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名作赏析/现代美术作品


 

  立体主义美术/毕加索



  立体主义

  人们以立体主义这一称呼来给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莱热在1907年到1914年期间的艺术探索性创作命名。

   评论家沃克塞尔在他为布拉克画展撰写的评论中使用了“立方体”,“立方体的古怪”一词,从此立体主义正式登上

画坛。立体主义画家的探索起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他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

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实质上这是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折射反映。立体主义的代表

画家是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索曾说过:“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

”布拉克则承认:“立体主义,或者不如说我的立体主义,乃是我所创造的,为我所用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使绘画符合

我的天赋。”他们两种气质的结合,又通过格里斯和莱热各自的努力将它们重新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有活力的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1907—1909年的塞尚时期;1909—1912年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他们首先

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只能按照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然后安排在同一个绘画平面上的方法。随着探索的发展,他们发现这样的

“分析”往往使画面越来越失去本来的形态,而陷入一种抽象的形。因此从1912年到1914年他们进入了“综合立体主义”时

期,其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

形态综合起来。立体主义画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毕加索说:“我要按照我的想像

来作画,而不是根据我所看到的。”布拉克也说:“画家并不想构成一件奇闻轶事,而是要造成一种绘画的事实。”

   立体主义的产生也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在传统绘画中只依看到的客观自然作画,所表现的只是自然的一个局部和

一个片面,随着现代人的现代生活变化:客观与微观,速度和多变,机器对人的制约,这就要求绘画要表现这多样复杂性;

古希腊柏拉图关于几何美的观点及塞尚着意描绘事物的结构、永恒性的观点加之非洲黑人雕塑的启迪,这就导致立体主义艺

术的产生。

  毕加索 (1881-1973年)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马拉加,父亲是位美术教师,曾做过美术馆长。14岁的毕加索考

入父亲任教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高级班,16岁毕业时画的《探望病人》一画参加全国美展,具有相当写实的造型水平。以后

又考取了马德里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他更喜欢的是在美术馆和街头自由吸取艺术营养。

   1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由于贫穷总生活在社会底层,这时他画了一些穷愁潦倒的友人题材的油画,画面充满着一层

阴冷的蓝色调,这便是他的“蓝色时期”。1904年4月定居巴黎贫民区,过着自由浪漫的生活,这时画了许多流浪艺人生活

题材的画,色调出现温暖的粉红色,这就是他的“粉红色时期”。尔后由于受到塞尚艺术的影响,在塞尚的基础上对绘画结

构进行探讨研究,作品显示出几何化倾向,开始将形象分解成各个平面,并重新予以组合,于1907年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

阿维尼翁少女》,从此他进入分析立体主义研究和创作时期。不久他又采用拼贴技巧创作,标志着他的分析立体主义的结束

,逐渐走向“综合立体主义”。32岁之后的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它们又使

人想起塞尚。

   从此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

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躁,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

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

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

可循,他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

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浏览作品大图及作品分析


《最后的晚餐》
 

.中国艺术视窗网
.世艺网
.美术在线
.视觉中国
.艺海图文
.世界艺术网

 
jiangwenxue1@sina.com
jiangwenxue2@eyou.com

 天津师范大学继教院
 天津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努力学习啊!

                 浏览更多作品......

 
1.原始美术的诞生与基本特征?
2.金字塔以及雕塑的艺术特征?
3.古希腊瓶画风格的演变过程?
 
4.简述基督教美术产生的背景?
5.简述威尼斯画派的艺术风格?
6.《日出.印象》的作者及其艺术风格?
 
7.《大杰特岛的星期天下午》在西方绘画史中的地位?
8.凡高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
     更多内容......
   
建议在1024x768分辨率,IE4.0以上版本浏览本课程
2004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继续教育\艺术学院 电话:83831369

电子邮件 返回首页 课程简介 课程导航 课程内容 名作赏析 作品欣赏 授课教师 课程简介 课程导航 课程内容 名作赏析 作品欣赏 授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