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您现在位置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传播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

  一、大众文化与媒介

  人类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中。现实社会形态中,信息资源的地位不断 增长,信息的不断流动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在各种信息传播的形态中,大众传播作用最大,作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就更为引人关注。

  大众文化传媒构成了大众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始终与人类相伴随的传播活动,已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和人类的每一项活动中,成为贯穿社会结构体系的一股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可以说当今社会,传播无处不在。而与传播活动直接相联的是传播媒介,是联接传播者与受众的工具和手段系统,是信息流动的渠道和途径。如果说文化的存在离不开传播的话,那么则可以说,传播着的文化是以具体的文化媒介为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媒介成全了文化。  

  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的传播更离不开飞速发展的媒介。报刊、杂志、电视、电影、音像、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介为大众文化的运作、流通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大众文化的文本和意义正是通过大众传媒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离开了大众传媒这种物质载体和流通渠道,大众文化就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大众媒介的兴起使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的诸多特征。技术手段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形式,而且也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容,实际上大众媒介本身也己经成为一种文化了。正如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所做的论断:媒介不是一种工具,媒介自身即是讯息,即媒介是人的延伸。因而从大众媒介分析入手才能真正解读和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判断。

  因此,在当今信息就是资源、文化就是国力的紧迫形势下,对大众传媒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考察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曾讲过一段很生动的话:

  二、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的历史演进

  人类发展史,即是文化发展史,也是文化传播的历史。根据文化传播与文化传媒的密切关系,可以肯定,人类文化发展史,就是文化传媒的发展史。

  关于文化媒介史的研究,则是在文化媒介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以及人们意识到了这种作用并迫切需要了解文化传媒的本质、特点、作用和分类的时候开始的。至今,关于文化传媒的历史演变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麦克卢汉代表的三阶段论。加拿大著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1964年出版的《媒介通论:人体的延伸》这部关于媒介研究的专著中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16世纪以前的口头传播文化;16世纪到19世纪末的书面和印刷传播的文化;20世纪以来的电子媒介文化。

  第二种观点:施拉姆代表的四阶段论。被誉为传播学奠基人的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述》一书里指出,文化媒介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声音传播(即感官发出信号,声音与所指同在)、语言传播(即具有声音的符号,声音与所指分离)、文字传播(无声且可携带的符号,声音与发声人分离)、大众媒介传播。

  

  第三种观点:竹内郁郎的二阶段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竹内郁郎在他1979年出版的《大众传播社会学》一书中认为,传播手段即文化媒介的发展经过如下二个阶段:一是符号传播,二是机械化传播。 符号传播媒介包括作为记录和咒术的文字、时间、媒介(耐久性媒介)空间媒介(可移动性媒介)、可复制的媒介;机械化媒介包括活版印刷、报纸、电讯和电波媒介等。

  第四种观点:中国学者提出的五阶段论。邵培仁在1996年第7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撰文指出,人类传播史经历了五次传播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动传播(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以上四种观点在文化传播的历史阶段划分上虽有一定的差别,但却有明显的共性,即它们都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看作是文化媒介新旧交替,不断更新的历史,认为媒介的新陈代谢带来文化的进步实属必然。在此,我们不妨按照麦克卢汉的三阶段论详细考察一下文化媒介的历史发展。

    

  三、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

  基于上述论述可知,大众文化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的,探讨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就是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进行深入分析。

  那么“媒介”究竟是什么呢?所谓媒介就是传播过程当中传受双方的中介物,是信息符号的物质载体。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媒介是“插在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威尔伯.施拉姆 著《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媒介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狭义的媒介,广义的媒介包括大众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中所使用的符号语言、体语、视觉符号等。
结合各传播学者的论断,主要借鉴麦克卢汉和施拉姆的观点,我们将大众文化的传播划分为如下:

  亲身传播

  这一时期开始与人类从灵长目到早期猿人的进化过程中。由于这一时期的“人”还没有成长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人类,他们的大脑还无法进行复杂的思维,喉、舌、唇等也不具备发出人语的功能,因此,他们在传播过程中采用的是类似于动物的尖叫、呼喊和身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亲身传播时代也被称作前语言传播时代。他们这些类似于语言的声音也被称为拟势语言。

  这个时期“人”的传播符号主要来自于遗传和本能,后天习得的很少。他们所使用的信息符号也较为单一、简短,而且必须慢慢进行,才能实现交流。

  口头媒介

  开口说话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早期人类来说,则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飞跃。大约25000年前,人类创造了有音节的语言,使口头传播文化得以开始。由此,人类能够对自身的行动进行协作和组织,对自己的经验加以积累,人类整体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宗教、道德、艺术思想和活动获得可能性。口头传播文化“是一种民主性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基于人先天具备的能力,从而使每个人都可以享用信息的传播所带来的利益。”口头传播文化是一种可感性的文化,它采用传播双方面对面的交往形式,依靠人的感官的直接投入,它所借助的语言符号本身不仅不能脱离交流双方而存在,并且它们本身就是交流者的机能。这体现了吉登斯所说的本地生活在场的有效性的思想,说明交流双方只有共同进入同一个时空领域时,口头传播和语言交流的充要条件才算成立。正因如此,使这种传播获得即时的信息反馈,这有利于传播者的自我调整。语言传播的发展不但促进了人类传播范围的拓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然而,虽然口头传播文化具有可感性和形象生动的优点,却也具有易失性的缺点,因为语音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易受时间的侵蚀而湮灭,由于空间的束缚而萎缩,口头语言的转瞬即逝使记忆力较强者因得到传播优先权而备受崇敬,从而使文化英雄应运而生。另外,凭借口头语言存续的社会,只能是小规模的共同体。所以,这种文化被麦克卢汉称为部落文化真乃名副其实。正因为口头传播文化的这个局限性,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不便性,随着时光的流逝,它的主流地位被新的媒介文化——印刷文化所取代便成为必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