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什么是遥感?
遥感技术的特点
遥感技术的发展

什么是遥感?(RS,Remote Sensing 的缩写)  返回

  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


    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就具有这样的能力。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返回

1.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km2。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2.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例如,陆地卫星4、5,每16天可覆盖地球一遍,NOAA气象卫星每天能收到两次图像。Meteosat每30分钟获得同一地区的图像。

3.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沙漠、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可采用可见光探测物体,也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探测物体。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内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遥感发展简史   返回

 

    遥感这个概念名词的使用。最早是本世纪60年代初美国海洋研究室的地理学家提出并开始使用的。但是这门学科技术的发展则可以追溯到更远。下面仅仅列出几个最关键、影响最深远的事件。
   1839年法国人达格雷(Daguerre)和尼普斯(Niepce)发表了第一张摄影照片,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1858年法国人图纳利恩(Tournachon)用系留气球上的照相机在室中拍摄了巴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的照片。此后各国家都开始操探飞拍,有的利用鸽子,更多的人利用气球或风筝。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为航空摄影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飞行平台。1909年威尔伯·顿特驾机拍摄了第一张航空像片。很快利用航片进行地形测绘和军事侦察得到了发展,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发展成一门成熟的学科--航空摄影测量学。在此期前彩色摄影技术.近红外摄影技术、彩红外摄影技术以及多波段摄影技术等都得到了发展,并且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可以说在1975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前,基本上是航空摄影测量和侦察的阶段。军事侦察和地形测绘是两个最大的应用领域,其它的应用还有地质勘测以及一些资源及环境的调查。 航天技术的发展使遥感的高度延伸到了太空,从万米的高度延伸到了三万五千多公里的高度,使人类能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各种时间、空间分辨率观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