单位位移所需的力。它的倒数称为柔度,即单位力引起的位移。刚度可分为静刚度和动刚度。

     小位移和大位移 计算刚度的理论分为小位移理论和大位移理论。大位移理论根据结构受力后的变形位置建立平衡方程,得到的结果精确,但计算比较复杂。小位移理论在建立平衡方程时暂时先假定结构是不变形的,由此从外载荷求得结构内力以后,再考虑变形计算问题。大部分机械设计都采用小位移理论。例如,在梁的弯曲变形计算中,因为实际变形很小,一般忽略曲率式中的挠度的一阶导数,而用挠度的二阶导数近似表达梁轴线的曲率。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微分方程线性化,以大大简化求解过程;而当有几个载荷同时作用时,可分别计算每个载荷引起的弯曲变形后再叠加。

     静刚度和动刚度 静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静刚度。动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动刚度,即引起单位振幅所需的动态力。如果干扰力变化很慢(即干扰力的频率远小于结构的固有频率),动刚度与静刚度基本相同。干扰力变化极快(即干扰力的频率远大于结构的固有频率时),结构变形比较小,即动刚度比较大。当干扰力的频率与结构的固有频率相近时,有共振现象,此时动刚度最小,即最易变形,其动变形可达静载变形的几倍乃至十几倍。

     构件变形常影响构件的工作,例如齿轮轴的过度变形会影响齿轮啮合状况,机床变形过大会降低加工精度等。影响刚度的因素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结构形式,改变结构形式对刚度有显著影响。刚度计算是振动理论和结构稳定性分析的基础。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刚度大则固有频率高。静不定结构的应力分布与各部分的刚度比例有关。在断裂力学分析中,含裂纹构件的应力强度因子可根据柔度求得。

     2、强度
     强度是指零件承受载荷后抵抗发生断裂或超过容许限度的残余变形的能力。也就是说,强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载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标。强度是机械零部件首先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强度的试验研究是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应力状态来研究零部件的受力状况以及预测破坏失效的条件和时机。

     根据受力种类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1)抗压强度--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
     (2)抗拉强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3)抗弯强度--材料对致弯外力的承受能力
     (4)抗剪强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材料、机械零件和构件抵抗外力而不失效的能力。强度包括材料强度和结构强度两方面。这两方面在课程后续会讲到。强度问题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强度问题指各种断裂和塑性变形过大的问题。广义的强度问题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时还包括机械振动问题。强度要求是机械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

    上一页   第1页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