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印象主义美术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塞尚和高更还参
加过印象主义画展,凡·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
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
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
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
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凡·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融合在他个人
气质中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合流的结果。凡·高的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烈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有人说,他的画都是
他的自画像。
这三位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
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是他们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
,并使之走向现代,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严格意义讲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画派,他们之间不是团体,也没有联合开过画展,更没有什幺宣言,只是三人都脱胎于
印象主义又有着共同创作倾向而已。后来的美术史家们发现他们既有与印象主义联系又不同于印象主义,便称他们为“后印
象主义者”。
代表人物有 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及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
1890)等。
文森特·凡·高 (1853-1890年)
文森特·凡·高出生于荷兰南布拉邦特的格鲁宗德埃一个小镇新教牧师的家庭,逝于瓦兹河畔安威尔。他的三个叔叔
在荷兰拥有最大的画店。16岁的凡·高在他叔父开的古比尔画店当职员,这期间他读过很多书,见识过各地的博物馆,还爱
上一个女人,女人无法理解他那粗鲁、然而又炽烈的爱,同时又遭到不懂艺术的顾客横加指责,这使他积蓄的感情受到打击
和压抑,产生一种为了拯救自己也拯救一切痛苦灵魂的信念和寻求神灵的愿望,于是投入了宗教的怀抱,决心做一个牧师。
可悲的是因没有口才和太善良而终告失败,在他看来唯一的出路只有绘画了。凡·高之所以成为画家乃是为了解决撕裂他灵
魂的内心冲突,是为了对生活中遭受的挫折进行报复。
凡·高走进绘画,严肃而狂热地研究一切画理画法。在海牙得到堂兄画家毛威的指导,在安特卫普为鲁本斯的艺术倾
倒。33岁时来到巴黎,他弟弟提奥也在那里销售油画和版画,生活就靠弟弟资助。他在柯尔蒙的画室里认识了贝尔纳,又结
识了劳特累克,受到过毕沙罗的指教,同高更有过交谊,目睹修拉的红极一时,从此他投入了整个蓬勃兴旺的艺术世界,他
的生活完全同绘画结合了。
凡·高在弟弟的画店看到日本版画使他着了魔,他潜心临摹学习,又从点彩派那里获得启发,日本式的鲜明轻松和印
象派色彩的新鲜感使他的画亮起来了。巴黎的秋冬悲凉令他难以忍受,他需要光和热来温暖冷却了的心。在劳特累克的建议
下来到阿尔,他狂喜地发现“这真是东方啊”!这时他35岁。他以激情拼命作画,在15个月中竟画了二百余幅作品。不过画
卖不出去,生活极其艰苦,加之幻觉症发作,变得痴呆,最终住进了精神病院,就这样也从未停止过作画。
提奥十分关注兄长的病情,于1890年5月26日接他到巴黎,转道瓦慈河畔的安威尔医院治疗,凡·高住院期间乃未停止
作画。他害怕疾病再次发作,一种无言的悲伤浸入他的心,就在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走进一片成熟的麦田,面向太阳,向
自己的胸膛开了一枪,两天后即去世,时年37岁。
浏览作品大图及作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