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程目标说明

1.知识方面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基本事实”是指学习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必需的事实。如: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组成属于基本事实,这些是学习食物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能量供给、废物排出、生命调节等方面的基础,而后者又属于原理和规律方面的基础知识。现在,虽然在大力倡导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并不可以削弱基础知识的教学。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的载体。关键是选取的是什么样的知识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来展现这些知识。一方面,要选择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生物科学的必要的基础知识,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根据生物学科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知识。选择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反映生物科学进展,尤其是宏观方面关于生态学的研究以及微观方面关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总之,在知识的选择上要注意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未在课程目标中列出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类的知识,而代之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精简了过多、过繁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内容,但并没有全部删除,必要的形态结构内容仍然要学,这里所说的“必要”,主要是指为理解功能打基础的内容。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线性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有机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生命体。考虑到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对社会和个人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这里“可能产生的影响”既包括正面的影响,也包括负面的影响。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如进化的思想和生态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如生物技术产业正在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农业生产力因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而显著提高。③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④促进人们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延长寿命。⑤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如生态学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整体性思维;随着脑科学的发展,生物科学技术将有助于改进人类的思维。 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产生冲击,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人基因的人工改造等,都会对人类社会现有的伦理道德体系产生挑战。⑦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转基因生物的大量生产改造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可能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

 >>>> 返回“课程总目标”表格

 

[思考]《标准》的知识点要求少,要求低,是否会降低生物学教学质量?请在讨论区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