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教学交流             

                                                                           返回本诗注释

[原文注释]  [诗词鉴赏] [白话]   [作者生平]  [诗词书法]  [意境图]  [诗词书法] [佳句欣赏]

   

初唐诗: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教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 阙 辅 三 秦,

  风 烟 望 五 律。

  与 君 离 别 意,

  同 是 宦 游 人。

    海 内 存 知 己,  

  天 涯 若 比 邻。

    无 为 在 歧 路,  

  儿 女 共 沾 巾。

 

学生实际: 学生自我的人生观、友谊观还没有形成,但有兴趣知道。
 教材价值: 初唐诗中乐观高远的人生境界和辩证的友谊观对学生有魅力。  

 

教学误区

     此诗境界特别高远,是中国古代文化之友谊观的一种体现。要体会此诗的境界,最好将此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相比较,这样既可以分辨出前者的高远之处,又可以看出两者的承继关系。

       教师未能充分展示和强调这种境界的高远之处,只是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解释。

 

(一)备课资料:

1、生平:才高命短。  

作者: 王勃(650—676),字子安。  
出生地:

绛州龙门(山西省河津县)。  

本诗出处: 《王子安集》。  
本诗写作时间: 在长安任朝散郎时写。  

 

王勃的事迹:

     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王绩的侄孙。六岁善文。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曾漫游蜀中。戏作《檄英王鸡文》,触怒高宗,被逐出王府。后任虢州参军,不肯谀媚权贵,因杀官奴犯死罪,遇赦革职。 父王福畤(音质)官雍州司功參军,因受连累,贬为交趾(越南河内西北)令。

      王勃渡南海省亲。 路过南昌,时洪州都督阎公的滕王阁落成,九月九日,大宴宾客。阎公请王勃写《滕王阁记》。王勃当众挥笔,全文没有任何圈点修改。宾客大惊。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溺水惊悸而死,年不满三十。  

   

 

2、轶事:  

    王勃七岁神童,与颜回早死何益!(《感兴奉送王少府序》) 没料到自己的生命比颜回短促。

王勃被相脸:您神气强旺而骨相软弱,气度清朗但身体单薄,脑骨下陷,眼睛也有缺陷。开花而不结果,最终不会飞黄腾达。

     “心织而衣,笔耕而食

腹稿磨墨饮酒蒙脸大睡挥笔成章。

 

3、文史知识:  

 

初唐四杰:  

在唐朝初期,宫廷诗人所创作的宫体诗是诗坛的主流,这些诗歌舞升平,缺乏现实人生的内容,风格浮艳轻靡。在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一些下层诗人开始创作出面貌一新的诗歌,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出身于下层,生活经历比较坎坷,同时胸怀大志,不满现实。他们在文学上都反对轻靡的宫体诗,致力于感情深沉的文学创作。他们的诗歌题材广泛,慷慨激昂,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开辟了道路。伟大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针对有人轻视“初唐四杰”的情况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对“初唐四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境界升华”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境界升华”教学法定义

    通过阐释、强调课文在思想境界方面超越凡俗的地方,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此法适用于境界特别高远的课文。

 

一、重点难点:

1、了解王勃的生平、创作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诗中涉及的字、词、句的读音和解释。

3、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高远的人生观和辩证的友谊观。

4、了解该诗在艺术上的成就——律诗初步形成的标志之一。

   

二、教学步骤:  

1、介绍王勃生平、轶事、文史知识等。

2、从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讲起,说明此诗在思想感情上所达到的非同一般的境界:

a\王勃变哀怨为开朗,把离别的感情写得豪放昂扬。

·江淹《别赋》: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江淹把怨当作离别的必然现象。

       b\王勃具有少年气概:心境明朗,感情壮阔,志在四方,洋溢着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盛唐精神的先声。

 

2、讲解唐代离别的一般原因,指出诗中王勃离别的原因是“追求功名”,说明唐代的人生观一般是进取的人生观:

一般的离别原因:

   追求功名;从事商业活动;游历山水。

离别后的困难:

   寄人篱下感、陌生感、孤独感、飘泊感。

交通落后。

远离知己、亲人和熟悉的环境。

饮食不贯。语言不通。

3、通过做练习,发现学生在字词句的读音和解释方面不懂的地方,再重点讲解。

检查自学后知识掌握程度的联系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阙(que)辅三秦

     B 同是宦(huàn)游人

     C 无为在歧(zhì)路

     D 儿女共沾(zhān)巾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阙辅三秦    辅:以为辅佐

     B 烟望五津    津:渡口和路口

     C 天涯若比邻    若:好像

     D 与君离别意    意:情意,心情

 

4、简要讲解本诗的内容、层次及艺术特色: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写长安形势(送别地点)和宦游之处。

回望长安:

经济:繁华;

文化:文人荟萃;

人情:知己朋友。

建筑:城垣高耸,宫殿嵯峨。

形势:三秦之地环护四周。形势险要,历史名城。

长安:十一代皇朝京都。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有大量秦、汉、唐代的帝皇陵墓,有华清池、大雁塔、碑林等历史文物。

翘首远望:外任,政治失意。

远在西南:风烟迷朦(蜀川)。

时而回望、时而翘首的动作:

基调:情谊深挚;境界开阔。  

铺垫:3—8句,直接议论,很有层次。

中国诗人:用有限的语言是无法穷尽自然的奥秘与存在的本质的。辞不达意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写彼此共通之情:二同(离别,离乡宦游)。

留京;之蜀:离别之意相同。同是宦游人  

内容:有己有彼,推己及人,推人及己。

态度:恳挚,亲切,如出肺腑。

结构:上句意悲,乘首联的景色凄迷;下句语达,为颈联的振起张本。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针对远去天涯,举目无亲的心理,设想别后情景,从正面说应抱有怎样的态度。

只要世上有志同道合的知己在,那么,即使远在天涯,但一想起对方来,就会感到亲切、安慰,这不同近在咫尺一样吗?表达了诚挚的友情而又语壮情深。  

     凌空振起,积极勉励,把豪迈真挚的诗情推向高峰。汉建安·曹植《赠白马王彪》

 

 

丈夫志四海,

 

万里犹比邻

 

王勃继承、丰富了原诗的含义,且更为工整,凝炼,深沉而精警:

比邻:动之以情,喻之以理。 

知己:彼此之间的关系、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海内、天涯:境界高远。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56(豪情勉励)而来,从反面说不应伤别(柔情开导)。  

友情长在:

        会伴随他跋山涉水,到达任所。会伴随他经冬历春,度过宦海生涯。分别时,自然就不应像儿女子那样,以泪水告别了。放达中见深情。化用曹诗

 

 

忧思成疾疹,

 

毋乃儿女仁。

     而更显旷达。

 

  艺术特色:

a\三到八句,用朴素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挚的情谊,旷达的襟怀。

B\层层相生,结构严整。章法上,也形成了律诗起承转合的格局,与文情的跌宕相应。

C\首联工对,颔联以流水对散承,颈联工对,尾联散结,格律布局异于正格。