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第五章 唐宋咏史怀古诗词> 第三节 唐宋咏史怀古词鉴赏
  第三节 唐宋咏史怀古词鉴赏
--------------------------------------------------------------------
 

    词本是一种纯粹抒情性的文体,擅长言情写景,拙于叙事,但咏史词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基本上能达到叙事、言情、议论、说理相结合的标准.咏史词主要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描写对象,但作者的用意往往不在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本身,而是生发开来,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情怀,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以图“古为今用”。咏史词始于盛唐李白的《忆秦娥》。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1。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2
    乐游原上清秋节3,咸阳古道音尘绝4。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5

【注释】

1、“箫声咽”二句:用箫史、弄玉故事。《列仙传》载:箫史是秦穆公时人,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好之,穆公遂将其嫁与箫史。箫史每日教弄玉吹箫,数年后,箫声似凤鸣,有凤凰止于其屋。穆公为之筑凤台。箫史、弄玉居其上数年后,随凤凰飞去。咽:呜咽,形容箫声凄切。娥:秦晋之间,称美貌为娥,借用为美人代称。秦娥即秦女。梦断:指被箫声从梦中惊醒。
2、灞陵:汉文帝陵墓,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是汉唐人折柳送别的地方。
3、乐游原:汉长安东南有乐游苑,唐代改称乐游原,是游览胜地,在都城最高处,登之可以眺望全城以及周围汉代帝王的陵墓。清秋节:即重阳节。
4、咸阳:秦朝的都城,是汉唐时从长安去往西北的必经之地。音尘:本义为声音与尘埃,借指消息,音信。
5、陵:帝王坟墓。阙:陵墓前的牌楼。

    这首《忆秦娥》词,气势雄浑,意境高远。上片写春天的清晨,女主人公在秦楼上闻箫声悲咽而一觉醒来,望明月而怀远,见垂柳而忆别;下片写秋天的黄昏,女主人公登临乐游原(今西安市东南),睹景物而伤怀,感时序而惊变。这说明她自春徂秋,朝朝暮暮,无时无刻不在相思。在同一首作品中,允许时间、空间如此不断流动和暗里转换,正式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之一。

    此词意境,上半阙柔和,下半阙雄浑。词人融柔美和壮美于一体,在凄清、悲凉的典型氛围中,多方面地展示出抒情女主人公的多情性格。
    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显然都是遥想之词。但它能使读者亲临其境,恍如置身于秦楼或乐游原上,在月色笼罩或西风吹拂中触起离愁;并通过举目河山之异,深寓故国兴亡之感。在秦娥的形象里,凝聚着词人李白的独特感情。

西施
    柳永

     自从回步百花桥。 便独处清宵。 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 纵有馀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 更凭锦字,字字说情。 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1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2。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3。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4。只有中间,些子少年5,忍把浮名牵系6。一品与千金7,问白发、如何回避。

【注释】

1、欧阳公:指欧阳修。席上分题:指在酒席上拟定一些题目,分别赋诗填词,以助酒兴。
2、蜀志:晋陈寿《三国志》之《蜀志》。
3、争如:怎及得上。刘伶: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为人放诞,嗜酒如命。其妻劝其戒酒,刘伶假意答应,要对鬼神立誓。其妻遂备酒肴于神位前。刘伶却誓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誓罢饮酒食肉,颓然大醉。
4、痴騃(ái):天真无知。尪(wāng)悴:衰弱憔悴。
5、些子:一些,有点。
6、忍:愿意。浮名:虚名。
7、一品:唐宋时官员的最高级别,借指权势。千金:比喻富贵。

离亭燕

张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1。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2。蓼屿荻花洲3,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4。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5。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

1风物:风光、景物。
2霁色:雨后初晴时的天色。冷光:指江水清冷的光。相射:互相辉映。
3蓼(liǎo):一种水草。荻:一种草,与芦相似。
4亚:低垂。
5六朝:有南北六朝之说,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为南朝六朝。魏、西晋、后魏、北齐、北周、隋,为北朝六朝。后来三国至隋朝这一历史时期,也泛称六朝。
6渔樵:渔父和樵夫。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秋天金陵一带的山水,开头两句是概括,“江山如画”四字包含着诗人无限赞美之情。后面四句分别从远处和近处对景物进行具体描写,意境清雅,颇具田园风味;词的下片在写景中渗入人事的叙写,“天际”两句是远景描写与近景描写的对照,前句寓有羁旅之愁,后句暗含寂寞之感。,最后四句是怀古所产生的慨叹,结尾余韵无穷。

桂枝香·金陵怀古1

王安石

    登临送目2,正故国晚秋3,天气初肃4。千里澄江似练5,翠峰如簇6。征帆去棹残阳里7,背西风、酒旗斜矗8。彩舟云淡9,星河鹭起10,画图难足11。念往昔、繁华竞逐12。叹门外楼头13,悲恨相续14。千古凭高对此15,漫嗟荣辱16。六朝旧事随流水17,但寒烟衰草凝绿18。至今商女,19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1金陵:地名,今江苏南京,是南朝六朝的都城。
2登临:登山临水,也指游览。送目:极目远望。
3故国:故都。
4肃:严肃,肃杀,这里指秋季天气清冷高爽。
5“千里”句: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江水。练:白色的绸子。
6簇:同“镞”,箭头,形容山峰峭拔挺直。
7征帆去棹:往来的船只。征:远行。棹:船桨。
8斜矗:斜立着。矗:直立。
9彩舟:绘有彩饰的华美船只,多为游船。
10星河:天河,银河,这里借指秦淮河。
11画图难足:意即难以描画。
12繁华竞逐:即“竞逐繁华”,竞相追逐奢侈华靡的生活。
13“叹门外”句:感叹陈的灭亡。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意即韩擒虎已率领隋朝军队攻到金陵城外了,陈后主还和宠妃张丽华等在结绮阁上寻欢作乐。门:即朱雀门,金陵城正南门,隋军即从此攻入金陵。楼:即陈后主为张丽华建造的结绮阁。
14悲恨相续:指六朝各代延续着相继灭亡的悲剧。
15凭高:登高。
16漫:徒然。嗟:感慨,感叹。荣辱:这里指兴亡。
17六朝:指建都金陵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18但:只。寒烟:凄冷的烟云。
19“至今”三句:化用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意。商女:歌女。《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当时人以为是国运不久的征兆,后人也把它看作亡国之音。

    这首词写于词人被再次罢相,居金陵之时。词的上片写词人登临高处所见的实景,开头三句是总写,点出了登临的时间和所见景色;“千里”以下两句采用比喻手法细写所见景色,其中“千里澄江如练”一句化用了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征帆”以下两句是说在夕阳残照中船只来往着,酒店标志的旗子背朝西风斜立着。“彩舟云淡,星河鹭起”两句对仗工整。“画图难足”一句是对上片诸景色的带有欣赏意味的总结。词的下片写词人触景生情,引起怀古幽思。“念往昔,豪华竞逐”两句是词人因所见而起兴,意即在此“画图难足”的景色中,过去的人们不欣赏这自然之美,却竞逐豪华,竞逐人事的豪华!“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写六朝因竞逐豪华而相继亡国的史实。“千古”两句意即任何人在这儿登高临远,都会感慨在这美景中的历史。“六朝”两句意即随着时光的流转,六朝“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的往事已成为历史,只有傍晚的寒烟、晚秋的衰草和春来的凝绿。最后三句化用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表达作者深沉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1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故垒西边3,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4。乱石穿空5,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7,小乔初嫁了8,雄姿英发9。羽扇纶巾10,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1。故国神游12,多情应笑我13,早生华发14。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15

【注释】

1、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的。赤壁:说法不一。苏轼所游的赤壁乃是黄州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外,传说是赤壁之战的赤壁。实际上曹操与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的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
2风流人物:英俊杰出的人物。
3故垒:旧时的营垒。
4周郎:指赤壁之战时东吴的统帅周瑜。周瑜少年英才,年仅二十四岁就受封为建威中郎将,东吴人称之为周郎。
5乱石穿空:陡峭高耸的石壁像是要刺破天空。
6千堆雪:形容层层叠叠的白色浪花。
7公瑾:周瑜的字。
8小乔:周瑜之妻。乔:本作“桥”。《三国志·吴志》载,周瑜跟随孙策伐皖,得桥公二女,皆国色,孙策自纳大桥,周瑜纳小桥。
9英发:言论见识卓然不凡。
10羽扇纶巾:魏晋时的儒装。周瑜身为武将,却着儒装,显示其潇洒闲雅。纶巾:丝帛做的头巾,一般以青色丝帛为之,有青白织纹的,称白纶巾。
11、樯橹:指船只,这里特指曹操的战船。樯:桅杆。橹:划船的工具。灰飞烟灭:赤壁之战中,周瑜听取部将黄盖的建议,火烧曹操战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12故国:故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13、“多情”句:“应笑我多情”的倒装。
14华发:花白的头发。
15“一樽”句:将酒洒在月光下的江上,借以表示对古人的凭吊。樽:酒器。酹(lèi):洒酒表示祭奠。

    这是一首豪放色彩浓厚的怀古词。它写于苏轼政治上不得志,受到排挤之后,他自我排遣,心里有很多不平之气,很多感慨无法发泄,于是就借怀古来表达。词上片描述了古战场的景色。通过这种描写,读者就可以想象出当时打仗的情景。为什么要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呢?因为这样一写,就可以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同时也就联想起古代的豪杰,而这些豪杰已经是一个一个地被长江水冲走了,只剩下江山如画。其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两句还是一副对联,而且对得很工整,很雄壮。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三国周郎赤壁”一句,颂扬周瑜是一位了不起的风流人物,但是作者自己的理想不能够实现,所以只好借酒浇愁。其中“羽扇纶巾”是写人得打扮,与前面所写的“乱石穿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将 进 酒

贺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1。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2。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3?六国扰4,三秦扫5,初谓商山遗四老6。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7。高流端得酒中趣8,深入醉乡安稳处9。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10

 

【注释】

1、“城下路”六句:写沧海桑田的变化。化用顾况《悲歌》:“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日流水今人家。”蒹葭:芦苇。
2、“黄埃”两句:写长安道上人饥马渴的奔波劳碌。化用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诗意。浆:泛指饮料。
3、“开函关”三句:写朝代的兴亡更迭。函关:即函古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南,地势险要,是关中地区的门户,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4、六国:指战国时期,函古关以东的齐、楚、燕、赵、魏、韩六国,也指秦末农民起义时,六国王室后裔复立的六国。扰:战乱纷扰。
5、三秦:秦朝灭亡后,项羽为阻止刘邦东出与他争霸,三分秦国故地,封给三个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称为三秦。后用三秦代指关中地区。
6、商山四老:即商山四皓,秦末汉初四个著名的隐士。秦末大乱时,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隐居商山。因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汉朝建立之后,高祖征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留侯张良之计,请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刘邦见四皓随侍太子,感慨道:“羽翼已成矣。”遂停废太子之议。
7、“驰单车”三句:写隐士相继接受了帝王的召请,开始奔走权门。致:送给。缄:书函。书:信。裂荷焚芰:指脱下隐士的衣服。南朝齐代隐士周喁奉诏出山做官,孔稚珪作《北山移文》讽刺他,其中有:“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之句,为本句所本。芰、荷: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后世遂以之为高士服饰的代称。接武:行路足迹前后相接,即细步慢行。武:脚步,足迹。曳裾:拖着衣襟,指奔走于王侯权贵之门。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裾:外衣的大襟。
8、高流:指阮藉、陶渊明等高士。端:果真。
9、醉乡: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反,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
10、“谁论”句:谁在意别人的非议呢?二豪:贵介公子和搢绅处士,借指世俗之人。刘伶作《酒德颂》假设贵介公子和搢绅处士先是反对饮酒,后来反而被酒徒感化。不数:不赞同。

    这首词的上片重点写景,前六句用对比明写出沧海桑田之景,次五句暗写追逐名利者的奔忙。词的下片转入对古事的咏写,先以愤慨、嘲讽的口吻描绘趋炎附势者欺世盗名的丑态,最后五句表达作者的写作本意,即只有纵情于酒趣的人才是真正的隐士。全词以咏史来咏怀,抒发作者为名利之徒所排挤、才能无法施展的感慨和愤懑。

西河·金陵怀古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于《宋史》、《东都事略》和《咸淳临安志》等中有简略记载,近代王国维作《清真先生遗事》对其一生事迹作了梳理。
    周邦彦少时"疏隽少俭,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宋史》本传),"性落魄不羁,涉猎书史"(《东都事略·文艺传》)。神宗元丰二年(1079),"布衣西上"京师(《西平乐》词序),入太学读书。七年(1084),因献《汴都赋》而"声名一日震耀海内"(《清真先生文集序》),擢太学正,从此,周邦彦的一生因此赋而浮浮沉沉。八年(1085),新法废除。周邦彦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出庐州教授(今安徽合肥),次年徙荆州,元祐八年(1093)知溧水县,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监住簿,经历了整整十年"浮沉州县"(《挥塵余录》),"飘零不偶"(《重进汴都赋表》)的外放生活。次年,哲宗召见崇政殿,使诵前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朝,历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六年(1116),入为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可谓"以一赋而得三朝之眷"(《清真先生文集序》)。后受刘昺事牵连复放外任,辗转顺昌、处州、南京等地。宣和三年于南京病故。
   周邦彦"博文多能"(《直斋书录解题》),"诗文之外,兼善书法"(《清真先生遗事》),"笺奏杂著,皆是杰作"(《贵耳集》下),但终以词掩其他文。著有词集《清真集》。其词在宋代就被公认为"负一代词名",陈郁《藏一话腴外编》云:"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词可爱。"周邦彦"好音乐,能自度曲"(《宋史》本传),因"尤长于长短句自度曲"而被任命为提举大晟府(《直斋书录解题》),对当时的乐曲、词调进行了一番系统的审定、制作、定型、推广的工作,"复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词源》)。其词融化古诗,浑然天成,言情体物,穷极工巧,善于铺叙,长于勾勒,审音协律,格调精严,"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清真先生遗事》)邦彦词虽题材不宽,但其高度格律化的词风对南宋的史达祖、姜夔、吴文英、周密、张炎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前收苏、秦之终,复开姜、史之始"(《白雨斋词话》),开启了南宋之后的格律词派,乃宋词发展史上结北开南的人物。

  佳丽地1,南朝盛事谁记2?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3,风樯遥度天际4。断崖树,犹倒倚5。莫愁艇子曾系6。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7。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8。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9,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10

【注释】

1、佳丽地:多美女的地方。佳丽:美女。谢脁《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2、南朝:指占据江南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山围”三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意。故国:故都,指南朝都城金陵。
3、髻鬟:女子的发髻,这里指青山。
4、风樯:风帆、桅杆,指帆船。度:同“渡”,过。
5、“断崖树”二句:李白《蜀道难》:“枯松倒挂倚绝壁。”
6、“莫愁”句:古乐府《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莫愁:古乐府传说中的女子,一说石城(今湖北钟祥县,县西有莫愁村)人,一说洛阳人。因金陵城西有莫愁湖,诗人又误以石城为石头城(金陵别称),故咏金陵诗词中常言及莫愁。艇子:船夫。艇:轻便小船。
7、垒:指旧时的营垒。
8、“夜深”二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意。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
9.依稀:仿佛。
10、“王谢”六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王谢邻里:王谢两家居住的地方,即乌衣巷。王谢:六朝时的两个高门世族。邻里:古代基层的组织单位名。巷陌:街道的通称。

    本词上片写自然景物,首两句以问句形式总领全篇,点明所咏对象,接着七句笔锋一转,选取山、水、树三个景物来描写金陵现在的景象。下片写人文之景,“空余”四句写苍凉的古迹,感慨沉重,“酒旗”数句化用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以今昔不同景物对比,显示出人事的变迁。全词通过今日凄清景物的描摹,抒发了历史变迁、朝代兴亡的感慨,具有历史的深邃感和沧桑感。在写作手法上,词人没有泛泛而论,而是把刘禹锡原诗中所描写的生动具体的景物巧妙地溶入自己的感受中,前人的诗句虽为作者所化用,但感情仍然是作者自己的,这是全词最高妙之处。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