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在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学校教育的功能或价值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这种专注于人的工具价值的发展观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的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模念的真正内涵,教育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因此,课程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当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要依靠整个教育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来实现的,社会和家庭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因而非一门学科课程所能承担。但是,一门学科课程的教育功能又是多方面的。中学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科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智力的同时,在德育、美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也应当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确立课程目标时,应当研究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习生物科学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哪些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不应单纯站在学科的继承和发展角度,来确定学科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查表明,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事实性知识,名词术语较多;有些动植物是学生不常见的,以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将它们作为代表动物或代表植物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关于原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能够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懂得怎么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例如,人为什么要呼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受碰时为什么会合拢,我们为什么都长得像父母,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等等。因此,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时,对事实性知识应当作较低要求,如知道或识记等;对原理性和程序性知识应当作较高要求,如理解和应用等。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与其基础性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相关性越高,其时效性就越长,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在确定本学科课程目标时,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仍是不可忽视的。

    生物学是以实验教学为主要特点的一门科学课程。生物学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探究活动是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意志、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因此,让学生拥有科学探究的经历和体验,应当成为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还应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以及发展上的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表现出个性上的差异,即使是有着相同家庭与社会背景的学生,也会因为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动机和需求的不同而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确立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应当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有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之分,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达到把群体的培养目标同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